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前后这段时间里,在世界各国领导人中,法国总统马克龙有可能是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沟通最多的人。他曾表示,与普京就俄乌局势的对话已经超过100个小时。这一点,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满的话语中,就可以得到印证,称马克龙一直在给普京打电话,已经向普京妥协。但实际上,作为欧盟大国,法国不希望战火长期在欧洲大陆燃烧,希望通过外交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在说到普京时,马克龙最近甚至表示,我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对美国和欧盟的怨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来自观察者网的报道,最近,法国总统马克龙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专访,马克龙回忆称,在此前与普京的对话中,他从普京的眼中看到了一种“怨恨”,这是一种对西方,“特别是对美国和欧盟的怨恨”。马克龙解释,这或许是由“西方试图摧毁俄罗斯”这样的说法引起的,尽管普京这么看,但这不是法国的观点。

观察发现,即便在俄乌冲突已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最后关头,马克龙仍行走在华盛顿、莫斯科和基辅之间,尽最大努力斡旋,希望将战火阻止在欧洲大陆之外。

但是,美国需要这场战争,一来转移美国民众对疫情失控、经济下滑、通胀居高不下的视线;另一方面,美国总统拜登一上任,就将俄罗斯定位为主要对手,打“代理人战争”也可以削减俄罗斯国力。

所以,马克龙即便再努力,也阻止不了这场冲突。而普京感到“怨恨”,或许有下面几个因素。

首先,美国引领北约肆意东扩,还想在乌克兰建军事基地,部署威胁性武器,俄方不仅多次发出警告,普京还亲自发声,表示“这是俄罗斯的红线”,相当于下了“最后通牒”。但美国竟然置俄罗斯的警告于不顾,仍然一意孤行,直到最后点燃俄乌冲突。俄罗斯好歹也是一个军事大国、核大国,难道自己发出的警告,就变得这么无力了?

其次,多年来,俄罗斯一直是希望融入西方世界的,有一段时间,甚至还提出过“加入北约”。可见从根本上,俄罗斯无意与西方为敌,而且是希望做朋友的,但是,美国为了维持北约的运转,必须得找一个“假想敌”出来,作为欧洲旁边的“巨无霸”,俄罗斯当然最合适不过。于是,从第二轮东扩开始,北约就已经视俄罗斯为对手了。对此,莫斯科是非常憋屈的,也非常愤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俄乌冲突爆发前,虽然俄罗斯与西方在政治上时有碰撞,但在经济合作上,一直是比较愉快的,特别是与欧洲国家的能源合作。就连前德国总理默克尔都表示,直到现在,她仍然认为“俄罗斯是值得信赖的能源供应商”,不后悔自己执政时期的对俄政策。但令俄罗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用廉价能源“抚育”了欧洲经济,但关键时候,欧洲完全不领这个情,还伙同美国制裁俄能源。这样的事,换谁恐怕都会有怨恨。

最后,欧洲需要安全保障,他们建立了北约,但俄罗斯同样也有安全需求,在与北约这个军事巨头之间,也需要有一个缓冲区,也就是格鲁吉亚、乌克兰、白俄罗斯和芬兰一线。

可是,美国不仅怂恿乌克兰加入北约,如今更是支持芬兰加入,这样一来,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成了“零距离”,出现冲突时,双方都不会有防御反应时间和空间,潜在危险只会越来越大。俄罗斯想排除这个风险,阻止缓冲区国家加入北约,为什么就不可以?

客观讲,马克龙是理解普京的想法的,访问美国回来后,他表示“如果俄罗斯同意谈判停止战争,西方应该考虑俄罗斯的安全需求,并做出回应”。对俄罗斯来说,马克龙的这个态度才是客观的,才是可以进一步沟通的。只是,美国也好,乌克兰也罢,恐怕不会听法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