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好,我是源歌,一名初中语文老师。

前段时间我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轮值。在我们这边地区,特别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说实话不多,建个心理咨询室是不是走形式主义,让各科老师轮流值班的举措也能窥见一斑。通常情况下,咨询室里一整天也不会有一个孩子过来。

所以当看到那个男孩安安静静地站在门口,我是非常惊讶的。

孩子手臂上伤痕累累。

“牙印。”他似乎不反感解释自残理由,“难受。”他至始至终没抬头,他妈妈在旁边泪眼婆娑地望着我。

男孩是准高一新生,因为中考报志愿被妈妈干涉而产生严重抑郁情绪。最终,不堪焦虑选择休学。

“我没赌气,也没想怎么样。”他没头没尾地和我解释。

“是有人问你休学是为了报复谁吗?”出于经验,我放缓语气问。

“我妈妈问我是想逼疯她吗?”他僵硬地动了动手指,“我没有。”

咨询很快结束,孩子妈妈趁孩子站在窗前发呆,拉住我,悄悄耳语:“老师,他是不是恨我啊?”

我看到男孩妈妈的眼睛里有泪水在打转。

此刻,男孩是脆弱的,妈妈何尝不是?

送走母子俩,我叹了口气。

抑郁,自毁倾向,好像一剂“快乐衰竭药”迅速降低患者的精力与幸福感。

青春期的孩子,本是该快乐的年纪,却因此染上灰色的阴霾。

这个男孩的抑郁躯体化症状主要是头脑迟钝,脊柱僵直。这能解释他为什么会“变笨”,因为抑郁拖慢了大脑对信息的处理。

而有的人则是全身游移性疼痛,我见过一个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女孩一直怀疑自己“得了重病,全身疼”,后来也发现这其实是抑郁症躯体化带来的疼痛,并不是她吓唬自己的绝症。

很多人至今都对抑郁症没有全面清晰的认知,不知道抑郁症不仅仅是心理疾病,也是生理疾病,所以当看到有孩子因为抑郁而自残,甚至自毁,下意识会戴上有色眼镜,觉得是不是孩子作、心理承受力差,而忽略了抑郁症患者从体内激素到大脑中胺类物质,都与一个健康躯体有异的事实。

作为旁观者,也很容易被他们的负面情绪与不理智行为吓到,进而远离他们,让被孤立的孩子们再因为社交碰壁陷入更深的抑郁情绪。

疼痛,失眠,对未来恐慌,对当下迷茫,感受偏差。

一张隐形的网捕获了那些青春期的孩子,网外家长提心吊胆,网内孩子苦苦挣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咨询室里那个胳膊上有牙印的男孩,让我想到很多影视剧里的经典形象。

比如英剧《去他妈的世界》里女主艾米丽,一个问题少女。她说脏话,叛逆,有明显的自毁倾向,偶尔又脆弱抑郁。“合群的人都虚伪”,这是她的处事准则。偏激,不在乎自己的形象,经常把自己放在危险中,艾米丽的自毁倾向主要体现在她在处理问题的任性上。

她有一个混蛋生父,一个更混蛋的继父。混蛋继父语言霸凌她,试图欺负她。而妈妈为了维持家庭的安定,对继父的行为视而不见。艾米丽严重缺乏安全感与良性人际关系带来的快乐,于是她才会对同样“孤僻”的男主感兴趣,并且任性地逃离家,去寻找生父。

当然,随着剧情,我们了解到艾米丽那“偏心”的妈妈也曾偷偷替她不靠谱的生父准备礼物给她,目的是不让女儿难过。她偷偷关注女儿,避开生父可能带来的创伤。

毫无疑问,艾米丽的妈妈不太称职,甚至说,糟糕的生父,懦弱的妈妈,一个没有自己位置的新家,都基本奠定了艾米丽的疯狂与自毁。

又比如《小欢喜》中的英子,中度抑郁的她在桥上狂奔,回头朝着父母哭喊:“我以为我到了深圳,看到了星星就会好,可是我一点都不开心。爸,我是不是病了?”

这一幕其实蛮符合当今一部分孩子的感受的。

过度压抑后,情绪奔溃,即使外在的压力撤去,人也会进入应激状态,依然悲伤。这时候,青春期孩子很容易冲动,他们只想逃跑或者痛哭。

艾米丽果断逃离小镇,英子抗拒父母的接近,包括咨询室男孩抗拒学校选择休学,都是创伤后的表现。

尽管表面上来看,英子父母比艾米丽那不靠谱的爹妈要负责任多了,但看剧的人都知道,宋倩仍然是英子患上抑郁的主要原因。妈妈需要一个不离开她太远的清华乖女儿,而女儿长大了,想追寻自己的梦想,于是,母女俩争执不休,冲突加剧。

艾米丽的妈妈对女儿的爱太浅,女儿缺爱而疯狂;乔英子的妈妈对女儿的爱太多,女儿受限而崩塌。

“爱”的双刃剑,爱多了爱少了,孩子都会被伤,徒留家长永远在苦恼:我究竟该怎么爱孩子?

没有被父母全力支持过的孩子,很难获得自我价值感。

其实,来到咨询室的孩子都会隐隐表露出被父母忽视感受后的负面情绪,压抑,难过,或者愤怒。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状态,从埃里克森在社会心理学发展阶段的内容上看,是典型的“整合阶段”。孩子开始有意识地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整合过往,形成一个“自我”。而父母往往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够成熟,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预想”去成长。

就像被装在瓶子的梨,梨子长大了,会被瓶子框定成标准形状。而孩子不会,作为独特的,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潜意识里他们要挣脱束缚,追寻真我。毫无疑问,他们不够成熟,会遭遇危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能以“保护孩子”为由替他们做一切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艾米丽的妈妈偷偷关怀她的心情,却忽视了她需要一份坚定直白的爱与支持,所以,含蓄的爱意被艾米丽忽略了,她只能在生活中撞得头破血流去寻找爱。英子的梦想在妈妈看来如此的虚无,却是孩子反感母亲“越界”的爆发点。

是的,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坚定的支持与相信,作为他们将要展翅高飞的力量来源,还需要一定的自由,让他们去自由飞翔。而家长,则要承担起力量提供的重任,还要承受担忧带来的焦虑,以及孩子“突然长大”带来的失落感。

是不是听上去,家长就很难做?事实上,这就是一些家长们表现得“专制”“控制欲强”的真正原因,排除那种“控制狂”,大部分家长只是出于爱与保护担忧孩子受伤。自己养大的乖乖女儿好像爱上了一个“精神小伙”,自己的宝贝儿子说要去过那种我们这一代人无法理解的“堕落生活”。这就是很多家长的真实感受,他们害怕孩子受伤,为孩子的“叛逆”伤透心。

我在处理家长与孩子间的矛盾时,经常会单独对双方说这样一句话:“他/她只是此时此刻情绪不好,不是真的厌烦你/不爱你。”

怀疑自己正在被孩子厌恨的父母,和怀疑自己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孩子一样多。

遗憾的是,当双方之间爆发负面情绪时,他们的怀疑往往是毫无根据的。

这也是咨询室里男孩的妈妈泪眼朦胧地询问我:孩子是否恨她时,我回答“他一定不恨你,他正是因为爱你才伤心”的原因。

事实上,能狠下心“恨”父母的孩子真的不多,尽管他们被“伤害”了。我安抚过很多情绪失控的孩子,有些人会不停哭诉爸妈的行为让自己多受伤,但你如果问他们是否还爱着自己的父母,他们又果断地给出肯定的回答。虽然等他们真正到了父母面前却不会这么坦率就是了。

从亲子冲突到抑郁,从抑郁到产生自毁倾向、不再珍惜自己的健康、安全与前途,这一切都有迹可循。

《原生家庭》里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酒鬼父亲家暴,并且精神折磨家庭成员。而痛恨这一切的女儿长大后,爱上各种不着调的酒鬼,并无私奉献,试图感化酒鬼们。然后,每次被辜负后,陷入痛苦境地。神奇的是,她很快就会找到新的酒鬼,继续“拯救”。

自毁倾向在这位女子身上体现成:没有自我价值,永远在“拯救”过去。

表面上,她在“拯救”酒鬼,其实是在“拯救”自己的父亲,以及当时年幼无助的自己。年少的她被不负责任的父亲深深伤害,即使成年,潜意识里也在弥补过去缺失的爱。

旁人看来,她在自我毁灭,事实上,她自己也知道。这恰恰暗合一部分青春期孩子的心态。他们明知道自己在做错事,可惜面对试图“控制自己”的家长,他们宁可选择错下去。

因为此时,在他们尚未健全的价值体系里,最大的对立其实不是是与非,对与错,而是妥协与抗争,失去自由与重获自由,于是宁可走进一个可以预见的悲剧,也要“争一口气”。

这个时候,从心理咨询的实践角度来看,一些给家长的陪伴技巧可能会有妙用:

1、表达理解而不是质疑

出现自伤,抑郁的孩子情绪可能处在一个较为激动的阶段。帮助他们“降温”情绪是首要的。家长可能出于着急,会责备孩子,但这往往不利于孩子恢复。

2、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曾经有一位妈妈哭着对自残的女儿表达她的悲伤。她明确地告诉孩子,她是妈妈的宝贝,看到宝贝受伤难过,妈妈是多么难过。女孩第一次感受的妈妈的脆弱与无助,反而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孩子永远都深爱着父母,这种爱有时候甚至比任何外力都更能帮助他们战胜心魔。

3、帮助孩子忘记

很多时候,让我们难过的事情并不会真正消失,它只是被暂时隐藏,潜意识里依然伤害着我们,孩子也是如此。一个少年曾对我说他总是没来由的悲伤,尤其是在安静的午后,阳光和煦的平淡间隙。

后来才知道,他是年幼时在这样一个场景下看到父母大打出手,给他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尽管父母后来和好,但那段彼此伤害的记忆,少年一直忘不掉。

帮助孩子忘掉那些不愉快的记忆,父母需要耐心陪伴他们,反复用行动告诉他们过去的事情不会再重演,将孩子从“高度紧张”的笼子里放出来。

4、父母注定要付出更多的情绪价值

关于爱与理解,“父母一生在等孩子的感恩,孩子一生在等父母的道歉”是一句夸张又切合的形容。它适用于过去那种父母高高在上的家庭关系,也适用于今天,孩子青春期的动荡心理遇上父母的担忧与“过度”保护后,双方的误解与矛盾依然很深。

这也意味着,读懂彼此的心理,尊重彼此的选择更加重要。而父母注定要付出更多情绪价值与心力,毕竟将要“成熟”的孩子在身经百战的爸妈面前还是稚嫩得多。况且,再任性的孩子,也天然深爱着爸妈,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