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北京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为方便百姓购药,满足百姓日常用药需求,畅通购药渠道,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整“四类药品”有关购买措施,具体如下:

自12月3日(今日)起,市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本市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等“四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

原用于购药登记的“京药通”APP将继续为市民提供就近药店查询、品种查询、购药咨询等服务,用户登录方式不变。

此外,近两日,河北省与广州市也相继发布相关通知或消息,药店销售包括“四类药品”在内的相关药品,不再进行实名登记上传。

广州单日感冒发热药品销售10万条

据中国青年报,这两天,广州市多家药店出现市民抢购药品“囤货”的现象。今天,在广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丁力表示,广州市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以后,市民群众的购药需求猛增。12月1日,广州市零售药店感冒、发热类药品1天的销售记录达10万条,是平日的2.5倍。

“广州疫情还没有结束,大家对疫情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增强,这是好事。目前,我市药品供应充足,建议大家理性购买。”丁力说,近期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将重点开展药品“保供应、稳价格”工作,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购药需求。

从12月1日起,市民到药店购药,包括购买《疫情期间需登记报告药品目录》内的37类药品,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只需佩戴好口罩、测温、扫码,出示健康码“绿码”即可。

针对群众大量增加的购药需求,广州联系全市药品批发企业和连锁药店总部,指导企业加大相关防疫用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供应。同时,广州协调全市17家《目录》药品生产企业及新冠抗原试剂盒生产企业,在保证药品药械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增加产能。目前,广州市新冠抗原试剂盒的最大产能约每天1050万人份。丁力指出,“全市药品生产企业坚持不涨价、不停工,全力稳生产、保供应。”

近期,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将对全市7200多家药店开展了全覆盖的监督检查,确保在售药品药械来源可溯、质量可控。同时,密切关注线上线下市民诉求,对防疫用品和药品的市场价格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对市民群众反映的涉嫌价格违法线索,及时调查处理。

要囤药吗?

据南方+客户端报道,在广州本轮疫情中,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如何?临床救治上有何特点?哪些人群需要重点防护?广州进一步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接下来的重点难点是什么?12月2日,记者就市民关心的这些话题,采访了广州多位医学专家。

关于“囤药”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如果市民想在家里储备药物,按缓解普通感冒症状的药物来准备就可以。

是否会发生医疗挤兑?

唐小平:广州目前的老年人疫苗接种比例提升上去后,我相信不会发生医疗资源挤兑。小孩、学生也应该加强疫苗接种。这些重点人群保护好,其他人是不怕的。

广州近期正在研究加强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建设,进一步提升重症病例的治疗能力。

关于老人、小孩、孕妇等群体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中南)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主任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徐翼:对于儿童,一方面,儿童感染新冠后临床症状比较轻,3至5天就能恢复,发生肺炎和重症的概率比成人还低。另一方面,婴幼儿的活动范围小,暴露风险也比较小。年轻父母完全没有必要过度焦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邓西龙:对于孕产妇感染者,我们发现其症状没有比普通人严重,主要是因为用药受限,需要特别小心。

80岁以上的老年感染者需要重点关注。但我们观察到,真正由新冠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的非常少见,有一些是本身生活就不太能自理的高龄老人,因为新冠感染导致基础疾病加重,才需要特别救治。(来源:北京市场监管、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公开信息;整理:李云鹏)

编辑:方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