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伴随着河南籍航天员陈冬、刘洋和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的凯旋,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回家第一顿饭吃什么?央视直播时谈到,航天员有两位河南的,一位河北的,可能大概率会吃面。
航天员返回地球后, 第一顿的主食是面条,暗合“上车饺子下车面”的习俗。 什么是“上车饺子下车面”呢? 这是一种传统的民俗习惯,也叫“出门饺子回家面”。
古代交通不方便,只能坐马车或者就是靠双脚。而饺子的”饺“字跟脚里的”脚“是同音,所以出门的时候吃饺子,是为了祝福家人能够有好的身体,耐得住长途行走。另外,饺子一般都是要煮一锅的,没有人会只吃一个饺子,所以出门之前吃了饺子,也就有一种希望他早点回家团聚的意义。
面条的形状细细长长的,象征着长寿。 所以回家的时候给人递上一碗面条,是给回家的人一种祝福,希望他可以健康长寿。家人们 希望经过长途跋涉回来的人,可以一切都顺顺利利的。另外就 是经过了长途旅行,身体比较疲倦,而面条是一种很好吸收的食物,吃完面就可以休息了,不会给身体太多的负担。说到面,河大卫就带领大家了解下我国面食的历史文化。
我国食用面条的历史悠久。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叶茂林研究员,在主持发掘我国著名的青海省新石器齐家文化层的喇家遗址时,发现了一只倒置的陶土碗,在碗底保存有面条,长约50 cm,直径约0.3 cm,粗细均匀,颜色鲜黄,与现在的拉面形态相似,提供了我国先民在4000年前已经制作面条的最直接的证据。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人员吕厚远,鉴定了土壤中的植物硅酸体和淀粉形态,并且用八十多种不同植物进行对比,最终确认喇家遗址食物的成分是小米(粟)。 这是迄今最早的面条遗存。
面条在古代不叫面条,而称“汤饼”“不托”“馎饦”等。“汤饼”字,最早出现在东汉刘熙专著《释名》一书中:“饼,并也,馊面使乞并也……蒸饼、汤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
原始的面条即汤饼,其制作方法是用一只手托面,另一只手撕面,在锅边按扁,放进水中,所以又叫“托”。现在湖北有的乡村在农忙季仍习惯此法,但不叫面条而称“清汤疙瘩”。后来发明了擀面杖,不再用手托,所以又叫不托,也写作“馎饦”。
魏晋时食用面条已较普遍,而且吃法也很讲究。晋代才子束皙在《饼赋》中称道:“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牛,霜凝口外,充虚解饿,汤饼为最”。风趣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在冬天吃热面饱腹去寒的情景,在束皙笔下的一碗色味俱全的汤子面,确实让人垂涎三尺:“行人失涎于下风,童仆空嚼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干咽”。
到了南北朝,面条的种类增多,制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著名的《齐民要术》收录有“水引” “馎饦”“切面粥”和“粉饼”等制作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贾思勰总结的“切面粥”制作技术“将成型的面制品”、“甑裹蒸之”、“薄摊令冷”、“须即汤煮”、“冬天一作,得十日”,堪称是快餐面食的雏形。
南北朝以后,面条制作有了新的发展,食用更加广泛,唐代出现了一种名“槐叶冷淘”的过水凉面,诗圣杜甫称其“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生日用面条来祝寿,这在唐代已是盛行,《猗觉寮杂记》中载:“唐人生日多俱汤饼,世所谓长命面者也。”
面条发展到宋元时期不仅品种繁多丰富多彩,而且漂洋过海传到国外。公元十三世纪,在元代中华面条即被旅行家马可波罗引入意大利,并由此而传播到欧洲国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面条的制作、品种和吃法千姿百态,争奇斗胜。按面的粉质分,可分为麦面、米面和杂粮面三类;按加工方法分,可分为机制面和手工面两大类;以温度分,可分为热面、冷面、温面;按熟制方法分,可分为煮、炒、炸、煎、煨等;以馅子分,可分为荤面、素面和净素面。
有人总结出了中国五大面食, 分别是山西刀削面、河南烩面、四川担担面、北京炸酱面、武汉热干面。其实我国好吃的面食还有非常多,像兰州牛肉面、新疆拌面、陕西臊子面、广东云吞面、上海阳春面、延吉冷面等,都是各具特色的美食。据统计, 我国日常食用的面条 超过1200种。一天吃一种面,足够你三年不重样!
面条是中国人的国食。 随着科技的发展,说不定将来的某一天, 咱们的航天员在太空也能吃上面条!
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历史文化随笔、百度经验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户明方 编辑丨王一一
点亮在看,是个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