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销售额数据体现的是一家房企目前的规模,那么土地储备则代表着其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潜力和后劲。

特别是在各房企缺钱、拿地放缓的2022年,能够在土地市场大手笔拿地,也是一家房企实力的体现。

因此,我们不妨关注一下今年前11个月,还有哪些房企在西安土地市场继续拿地,哪些房企拿地金额比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陕建地产拿地金额位居NO.1!

根据地产房剑统计,今年前11个月西安房企拿地金额TOP10的门槛为29.84亿元,其中在TOP3的门槛在40亿元以上,拿地金额超30亿元的房企共计有9家。

这两年发展迅猛的陕建地产,在今年前11个月以72.56亿元的拿地金额位居西安房企拿地金额NO.1!

今年以来,陕建地产在其大本营西安,先后在曲江大明宫、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浐灞生态区、城南西部大道等板块共计拿地462.488亩,新增土地储备面积也同样位居西安NO.1!

值得注意的是,陕建地产共计耗资39.91亿元摘得的杜城村城改地块,系陕建地产与俊发地产合作的,目前双方的合作平台公司中股权比例尚未显示。实际上,即使按照双方各50%的股权,陕建地产今年前11个月的权益拿地金额也是同样位居西安第一!

根据克而瑞发布的《2022年1-11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排行榜》,陕建地产新增货值235.5亿元,位居全国第32位

从土地成本的角度来看,在今年各大房企普遍缺钱放缓拿地速度的情况下,陕建地产用更低的地价在土地市场开启了抄底模式,其11月份在浐灞生态区摘得的5宗地楼面地价仅为1年半前同区域楼面地价的一半!

当然,由于陕建地产今年在西安新增的土地储备,大部分项目尚未入市销售,因此尚未体现在其销售业绩方面,预计在2023年的时候将会逐步体现。

陕西交控、中海地产,则分别以46.52亿元、43.53亿元的拿地金额位列2022年1-11月西安房企拿地金额第2名、第3名。

陕西交控也是去年到今年发展迅猛的陕西本土房企,今年以来先后在港务区、长安区、沣东新城拿地,可以看出重组之后陕西交控加码地产板块投资的决心。

中海地产今年则在西安开启了“补货”模式,6月份在高新丝路软件城拿地、10月份则在高新CID拿地,全部位于高新区,新增土地储备178亩,货值比较高一些。

西安城发2022年在土地市场也是频频发力,除了在高铁新城摘得商业和配套住宅用地之外,今年在港务区还摘得2宗住宅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部为国企、央企!

从企业性质来看,今年前11个月西安拿地金额TOP10的房企全部为央企、国企,民企则集体消失。

实际上,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今年前11个月西安房企拿地金额TOP20时,会发现民企也仅有泰发祥以24.262亿元的拿地金额位列第12位。

全国性民营房企方面,除了金地、融创摘得补挂手续的城改地块之外,今年在西安公开市场拿地的民企仅有龙湖,以6.2亿元在航天基地拿地约40亩。

这个时候,大家就可以看出大华上周21亿元在咸阳拿地,是有多么的厉害了!

实际上,不仅仅西安这样,全国都是这也。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1-11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中,今年前11个月在全国拿地金额TOP20的房企中,民企仅有滨江、龙湖。

长期聚焦杭州、深耕浙江的滨江地产,今年前11个月403亿元的拿地金额中,有389亿元是在杭州拿地的,区域型房企更浓一些;而龙湖245亿元的拿地金额,则分布在南京、上海、苏州、合肥、北京、西安等城市,覆盖了全国各大区域。

之所以出现国企、央企成为拿地主力,除了与房企暴雷频现的2022年,民企普遍生存困难,国企、央企相对来说生存状况能够好点有关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土地市场降温周期内国企、央企在土地市场托底的重任。

特别是地方开发区、区县的城投公司,更是成为土地市场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年西安房企拿地金额TOP20中,出现了西安城发、西咸城投、泾河产发、沣东控股、泾河实业、未央城建等公司。

土地市场何时回暖?

地产行业有上行周期,就有下行周期,作为地产行业的一部分,土地市场也是如此。

土地市场的回暖,要取决于商品房市场销售额的回升。销售额回升才代表着需求的回升,同时也意味着开发商手中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来买地。

从目前来讲,虽然说11月份以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房企有关的利好政策,涉及到信贷、债权、股权等等,房企融资大门再次打开,但对于大多数房企而言,融资之后首先要做的是保交楼,这才是当前第一要务。

同时,为暴雷房企纾困,更是国企、央企的企业责任。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城投公司的国企而言,经历1年多时间的土地市场托底之后,目前有资金在土地市场继续托底的企业,也已经越来越少。

一切都需要楼市整体的回暖!毕竟增发、发债等方式只能解决短期的资金、部分资金,更多的资金还是要依赖于销售回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