一、进入超市、商务楼、写字楼等公共场所扫场所码,可不查核酸检测证明。进入该类场所的人大多数都比较平静,没有太活跃的行为,飞沫传染的可能性很低。个人以为,最好还是佩戴口罩,场所也需要定期消毒。
二、进入小区(村),不查核酸检测证明,常住居民可不扫码。住所地区,较为活跃的居民活动轨迹呈小区域化特征,同时还有大量活动量很低的居民,扩散范围不至于太大。以家庭为单位做好防护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进入食堂、酒吧、健身房、棋牌室、KTV、剧本杀、桑拿洗浴等密闭场所,须扫码并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跟一和二相比,该类场所具有明显的人群聚集性,且活动量较大,情绪较为兴奋,一旦中间有阳性人员,飞沫传染的几率大大增加。应该避免阳性人员进入,以防规模性爆发。
四、进入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幼儿园和中小学及医疗机构住院部等场所,须扫码并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相比之下,老幼病类人员抵抗力较弱,同样应该避免病毒进入,尤其是各类学校,一旦发生疫情,能迅速辐射全城,一直是防疫的重点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重要单位和重大活动可根据需要,确定核酸检测查验措施。单位组织的大型考试,以及大型面试,演唱会,宴席等具有明显来自多地区的较大规模人员聚集,一旦发生传染,后果非常严重。
六、继续提供社会面免费核酸检测服务并不断优化布局,方便满足群众愿检尽检需求和防疫工作需要。倡导市民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接种疫苗、减少不必要的聚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起来就是,病毒还没有达到可任其传播的程度。活动范围大、接触人群多、自身抵抗力较弱,具有这三类特征的人员、场所、以及活动,仍然需要做好防范。如大货车司机,身边已经出现过多起大货车司机的传染例子。对于这类人员,我们需要做好的是保护,而不是防范。
比如:口罩一定给配齐,服务区可为货车司机设置一人一消毒的,卫生间、就餐区。核酸检测(检测更精准)和抗原检测(十五分钟可出结果)和相互配合使用。各地区要统一检测标准并互相认可,精准防范直到疫情彻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