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一个20岁的妙龄少女,被父亲嫁给一个老实可靠的年轻人。

她本以为从此以后可以过上琴瑟和谐的婚姻生活,但没想到的是她的艰苦生活才开始。嫁到婆家那天,她看到自己的婚房竟然是一间低矮的地窖房,仅有四平米,50公分高,周围更是一片荒漠。

顿时,少女心里拔凉拔凉的,此后哭了多次,也逃了无数次,却怎么也走不出这偌大的沙漠。

无奈之下,她只好留在这个失望的地方,然后又用自己的勤劳一步步改善了生活,最后还得到了国家认可。

这个少女就是后来把不毛之地变成“绿色王国”的中华环境奖获得者,殷玉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5年,殷玉珍出生在陕西省靖边县的村里,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她在家排行老四。

因为家境贫困,殷玉珍到了适学年龄,父母也没法供她读书。虽不识字,但是从小她就帮着父母料理家务,处理农活,等到19岁的时候,出落得亭亭玉立,再加上勤劳实干,很多人都说她将来肯定嫁个好婆家。

每个女人年轻的时候都会畅往有一个幸福的未来。殷玉珍也不例外,时不时她也想着,将来她会嫁入怎样家庭呢?

只可惜那时候,大多数人的婚姻还是奉行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殷玉珍的婚姻,也早早就被父亲安排上了。

他就是自己结拜兄弟老白家的儿子白万祥,这两人又是怎么认识的呢?还得从一场沙尘暴说起。

那一天,父亲在山头放羊,突然来了一场风沙,沙尘暴铺天盖地,弥漫着整个山林。父亲赶紧低着头赶着羊往家的方向走去。

可是越往前走,风沙越大,殷玉珍父亲一时慌了神,这突如其来的沙尘暴,他也没有经验,就在风沙里乱窜。

走了很久也没走到家,他这才意识到糟了,自己迷路了。古往今来,在沙漠中迷路,等来的基本都是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殷玉珍的父亲越走越绝望,想着自己是不是就要死在这里了,好在路上遇到了好心人。

这位好心人就是白万祥的父亲,在他的帮助下,殷玉珍父亲最终捡回了一条命。此后,殷玉珍父亲每次放羊,都会到白家讨口水喝,一来二去,两人就变成了好友,殷玉珍的父亲也经常邀请白万祥父亲来家里喝酒。

有一次在酒桌上,白万祥的父亲诉苦,说自己还有一个儿子一直还未婚娶。他们一家是在白万祥8岁那年从陕西逃难到的毛乌素沙漠,在这片荒无人烟的沙漠一住就是十几年。如今,儿子长大了,但家里实在穷得叮当响,根本没有姑娘愿意嫁到他们家。

殷玉珍的父亲听完后很是同情,酒到憨时,他拍拍胸脯子安慰兄弟说,我有个女儿也未婚嫁,到时候就嫁给你儿子。

谁知此话一出,他便后悔了,可是诺言已经许了,对方又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怎么能反悔呢,只好硬着头皮做女儿的思想工作。

女儿知道后,哪愿意呢?只好一直哭求着父亲别让她嫁沙漠。可是陕西人一直淳朴厚重,这反悔的话是万万说不出口,只能硬着头皮让女儿出嫁。

就这样,一个20岁的花季少女,因为父亲的一句酒后话,走进了沙漠,开启了艰苦的荒漠求生。

结婚当天,殷玉珍穿着红嫁衣,骑着一头土灰马,带着几件衣服和一个木柜子一路跌跌撞撞地来到了沙漠。

随后,她看到了一个让人欲哭无泪的“新房”,这哪是什么新房,简直连正常的住所都不算,就是在沙漠里挖了一个50米的土窑,土窑有四平米,上面盖着一个毛毡子,人要是进去,只能猫着腰,低着头,连睡觉腿都伸不直。这一刻,殷玉珍大哭不已。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第二天起来,洞口都被黄沙堵住了,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挖洞。

这还不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更凄凉的是这个地方方圆百里也看不见个人,只有他们一户人家。

殷玉珍面对这样的婚姻,整天就是哭,丈夫白万祥老实醇厚,见妻子这样,他也不知如何安慰,就主动做饭、做家务。

日子也就这样不紧不慢地熬着,直到第40天时,殷玉珍终于在家门口看见一个人,心里高兴坏了了,她赶紧去喊,可是走到跟前,人已经走远了,只留下一串的脚印。

这是殷玉珍嫁过来第一次看见“活物”,她兴奋地赶紧拿个盆把那人走过的脚印盖起来,每次寂寞的时候就翻开盆看看,心里踏实不已。

这样艰苦的日子殷玉珍实在待不下去了,她就想着怎么逃,但丈夫怎么肯呢,一是这好不容易才娶来一个媳妇儿怎么能放她走呢,二是沙漠这么大的地方,她自己出去要是出点意外,又怎么向老丈人交代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万祥就每天悄悄跟着殷玉珍,她走到哪他就跟到哪。有一次,殷玉珍跑到荒漠中迷路了,既找不到出口,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最后还是丈夫白万祥找到了她,把她带回家后,什么话也没说,就热了一锅热饭给妻子吃。

看着丈夫手足无措的样子,殷玉珍心软了,她想起这些天来,丈夫其实对她很呵护,再加上白万祥只有一个老父亲,母亲早年已经病逝,父子俩靠打零工过日子,生活过的清苦又寒酸。

殷玉珍看着父子两人没个女人照顾,实在于心不忍,便决定留下来。既然要留下来,就得想办法生活下去,可是看着这荒无人烟的沙漠,殷玉珍又犯了难,到底该怎么办呢?

农民种地虽然是靠天吃饭,但好歹种了多少都有收成,但沙漠就更难了。沙漠里只能种点沙棉蓬、沙米,要收想吃点荤,就得去找野味。

可是这方圆百里除了黄沙就是黄沙,就连动物尸体都看不见,别说致富了,解决温饱都成了问题。

于是,如何种出粮食,保证基本的生活成了殷玉珍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此,殷玉珍想了很多办法,但都不可行。

正当她一筹莫展之时,殷玉珍突然听到一个关于牛玉琴的事迹,她也是靠着在沙漠种树,实现了养殖,种植的生活。殷玉珍觉得自己其实也可以模仿她,于是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垦沙漠,种植树木。

随后,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丈夫,白万祥一听这想法好呀,不仅妻子可以留下来了,还要带着他一起改变生活,那多好呀,他连连点头表示非常支持妻子,并且表示自己要他要陪着她一起同生死,共进退!

夫妻两说干就干。1986年春天,殷玉珍用家里一只三条腿的羊,去镇上换来了600棵小树苗。

她打算先从自己的房子周围开始种起。小树苗种下后,殷玉珍每天都走很远的路担水,再回来浇水,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可是她还是低估了沙漠的恶劣环境。

好不容易长出来的小树苗,一夜风沙,死去大半,最后600棵只剩下100多株。虽然存活率不高,但却让殷玉珍看到了希望,起码在沙漠种树这事有得搞。

此后,夫妻两一门心思琢磨如何挣钱买树苗。为此,她还特地从娘家借了300元买小猪仔,希望养大后可以卖了买树苗。白万祥也没闲着,他到外面给人掏粪、盖房子、干农活,不过他不要工钱,让主人家用要树苗代替。

也不知是上天眷顾他们还是努力的人终有回报,1989年的时候,白万祥去尔林川打工的时候,听一个做饭的老头说,他们村子大院里堆了好多苗子没人要,村长还犯难,这么多树苗总不能当干柴烧了吧,也没人愿意种?

白万祥听到后如获至宝,回家和妻子一合计,两人立马借了3头牛,凌晨3点就从家里出发去拉树苗。

一路上风沙大作,把树苗一次次掀翻,夫妻两一次次迎着风沙把树苗搬上牛背,折腾了大半天终于到家了,却不敢歇息半分,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又立马把树苗种到沙漠里,要不然耽搁久了树苗就种不活了。

这样的生活想想就艰难不已,更别说真的实地生活了,可殷玉珍就这样实实在在地在沙漠了耕耘了几十年。

树苗有了,新的难题又来了,这么多树苗,每天靠殷玉珍担水浇灌,这得多大的工程量呀。白万祥看在眼里,计在心里,他决定就地打井。

荒漠打井可不容易,但是为了妻子少受点罪,白万祥做到了。虽然一连打了数十口井,才终于有一口井看见了水源,但起码还是解决了浇灌问题。

就这养,夫妻两齐心协力地呵护着这片沙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仅几年光景,毛乌素沙漠就大变样,原本黄沙漫天的地方,慢慢地有了绿色。

其实为了这片沙漠,殷玉珍付出了很多,就连她怀孕的时候都没有停下,依然一直忙碌着。

但过度劳累还是差点让夫妻两倒下,白万祥患上了严重的肺炎,殷玉珍头胎的时候孕8月时早产了。二胎时,她依然每天起大早背树、挖坑,快生产时连人带树从沙梁上滚下来,正好被一棵树压倒了肚子,孩子就这样在没有产婆、没有热水的荒漠里出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历了这重重艰难,殷玉珍也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改变荒漠。此后她的人生就彻底和这片沙漠融为了一体,接连几年,她又在荒漠里种下了杨树、沙柳,还有紫穗槐。

终于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殷玉珍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还让沙漠成为了一片绿洲,此时殷玉珍又有了新的想法,如何通过这些实现价值呢?

有了这些树苗的庇护,再养殖就容易多了,本来沙漠里面只能中沙棉蓬跟沙米,如今玉米、桃子,都能实现了。

种植有了,那是不是便利的交通可以把这里变得更好呢?于是,殷玉珍琢磨起如何修路。不过,这修路可跟种树不一样,不是紧靠夫妻二人合力就能完成的,必须联合社会的力量。

终于,在殷玉珍的努力和动员下,他们那片沙漠也修通了公路,可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频繁。

把沙漠变成绿洲,又种植经济作物,还修通的了公路,日子正在一步步朝着好的方向迈进,改变这片贫瘠土地的同时,曾经那个19岁的花季少女也慢慢成了中年妇女,成了这片沙漠的治理者。

从1985年到如今,殷玉珍用自己的勤劳在这沙漠里种下了30万棵树,治理了4万亩流动沙漠,还带动了近百户农牧民承包沙漠治理。

与此同时,她的丰功伟绩也被国家发现,国家给她颁发了全国“三八”绿色奖、全国劳动模范,同时她还获得了全国十大女杰提名奖。

随后,她的故事经过发酵传遍网络,殷玉珍也由此成为人人称赞的“治沙女王”。其实早在2003年,殷玉珍种树的事就感染了很多人。

当时非典在即,很多民营企业受到非典的影响,已经支撑不下去,内蒙古的一个女老板斛美英,也遇到了危机,随着资金供应链的路短后,她绝望得想跳楼自杀。

然而,无意中她在电视里看见殷玉珍的事迹,深受感染,便把殷玉珍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后来一点点地走了出来。

后来,斛美英跟丈夫驾车来到了殷玉珍住的沙漠,想要近距离看看自己的精神领袖。

结果,看见她的住处时,眼泪夺眶而出,这怎么住人呀?又没水电,又没人家!

本来她想凭借自己的力量让殷玉珍离开这里,开启更好的生活,没想到被拒绝了,殷玉珍说,这里的树就是她的孩子,她走了,谁给它们浇灌啊。

以前想逃,现在是舍不得逃。也正是她这种顽强的毅力,让这片沙漠有了新的面貌,也正是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殷玉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如今,殷玉珍因为治沙受到了不少关注,也收到了来自各个渠道的资金,但她从不枉私,都用在了治沙造林上。

往后余生,她都守着那片绿洲,呵护着她的树苗,书写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