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六个兵团分别是第13兵团、第9兵团、第3兵团、第19兵团、第20兵团、第23兵团,分别来自于东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和原绥远国军第9兵团?他们各自表现如何?

第23兵团 (原绥远国军第9兵团,司令员董其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董其武,下辖第36军、第37军。原为绥远国军第9兵团,是傅作义的嫡系部队,23兵团是最后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1951年9月7日开始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但是该兵团没有到前方执行作战任务,而是在后方承担筑路和机场建设的任务,当年10月底完成任务,11月底全部撤回国内。

第20兵团 (原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司令员杨成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下辖66、67、68军,原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第五批入朝参战的部队,1951年6月,杨成武率志愿军第20兵团入朝参战。入朝后参加了朝鲜东线的夏、秋季防御战役。20兵团参战虽然晚,但创造两项纪录,第一在文登川之战中,第20兵团歼敌1.7万多人,创造了朝鲜战场单月歼敌最高纪录,第二67军歼敌87800多人,名列所有参战27个军之首。

第66军,比较低调的一支军队,军长萧新槐。66军在朝鲜主要起辅助作用,66军打最好的是第四次战役中的横城反击战中,阻击美二师、南朝鲜第八师的增援,为主力集结赢得时间。战后彭德怀也肯定了其战斗力:“一次比一次打得好。

第67军,全军歼敌冠军,军长李湘(后邱蔚继任军长),全军共计毙伤俘敌87847余人,名列27个军之首,但是自身伤亡也很大,军长李湘不幸被美军毒气弹所伤最终不治,其主力199师是我国的卫戍部队,战斗力最强,在打出了3天内歼灭美韩联军17000人,单日歼敌近6000人的辉煌战绩,创造了志愿军野战部队单日歼敌的最高纪录。

第68军,最传奇的军队,军长陈坊仁,共计毙伤俘敌74844余人,歼敌人数名列所有参战27个军次席,其中第68军203师607团侦察连副排长杨育才带领9名战士和两名朝鲜人民军联络员(假扮成南朝鲜的军官),奇袭设在二青洞的“白虎团”团部,缴获白虎团团旗,生擒前来巡视的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击毙团长崔喜寅,摧毁白虎团油库和弹药库,消灭了敌人200多人,内含白虎团团部几乎全部军官10余人,而志愿军12名战全身而退,无人受伤,创造了世界上经典的斩首战例。

第三兵团(原华中野战军陈谢兵团,司令员陈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陈赓,下辖12、15、60军,原华野野战军陈谢兵团,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和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的激烈程度也是举世闻名的,仅仅是美军消耗的弹药就达到了190余万发,几乎将山头都削平了,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等,其中15军赢得“千岁军”的名号。

第12军,上甘岭战役主力军之一,战斗英雄黄继光所在连队,军长曾绍山

第15军,上甘岭战役主力军之一,战斗英雄邱少云所在连队,军长秦基伟,上甘岭战役一战震天下,赢得“千岁军”的名号。

第60军,军长韦杰,该军180师在第五次战役中遭敌包围,损失惨重。

第十九兵团(原西北野战军19兵团 司令员杨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原西北野战军19兵团,下辖:第63军、第64军、第65军,该兵团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等。

第63军,铁原阻击战主力,“铁在烧”原型,军长傅崇碧,全军共计毙伤俘敌32075人。该军在1951年朝鲜涟川、铁原之间,在既无坦克也无飞机,正面阻击“联合国军”4个师4.7万兵力,配备火炮1300门、坦克400辆20天,铸就了“英雄铁军”的美誉

第64军,军长曾思玉,该军在1951年10月出色完成了马良山防御任务,痛击英28旅、英29旅和加拿大25旅。

第65军,军长肖应堂,第五次战役发起,65军和兄弟部队组成右翼集团,计划突破临津江后向议政府迂回,歼英军第29旅皇家格劳斯特郡团第1营,俘虏英军格劳斯特郡团团长兼直属营营长卡思,皇家格劳斯特郡团在英军里是惟一获得缀有两个帽徽殊荣的团。

第九兵团(原华东野战军第9兵团 司令员宋时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原华东野战军第9兵团,下辖20军、26军、27军,号称华东三虎,其中20军是整个解放战争歼敌冠军,该兵团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第四次(第26军)和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第26军)、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著名的血战长津湖就是九兵团的杰作。当时在零下40多度的环境下,九兵团的官兵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雪地里潜伏着,冰雕连就是他们勇气和坚韧意志的见证。

第20军,军长张翼翔,长津湖之战主攻部队之一,取得重大胜利,第二十军共有1人获特级英雄、8人获一级英雄、2人获一级模范、25人获二级英雄、16人获二级模范荣誉称号。其中一级以上英模人数就有11人,占到全军一级以上英模总数的五分之一,位列志愿军各部之首。

第26军,军长张仁初。该军在长津湖之敌作战任务围剿美国陆战1师和美7师的预备队,后由于敌人逃窜,作战任务改成追缴,一路把包括美国陆战1师和美7师在内的美十军近10万人追至大海,如果不是美国强大海军救济,朝鲜战争能在1951年结束。

第27军,军长彭德清,。长津湖之战主攻部队之一,该军长津湖之战勇冠三军!为所有志愿军唯一成建制歼灭美军一个整团的北极熊团,击毙指挥官麦克莱恩上校和继任指挥官费斯上校,缴获美军军旗。

第十三兵团(原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 司令员邓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原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东北边防军第13兵团,下辖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50军,其中38军、39军、40军为东野主力,号称东北三只虎,同时该兵团还配属的炮兵第1、第2、第8师、工兵1师、铁道、后勤、通信等部队,该兵团不仅是志愿军主力兵团,也是人民解放军的主力,该兵团后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等。第13兵团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直辖,打满了抗美援朝的所有战役,是唯一一个参与了五次战役的兵团。

第38军,以防守著称,军长梁兴初。在第二次战役中,38军12小时急行158公里,堵住了美军第2师、25师、骑1师,土耳其旅、韩军第1师五万多人的退路,南面的联军也派出了部队试图北上接应。38军遭遇了敌军两面夹击,顽强阻击使南北之敌最近处只相距一公里却始终无法会师,最后以阵亡415人代价,一战歼敌1.1万人,共缴获各种火炮389 门、坦克14辆、汽车1500余辆,赢得“万岁军”称号,在第四次战役汉江阻击战中,38军孤守汉江南岸,背靠汉江,以一己之力硬抗美骑兵一师、美24师、英27旅、希腊营、南朝鲜六师等十倍敌人、40倍火力配比,三面围攻,粮草全绝情况下,阻击敌人20天,全身而退,创造战争史奇迹。

第39军,以犀利进攻著称,军长吴信泉1950年11月1日,39军四面攻入了云山,将美骑1师和韩国留守部队打得四分五裂,满城都是攻杀和围歼,美骑1师丢掉了所有的坦克汽车和重武器,狼狈逃窜,其8团3营没有跑出来,被39军全歼。战后,这个营的番号被撤销。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与美国军队正面战场较量,第三次战役,第39军在高浪浦里以东地段突破敌临津江防线,解放汉城,进占水原,此后分别与美陆战1师、韩军第1师团、英军第29旅等部强敌交手,39军全胜,代价极低,是志愿军体系中最让司总放心的一直部队。

第40军,擅长长途奔袭,军长温玉成,1950年10月25日,40军在朝鲜温井地区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痛击南韩第一师,毛主席收到捷报后,当即敲定10月25日为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第二次战役中,40军冲破美军的火力封锁,强渡清川江,攻占美2师炮兵阵地,夺占鱼龙浦,经两昼夜奋战,给美2师以沉重打击。第三次战役中,40军突破临津江,直插东豆川,逼近汉城。第四次战役的横城反击战,40军担任正面主攻。打掉敌屏障,直插广田,一举打乱南韩第8师的部署,切断了敌军的退路,对战役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五次战役中40军再次越过“三八线”,勇猛穿插百余里,一直插到加平川和北汉江,切断了从春川至汉城的公路,圆满完成了分割敌军的任务。

第42军,军长吴瑞林,原本是东北野战军非主力部队,甚至在朝鲜战争前,以转为黑龙江屯垦戍边部队,但朝鲜战争开打,调回朝鲜,在朝鲜打成了主力,最有名的就是黄草岭阻击美国军队8万多敌人近十三天,使其东西两个方向难以汇合。

第50军,朝鲜战场最惊喜的一个军,能攻善守,军长曾泽生,原长春战场起义的原国民党滇系第60军,该军在第三次战役,50军高阳一带追上了英27旅的英国皇家重坦克营和英国皇家来复枪营,并重创来复枪营和全歼重坦克营。而后一路向南猛追猛打,直到在1951年1月4日和39军一起打入汉城。50军和39军也成了最先打入汉城的两支志愿军,在汉江阻击战,50军和38军一起,死扛联合国军疯狂进攻,坚守11昼夜,打出了军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