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雨诺(西安交通大学)

2022年12月5日是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这是每一位甘于奉献、默默付出的志愿者的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大志愿者们无处不在,在清晨的街道,在海边,在沙漠中,他们都在那里发光发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奉献着自己的热情,用实际行动来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中国志愿者人数也在逐年上升。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显示,截至2021年10月30日,平均每万人中就有1544人注册成为志愿者,约占总人口比例的15.4%。这表明各地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不断提高。

那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成为一名什么样的志愿者?

首先,志愿者之所以被称为志愿者,其核心就在于“志愿”二字。“志愿者”中“志愿”的意思是:有志于并情愿、自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自愿用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来奉献他人、奉献社会,并在奉献中找寻到人生的价值和乐趣。每一位志愿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们的付出是为了将大爱播撒人间,让世界收获欢声和笑语。志愿者们在奉献中升华了自我,在欢笑中感受到价值。

其次,志愿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行动力,也就是“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疫情期间,方舱医院快速建成是由每一位实干者一砖一瓦,一丝不苟干出的,在这期间没有人空谈起那些“我想”“我觉得”……美丽而虚无的词语,也没有打着“志愿者”“热心”的旗号站在旁边摇旗呐喊助威的旁观者、全都是“我来”“我干”……这些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的话语。若没有实干,拿什么来浇筑我们的热心?因此,作为志愿者最重要的就是做,无论有没有经验,无论结果如何,最重要的就是行动,即就是实干。

最后,志愿者最终目标是要让民众满意。走进乡村,走近民众,走入心中。12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也致辞2022年国际志愿者日:“志愿者是推进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权工作的真正拥护者。”而这些方面正与人们的生活需要息息相关。志愿者除了做好志愿,满足民众需要,更应该对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做到有温度,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做到有质量。志愿服务有温度有质量,百姓幸福有热度有质感。

而做好志愿事业,不仅仅需要人民志愿者的鼎力相助,也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协作。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做好志愿服务的物质保障,破除各方对志愿事业的认识误区,多方协同配合,最终提高志愿服务工作成效,破解志愿服务难题,增强人民感受度、参与度、幸福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