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团将承建马来西亚马六甲皇京港中的深水港项目,项目总投资664亿元,补给码头的奠基仪式已经宣告完成。”

2016年11月,闹得沸沸扬扬的“南海仲裁案”落幕不久,中国电建集团便是宣布了这一重磅消息。

在旁人看来,这似乎只是一项无足轻重的基建项目;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可以改变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两国命运的超级工程,以至于项目公布之后,新加坡总理当即派遣全权大使访问中国,匆忙而慌张。

同时对于中国而言,皇京港的横空出世,也使得中国不再受新加坡港口的掣肘,可谓是一举两得。

那么,皇京港对于中国而言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新加坡为何慌了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马六甲海峡:中欧传统航线的命脉

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和海运实践中,中欧贸易航线形成了两条主要的干线,第一条路线即为太平洋-印度洋航线;第二条路线则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此路线需从非洲绕行好望角,相较于第一条航道而言,其距离远、耗时长,但不通过人工建造的运河,不受运河吨位的限制。因此,一些超出运河吨位限值的大型船舶或其他特殊原因不愿经苏伊士运河航行的船舶会经此航线航行。

但无论是哪一条航线,都要经过著名的马六甲海峡。换言之,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全部仰仗于马六甲海峡一处——如果马六甲海峡被封锁,那么中国的经济将会遭遇巨大的打击。

只是即使在和平年代,中国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的道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而必须要看新加坡人的脸色——中国80%的货物要在新加坡港口完成装卸。

(新加坡港)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呢?这就不得不提及现代国际物流的特点。

现代国际物流并不是简单的将货物从始发国运输到目的国即大功告成,而是综合了运输,加工,金融,附加服务等等多个环节的综合体系。

中欧传统航线在长期的应用中,配套产业和服务已经十分完善,配套于中欧间的国际贸易,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完善的配套服务反过来又促进了航线的繁荣,推动国际贸易的高效进行。

新加坡便是典型的由国际贸易而兴起,同时依托自身的优势经济地理区位条件,合理发展相关配套产业,从而实现经济长足发展,并反过来促进航线更加繁荣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加坡港)

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界,扼守马六甲海峡,随着亚欧贸易的东风而崛起,并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发展转口贸易,现今成为重要的贸易枢纽,同时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船舶修造中心,世界第三大石油炼制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

这就导致行驶在中欧航线上的中国船只途经马六甲海峡的时候,往往需要靠岸补给,或者是完成装卸,经由其他船只继续运往中国——新加坡的港口在马六甲海峡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美国频频在马六甲海峡附近展开军演活动,似有炫耀之意,又似乎是在暗中挑衅中国,“马六甲海峡危机”的论调一时间甚嚣尘上。

二、“马六甲海峡危机”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形势也日益恶化,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对中国的崛起采取敌视与对抗的态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发起全方位的挑衅,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欧传统航线在地缘政治上的风险就日益凸显出来。

中欧传统航线中,无论是苏伊士航线,还是好望角航线,最终均需经过印度洋,绕行印度近海,再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太平洋,经过台湾附近海域,最终到达大陆。

期间相当长的航程均处于美第七舰队的覆盖范围,在中美关系不断恶化,我国远洋军事能力不足的当下,这条线路存在着相当大的被人“卡脖子”的风险。

中欧传统航线不仅面对美国的军事威胁,还暴露于其他方向的危险之下。

印度不仅长期以来视我国为战略对手,还与我国有领土争端,近年来,印度对我国挑衅不断升级,边境多次对峙,在国内还针对我国企业进行无理打压,而随着印度发展到达瓶颈,国内问题不断激化,其向外转移矛盾的势头必将进一步升级,中印关系恐将长期走低,地缘形势进一步恶化。

而在地理上,印度半岛向印度洋凸出,距离波斯湾距离近,中欧传统航线必须靠印度一侧穿过印度洋,这在中印关系恶化的当下对我国的海运安全造成了严峻挑战。

(美国军舰迫近南海)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中欧传统航线需要经行这些海域,中国自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进口也需要经行这条路线,中国作为世界头号工业国,经济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撑,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保障其进口安全对我国有着极端的重要性。

为了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状况,我国也进行过多种战略尝试,在传统航线的基础上进行小修小补,如与巴基斯坦合作建设瓜达尔港与中巴能源合作,不经行马六甲海峡,而是转道巴基斯坦,开展海铁联运;

积极推动泰国开凿克拉运河的决心,从而绕过马六甲海峡等等。

但巴基斯坦通道运输能力有限,且印巴局势长期紧张,安全局势不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派遣军舰扰袭南海)

而克拉地峡的建设问题则由于泰国国内政治因素与国际上的阻挠而长期搁置,寄希望于克拉运河以改善中国地缘困局,目前无异于痴人说梦。

综上,中欧传统航线的发展与改良已经无力突破我国面临的地缘风险,我国要彻底摆脱地缘困局,只能发展一条新的海上航线。

但是发展新航道往往要横跨数个世纪,因此在新航道彻底开辟之前,中国仍然必须依靠马六甲海峡。

同时,在大部分专家看来,马六甲海峡乃是国际贸易通行的要冲,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人断然不可能直接封锁马六甲海峡,它更有可能借助马六甲海峡沿岸的盟国向中国施压,而最有可能给中国使绊子的,便是摇摆不定的新加坡。

三、是马六甲海峡的挑战?还是新加坡带来的挑战?

随着美国重返亚太,南海问题也成为了美国离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激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矛盾、包围遏制中国的重要抓手。

(新加坡)

而中国与新加坡有着无法回避的裂痕,那就是南海问题。

“新加坡位于南海西沿,其扼守的马六甲海峡是南海向西出口的主要海洋通道”——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新加坡通过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实现了经济腾飞。

但是,小国寡民、缺乏资源与战略纵深的现实又使得新加坡过度依赖国际贸易。

因此,新加坡虽然并非南海问题的主权声索国,依然非常担心南海问题影响南海海上航行自由和航空自由。

同时,出于遏制中国这一共同利益,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积极配合美国。

可以说,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主要有着两大利益:其一,保障南海海上航行自由和航空自由;其二,协助美国遏制中国。

(新加坡对美国合作颇多)

出于自身利益,新加坡欢迎并积极协助美国在新加坡进行军事部署。

“美国在新加坡部署的P-8波塞冬号侦察机与其他4架新型滨海战斗机,极大提升了美国在南海的军事侦察与海洋执法能力。”

此外,新加坡充分利用自2002年起由自身承办的亚洲安全峰会,配合美国重返亚太,多次“邀请美国、日本、印度与澳大利亚等域外大国关注中国在南海的岛屿扩建与军事行动,谴责中国对南海航运与安全的重大威胁”,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而且恶化了中国的周边环境。

“2012年,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黄岩岛对峙两个月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菲律宾的军事支持,大力强化了与菲律宾在武器购买、联合军演与信息情报共享等方面的战略协作。”

(新加坡美国国防合作)

2016年7月,美国主导下的“南海仲裁案”的结果宣布之后,新加坡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南海仲裁案”结果的南海问题非主权声索国,表示“海牙仲裁庭对各国的主权作出了强有力的定义”,同年,李显龙访问美国时公然宣称:“‘南海仲裁案’对南海问题做了具体而有力的定义”,以国际法的名义向中国施加压力。

与此同时,通过马六甲海峡靠岸新加坡港口的中国船只被加收了10%的通行费——马六甲海峡危机尚未到来,新加坡所带来的挑战已是迫在眉睫。

此番新加坡关于“南海仲裁案”的不当表态无疑损害了中新关系。

除了中国外交部的严厉回应之外,2016年11月,中国香港海关第一次扣押了新加坡“星光部队”在台湾参加训练后返程中的9辆AV-81运兵装甲车,扣押的原由是这9辆装甲车手续不齐全。

翌年5月,中国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但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关键国家,新加坡却因未被邀请而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海)

当一项策略能够实现其目标,那么该策略即是成功的。反之,若一项策略不能实现其目标,即表明该策略失灵。

中国对新加坡的一系列“惩罚”,表明新加坡在2016年“南海仲裁案”结果宣布后,协助美国遏制中国的策略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中国反制,说明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策略对中国失灵了。

与此同时,既然新航道的开辟耗时极久,那么中国迫切需要在马六甲海峡寻找新的合作伙伴——马来西亚则是适时地提出了“皇京港计划”,为中国解了燃眉之急;也同时让新加坡懊悔不迭。

四、皇京港:新伙伴

2016年11月,“南海仲裁案”结束不久,中国电建集团便是重磅宣布:

“本集团将承建马来西亚马六甲皇京港中的深水港项目,项目总投资664亿元,补给码头的奠基仪式已经宣告完成。”

此言一出,举世哗然——中国竟然在马六甲海峡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

根据项目书的描述,皇京港地处马六甲海峡的腹地,距离马来西亚的首都仅有不到140公里的距离,整个港口将由4座岛屿组成,其中包括旅游产业基地、物流中心、深水码头以及临海工业园,项目预计完成时间在2025年,而最为关键的深水港将在2019年竣工。

一旦皇京港落成,那么新加坡港口一家独大的局面就将一去不复返。

当记者向马来西亚总理提问为何邀请中国修建这一港口时,他则是淡笑着回应道:

“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中国的货船太多了,我们当然需要邀请中国来修建。”

只是他的这番说辞,根本无法让人相信。那么,中国与马来西亚为何会合作修建这座港口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马来西亚想要向中国递交一个“投名状”。

(皇京港效果图)

南海问题,其实其核心还是在于中国,中国的控制力越强,那么南海的争端就会越小。

在过去,中国的发展较为缓慢,对于南海的控制力也十分一般,哪怕中国途经马六甲海峡的货船再多,给其他国家带去的利益再大,那么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国家也不会与中国分享利益。

而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南海的实力也越来越大,马来西亚选择与中国合作修建港口,其实正是认可了中国在南海仲裁案中所展现出的实力,想要向中国递交投名状,以谋求发展。

当然,皇京港在修建也同时符合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共同的利益。

在过去一直是新加坡坐稳头把交椅。凭借着出色的港口技术,新加坡几乎掌控着马六甲海峡所有的转口贸易,新加坡港更是成为了亚洲最大的船只中转站。

马来西亚尽管苦苦追赶,但是碍于技术上的劣势,一直无法实现深水港口的突破。这就导致马来西亚一直被新加坡压制。

(皇京港)

而皇京港一旦落成,势必将要打破新加坡港的垄断,“因港而兴”的新加坡将要面临着收入暴跌的前景。

在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中,80%是中国的货船,皇京港正式落成之后,几乎所有的船只都将停靠到皇京港——毫不夸张地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国的命运都将改写。

因此,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显得慌张不已。他当即派全权特使访华,并在次年的9月份亲自访华,其姿态之低微,令人咋舌。

在访华前夕接受新华网专访时,李显龙竟然是一改昔日支持美国的模样,信誓旦旦地称“支持中国的崛起”。

李显龙此次访华流露出想要修复中新关系的意愿,标志着新加坡在中新关系中策略的调整。

由此观之,被利益所裹挟的小国往往只能随波逐流,但其最终的命运如何,仍将仰仗于大国的鼻息。

结语:

“地理可以被看作诸如矿藏般的一种自然资源。”

新加坡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在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港口。

其处于东南亚地区海陆交通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这使其成为了东南亚地区的航运中心。

它紧邻全世界最重要的八条国际海峡之一——马六甲海峡,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李显龙)

对此,李光耀曾说道:

“我们既是海岛国家,又是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中心,连接着所有主要文明的中心,我们必须利用这些有利因素”。

然而,新加坡却是积极拉拢美国重返亚太以平衡中国的崛起,并积极配合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南海等问题上紧密地追随美国,其行为有超过中国的容忍度的趋势。

反观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中国综合国力实现了巨大提升,已经从一个国际社会中的边缘角色发展成为全球经济、政治和安全领域中的显赫角色。

应马来西亚之邀约,修建皇京港,进而加强对马六甲海峡地区的控制力,乃是我国国力提升的完美体现。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中企新建马六甲最大港口新加坡媒体不淡定了,2017年。

毕世鸿编著:新加坡概论,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 年版。

李光耀:风雨独立路:李光耀回忆录,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 年版。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 SIPRI 年鉴 2005: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年版。

[英]W.G.赫夫:新加坡的经济增长:20 世纪里的贸易与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年版。

卢姝杏:《新加坡的外交原则及其对华政策(1990——2010)》,《东南亚研究》,2011 年第 5 期。

隆德新、罗炜东:《试析新加坡的东盟观及其成因》,《东南亚研究》,2009 年第 4 期。

郄清良:《小国大外交:新加坡大国平衡战略的形成与演变》,《东南亚纵横》,2005 年第 1 期。

孙景峰:《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面临的三大挑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1 期。

孙景峰、王元元:《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党权威面临的挑战》,《探索》,2016年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