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9例无锡市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46例无锡市29例)。

不再查验核酸证明的后疫情时代,靠的是自己和自觉以及体质,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无锡紧跟!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

近日,全国多地调整疫情防控措施,随着广州打响第一枪,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多地宣布,取消社会面检测,出行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江苏也开始了。

12月5日,继南京与苏州之后,无锡紧随其后发布了《关于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通告》

为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和《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方便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即日起优化调整我市防控措施如下:

一、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全市公园、景区等室外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市民购买“五类”药品(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登记有关信息。

四、基于疫苗是在疫情广泛传播情况下降低重症的最有效手段,请符合条件的市民尽快接种疫苗,60岁以上人群要“应接尽接”,进一步巩固人群免疫屏障。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加强自我防护,在公共场所活动期间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当好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

以上优化调整措施自12月6日零时起实施。我市后续将根据国家政策和疫情形势,持续优化调整相关防控措施。

无锡市新冠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指挥部

2022年12月5日

调整不等于全面放开,疫情防控工作也从未放松,只是调整之后,过去那种动辄因几例就全城静默的现象将不复存在。

后疫情时代,靠的是自己和自觉

很多城市突然调整,不少人不知所措,那么万一出现发热,我们应该怎么办?

12月5日,光明网发布消息:一地发布“健康白云”发布“防疫明白卡”,其中提出:广州本轮疫情90%以上是无症状感染者,10%以下有症状的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减退或丧失、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大多数感染者在24至36小时内缓解症状

那么要不要储备药品?权威回应来了:

防疫热点问答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当前,重症高风险、普通人群怎么做好健康防护?如何看待用药需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王贵强作出专业解答。

问:哪些人属于重症高风险人群?他们该怎么办?

答:重症高风险人群主要有三类: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对他们来说,最有效的保护就是接种疫苗。

没打疫苗的人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可能意识不足,还有人因为自己有基础性疾病,不敢接种;部分老年人担心接种不方便。如果感染新冠病毒,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导致死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出台办法,要求进一步提高大家对疫苗接种的认识,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医务人员应科学判定接种禁忌,比如既往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急性感染性疾病处于发热阶段暂缓接种。正在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冠心病患者心梗发作、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处于进展期等暂缓接种。积极接种疫苗,也是为自己的健康护航。

问:当前,个人做好健康防护还要注意什么?

答:对于普通人群,要做到勤洗手、外出时戴好口罩、常通风、不聚集。均衡营养,适当休息,合理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慢性基础疾病患者要按照医嘱坚持用药。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时,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外出。

如果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不适,做好健康监测。如果重症高风险人群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疾病加重。

问:冬季是呼吸道病毒高发季节,要不要储备相应药品?

答:我国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有充足储备。家里可以适当储备一些解热镇痛的日常药物,但没有必要去抢购、囤积。

经过近三年的抗疫,我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当前,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万一感染了奥密克戎变异株,一部分人会出现发热、咳嗽、咽喉痛等症状,使用一些对症支持的药物包括中药就可以。针对重症高风险人群,如果使用已获批的治疗新冠肺炎的小分子药物,要遵照医生指导。

不再是公共的疫情,却是每个人的疫情

放开,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不能认为疫情已经消失。

新冠肺炎疫情或不再是公共的疫情,却是每个人的疫情。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接种疫苗、定期核酸检测、适量储备药物……

做好自我防范、少去人口聚集的地方,积极运动、保障营养均衡,即使是感冒拼的也是身体的抵抗力。


目前,疫情尚未结束。

旧的防疫模式正在远去,新的防疫模式尚未建立,远没有到庆祝的时候。“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是一句口号,希望你认真对待。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稳!

平安的稳!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新京报、无锡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