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阳新照、谷米、徐超

本文字数虽多,但图很可爱,读起来轻松愉悦

商务君按:原创绘本热已经不是新鲜事,但看到有趣好玩的原创精品还是会令人兴奋!更重要的是,是真的“为孩子”写和画的。
接力出版社持续推出孔阳新照和谷米合作的“中国传统美食绘本系列”,编辑、作者、绘者共同讲述了如何用“三位一体”的思路打磨好绘本。

如何打造原创绘本?作家、画家和编辑“三位一体”

文/徐超 《不要和糯米团捉迷藏》《99颗红豆去旅行》编辑

《不要和糯米团捉迷藏》是孔阳新照的第一本图画书,她和子葭一起办了个儿童文学的专业微信公众号——绘本和童话之森,我和孔阳君就是通过这个公众号认识的。当时孔阳君还在日本读儿童文学硕士,现在她已经是儿童文学博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要和糯米团捉迷藏》

作者:孔阳新照

绘者:谷米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糯米团并不是孔阳君投给我们的第一个故事,之前还投了几个,但模仿的痕迹还比较重,不是那么有趣。直到她拿出了糯米团和咸蛋黄的故事。我特别喜欢糯米团变身的这个点子,食物变身虽然也并不少见,但是仅仅以一种食材为基础,通过变身游戏,将这种食材的各种各样的做法表现出来,确实不多见。

故事有了,却找不到合适的绘者

故事有了,那就要找到合适的画家。当时找的画家其实并不是谷米,而是抹布大王。当时我们刚刚合作完成《如何让大象从秋千上下来》这本图画书。抹布大王的插画风格稚拙有趣,搭配这个有趣的故事应该也挺合适的。

《如何让大象从秋千上下来》

作者:常立

绘者:抹布大王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抹布大王也答应了,画出了前面几页的草图。通过合作《如何让大象从秋千上下来》,我也知道了他们很有兴趣做带机关的图画书,我们也商量在这本书里用机关来展现糯米团变身的场景,让孩子参与到变身游戏中来。当时还是在疫情前,趁着国庆假期,我去日本旅行,同时也带着抹布大王画好的草图给孔阳君看。我们也都对机关抱有很大的期待。可惜最后,抹布大王考虑了好久,还是放弃了这次合作。

硬盘里“翻”出的画家

之后过了好一段时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画家。有一天,我翻硬盘的时候,看到了很久之前,谷米为漪然写的《月亮和小鱼》画的草图。我非常喜欢谷米刻画的灵动十足的小鱼,但因为其他方面的问题,我们没法达成一致,最后《月亮和小鱼》由韩国的画家洪淳美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亮和小鱼》

作者:漪然

绘者:[韩]洪淳美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3月

虽然上一次的合作没能成功,但这一次或许可以呢?我也相信谷米应该能够画活糯米团和咸蛋黄,就像之前画活小鱼一样。所幸,谷米答应试一试。

事实证明,谷米确实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图画书画家,最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她能够补充和完善作家创造出来的故事世界,而不仅仅是根据画家的故事来画插画。

因为作家是用文字来创作故事的,通常不会有特别明确的完整连贯的画面场景,所以很多时候,文字转换成画面时,会存在不是特别协调的地方,这就需要画家来进行调整。

优秀的图画书画家,往往会在画面上增加一些文字上没有描述到的细节,或描述起来会特别琐碎的细节,或是用语言难以描绘的情绪等。

谷米就是这样一位画家,她会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重新梳理整个故事的脉络,增删修改部分情节和细节,让整个故事可以更流畅地用画面表现出来。

最后呈现出来的这本书,和孔阳君最初的故事不完全一样,但却更生动地表现出了糯米团变身游戏的创意,以及糯米团和咸蛋黄之间的暖暖的友情。

“三位一体”从理想论变为现实

这几天,我正好在看童心社的资深编辑酒井京子写的《本の力:私の絵本制作秘話》,里面提到古田足日对她说的一句话:「絵本は、作家と画家と編集者が三位一体となって創りあげていく必要がある」(绘本需要作家、画家和编辑成为三位一体,把它创作出来)。

我觉得这句话挺形象的,虽然古田足日说的时候大概只是一种理想论而不是真的基于什么实践。不过,之后他和田畑精一、酒井京子倒是真的一起实践,创作出了《壁橱里的冒险》这部经典之作。

《壁橱里的冒险》

所谓三位一体就是作家、画家和编辑需要互相充分交流意见,并在这个基础上取长补短,达成能够达成的最佳妥协。

比如,《99颗红豆去旅行》原文的红豆食物要更多,但也显得略有些凌乱和重复,谷米根据画面表现的需要,重新进行了梳理,增加了糯米团和咸蛋黄的表演,以及最后红豆爷爷的出场,让故事的延展性变得更强了。

《99颗红豆去旅行》

作者:孔阳新照

绘者:谷米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另外,《99颗红豆去旅行》的原文,原本每一次重新出发时,说明文字都会直接说明少了几颗红豆,剩下了几颗红豆。

我觉得这样直接说明略显直白,就和孔阳君商量,说明文字一直保持99颗红豆不变,但实际画面上红豆是一直在减少的,说明文字就好像只是在按照剧本讲一个99颗红豆去旅行的故事,但实际画面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可以形成文字和画面的一种张力。

当读者看到后面发现红豆越来越少的时候,就会翻回来看怎么回事,这时候再来数一数就会发现不对劲了。这比直接将数字说出来也会更有参与感一些。

《99颗红豆去旅行》的版式和《不要和糯米团捉迷藏》也略有不同。在对《99颗红豆去旅行》进行版式设计之前,我先做了彭懿老师和田宇老师的“快逃!星期八”系列,因为是一个非常热闹、荒诞的低幼图画书系列,所以在版式设计上,我对自己做了一点突破,尽量控制正文的字数,而将角色说的话,或是拟声词之类的,沿着角色的轮廓进行排列,让语言文字跟随人物的动作进行流动,整个版式看起来也变得更加活泼了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快逃!星期八”系列

作者:彭懿

绘者:田宇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99颗红豆去旅行》的风格和“快逃!星期八”的风格有些类似,小红豆们也都非常活泼,而我又想营造正文说明文字与画面的差异感,那么借鉴“快逃!星期八”的排版风格,将角色说的话也作为画面元素进行灵活地排列就非常正好了。这本书的版式风格也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总之,虽然是理想论,但“三位一体”的说法我觉得也值得每个作家、画家和编辑思考和借鉴,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为孩子们创造好书,不是吗?

这真是我写的书吗?也太有趣了!

文/孔阳新照 《不要和糯米团捉迷藏》《99颗红豆去旅行》作者

主题会不会太老套?

一看到“99颗”是不是会觉得“天啊,怎么又是99!”,因为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绘本,叫“99只小鸡”“999只青蛙兄弟”,还有“11只猫”“14只老鼠”……真是太老套了!不瞒你说,作者本人也是这么想的。

“我为什么要选99?好老套啊!……可是除了99好像没有其他合适的数字了……”“99颗红豆可能连一个红豆沙馅的面包都做不出来吧!”“99颗会不会太少,但是999颗对于小朋友来说会不会太难了……”“500颗怎么样?不行不行,画家会打我的!……”——也会有这样的担心。

总之纠结了很久,和编辑几番讨论之后,定下了“99颗红豆”的主题。

还有多少事要纠结?

但是在纠结这个问题之前,还有好几件要纠结的事情。时间倒回2021年,也就是《不要和糯米团捉迷藏》通过接力出版社选题论证之后的一年。

这一年里,“糯米团”找画家之路进行得很不顺利,一开始试稿的画家觉得难度太大,终止了合作,只好重新找画家。加上合同还没有签下来,我心里也很着急,担心自己好不容易向绘本大门里迈出的一只脚,不会又要缩回来了吧!在这种焦虑的心态下,我的创作热情反而更高涨了,写了好些美食故事(其中大半数还待在我的“待修改”文件夹里),最后写出了“红豆”以及其他两个美食故事。

当然,一开始“红豆”和数字压根儿没有关系。

“红豆”可以变身成各种好吃的食物,这是我一开始就想好的,和“糯米团”捉迷藏后变身各种食物保持一致。但是问题来了——红豆和糯米团的特性不同,一颗红豆怎么变身?红豆变成红豆沙的过程要把它们全部碾碎吗?(这个画面光是想想就……)小朋友看到“碾碎”的红豆会不会觉得很可怜?

直到有一天看到数字时,灵光一闪,把“红豆”和“数字”结合在一起,通过一点点减少红豆的数量,帮助它们完成变身。于是这个故事文本中最困难的地方就克服过去了。

然后,“糯米团”的故事找到了画绘本经验丰富的谷米老师,我们合作的第一本《不要和糯米团捉迷藏》的过程也有磕磕绊绊,但是总体还是顺利的。最后,那本书还邀请到我的绘本导师伊东宽老师写了一段导读,真是让我非常开心。同时《不要和糯米团捉迷藏》也入选了“2021年度原创图画书”等排行榜,这让我们对接下来的美食绘本系列的合作更有信心。

文字变成了美味的图画!

在《不要和糯米团捉迷藏》出版后,续作的压力就来到了谷米老师这边。

很快,谷米老师又打磨出了《99颗红豆去旅行》的分镜。谷米老师的分镜在我的文本故事基础上改动了很多,她确实花了很多心思和功夫。

首先,“99颗”在我的脑海中只是一个概念,但是她必须设计出每颗红豆的细微区别,还要给它们设计“暗线”,让每颗红豆身上都有小情节,这样跟随情节变化,道具和对应的座位都会产生变化。这非常需要耐心、细心和想象力。

其次,是一个故事情节的设置问题。虽然我在原文中也设计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象,但是涉及的食物有八九种,最后实际在书中呈现的红豆美食是五种,分别是“红豆三明治蹦蹦坡”“红豆馅驴打滚儿”“牛奶红豆冰沙”“八宝温泉”和“红豆包”。其中“驴打滚”也呼应了《不要和糯米团捉迷藏》中的情节,我看着都感到头皮一麻,实在是巧妙。

最后,谷米老师减少了故事中的食物,这样让每个场景都能够最大化地展现各种美食,也给旅行增加了很多情节和细节。

比如我最喜欢夏天的冰沙场景,从火车经过牧场,背景出现了一头奶牛,到整个跨页都是小红豆们吃冰沙的情景,这么诱人的场景立刻让人口水流下来了,好想自己也钻进冰沙山里,享受美味和清凉。紧接着是奶牛好奇地看着这群小红豆,又从红豆们的视角转移到了“观者”的奶牛身上,连奶牛都露出了好奇想尝尝的表情,真是吸引读者更想尝尝了。

谷米老师像魔法师一样,把我只有简单描述的文字变成丰富美味的图画,一下子就让人馋得不行,仿佛嘴里都弥漫着红豆沙香甜的味道和细腻的口感。

即使不完美,也是我们的宝贝

除此之外,谷米老师还细心地增加了很多细节,比如第一个跨页中,如果仔细数的话,红豆的数量是100颗。

是不是画错了呢?有家长问我。

谷米老师设计的“第100颗”红豆,其实是小红豆手里的玩具,就像小朋友要出去玩,也会带一个心爱的毛绒玩具陪伴着自己一样。一页一页地跟着它看下去,看到红豆抱着红豆玩具躺在软软的豆包被子里,真是可爱得不得了。希望读者都能去找一找不同小红豆们自己的故事。

谷米老师还提到,前后环衬本身设计的是四季转换的场景,但是都已经在内页全部完成了,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后来突然想到事事无完美,自己也有落单、离群的那一刻,于是就画了这颗落单的小红豆。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也是感到一股温暖,虽然看到它在环衬上哇哇大哭的样子有些于心不忍,但是这确实也是我们自己的写照。谷米老师深居简出,不太社交,我也在异国他乡,事事都靠着自己,难免有孤单落寞的伤感。但是,谷米老师把它可爱地展现出来了,在后环衬让它戴着美美的帽子,心情愉快地站着,真是治愈我了。

就像这本绘本,虽然不完美,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却是在我、画家、编辑老师们共同对“红豆”的爱之下诞生的作品。即使不完美,也是我们的宝贝。

图画和文字不一致?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画面上红豆的数量不断在减少,为什么文字还都是‘99颗红豆’呢?”

这也是谷米老师完成画稿后,我们和编辑共同讨论决定的。这也是本书精心设计的一个亮点,就是图画和文字不一致形成的反差,启发孩子们的观察和思考。

在最初的文稿里,八宝温泉这一站的文字是:“咦?怎么少了22颗小红豆?——你能找到它们吗?”但是在谷米老师画完了彩稿后,编辑和我都觉得如果用图画描述文字的内容,会比较冗余,缺少留白和想象空间,因此特意将文中出现的数字都改成了“99颗红豆”,形成图文之间的矛盾和张力。

细心的小读者就会发现:列车员红豆每次都感觉好像少了什么,但是又没有意识到红豆数量在减少。其实,小读者可以代入列车员疑惑的视角,亲自数一数,帮它发现画面上到底少了多少颗红豆。这种反差也制造了一种幽默,一种推动阅读动力的悬念。

美食绘本,未完待续……

我本身作为研究者,也给很多绘本写过导读,但是在面对自己创作的绘本时,还是想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这本书诞生的经历,看着它从一个点子,变成故事,变成画稿,变成印刷物,这个过程又神奇又有趣。我拿到这本书时,也反复翻了好多遍,心想:“天啊,这真是我写的书吗?也太有趣了!怎么又把自己看饿了!”

没错,我在构思这些美食故事的时候,胃口也变得特别好,写胖了好几斤。

真的希望更多的大朋友、小朋友们能喜欢这本书!

这是我在接力出版社的“中国传统美食绘本系列”第二册,后续还会有不同的美食主角登场。至于是哪些食物,我先卖个关子,敬请期待!

创作对我来说就是挑战极限

文/谷米 《不要和糯米团捉迷藏》《99颗红豆去旅行》绘者

谢谢孔阳作家和徐超编辑,他俩已经说得很全面很好了。创作对我来说就是挑战一种极限,过程五味杂陈,其中太多想法来来去去,确实都没法一一用文字来说明。

创作心愿清单外的尝试

在接到这些故事之前,正式与出版社合作才两三年,接触到的故事不多。考虑到自身时间上已经没有多少优势,就给自己制作了一张内心最想画哪些故事类型的心愿单,去争取主动一一实现。

首先我选择了最想画的原始人+幻想类的题材。《小莫里安想飞》这个故事是七八年前只与杂志合作过的一本绘本雏形,但我很想把它画成一个系列呈现出来。找到作家确认后,前后用了两年多时间询问出版社,最后才得以实现,然后又花两年时间创作并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莫里安想飞》

“小不点儿莫里安”系列

在这四年创作《小莫里安想飞》的过程中,我也接触并认识了一些新生代的绘本作家,从中观察并寻找符合我心愿清单中的好故事。

2019年,徐超发给我几个可爱的食物故事,可惜当时离工作完成还得有好长一阵子,只有推托了。一年多后,工作快完成时,徐超又来问我,当时很感动。就想即使这类故事没在心愿单内,冲着编辑的这份信任,加上之前从没接触过和食物有关的题材,一定得尝试下。

很可爱可口的食物故事,一定要可爱地画出来,最好还能感觉到那种可口的味道。那么角色设计上就要给人以圆萌胖糯的视觉和触觉,基调要温暖明快,才符合孩子对喜欢的甜味美食的想象。我想用水彩及彩铅结合比较收敛的画法,来呈现出一种小小舞台的效果,让小读者更容易集中在角色和情节之中,不会跳脱。

所以糯米团子和红豆的风格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把自己想象成不识字的小孩

我有个工作习惯,在开始画时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不怎么识字的小孩,更关注一些有趣的关键词,一边进行一边发挥自己的想象。

比如红豆原文开始是这样的:

春天到了。

99颗小红豆一起去旅行。

嘟呜——

火车开动了。

“叮咚!花朵原野到了!”

小红豆们下车玩。它们采了好多鲜花回来。

咦?怎么少了4颗小红豆?

它们去哪儿了?

嘟呜——

火车开动了。

95颗小红豆一起去旅行。

“叮咚!艾草山坡到了!”

风呼呼地吹着,小红豆们下了车。

它们躺在艾草山坡上,舒舒服服地晒太阳。”

我脑中先有了花朵原野和山坡两个比较有趣的意象。接着边看文字边想,孩子们坐着火车,一定对周围很好奇,先在火车上观察,叽叽喳喳,满怀期待到达一个好玩的场地。一来就玩和采花显得太过平常,晒太阳也不够符合儿童好动的本性。

于是我将这两处结合了一下,把花朵原野作为火车经过的背景,给角色和读者留下季节的印象。山坡改为可玩耍的食物,因为孩子们都爱在弹床上蹦啊蹦,就有了面包蹦蹦坡。

让角色鲜活起来

我喜欢很有特色的角色,可以很直观地揣摩角色的内心活动,而且在动笔之前心里有比较明确的性格设定后,才能促使我想象出更多与它相关的故事细节,这样画出来的角色才鲜活。

所以除了故事的创意比较新颖,最吸引我的还有糯米团子和红豆这样的角色,作家给我提供了灵感去挖掘它们。对配角亦是如此。比如像文中本来没有提到的司机,导游和跟班这三颗红豆。画了之后,立刻就想到上一本糯米团子书中设计了三个小红豆和红豆爷爷,正好可安排到这本书里,也是糯米团子绘本的另一延伸。

想着想着对这三颗红豆也有了新的构想。它们有点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热心服务人员,但是单独开辟页数又会脱离主线,所以每次在红豆们玩耍结束后用了类似漫画分格表现手法,把它们的特写安插在画面中,顺势提出问题。以此类推,便有了大雪封山以后的情节,让故事发展具有偶然性,又不失逻辑,从而调动起孩子更多的兴趣。

再比如火车上剩下的最后一颗豆子,我想这颗豆子应该很有特点才对,所以画成一个小胖豆,戴着眼镜(好识别),它每到一处离开时,都会认真告别。这是一个很细心、懂得感恩的孩子。当然它有点爱睡过头,所以才有了它在封面的样子和最后的离奇结局。这根暗线中的主角,也在增加着故事的丰富性。

画完一本书,如同生一场大病

《99颗红豆去旅行》这本是我目前在草图阶段花时间最长的一本。分镜阶段进行了6稿我才确定下来,并改编、放置文本,发给徐超编缉。经过反复沟通,结合他们的建议之后又经过4稿修改,分镜设定才最终OK。

然后才开始细化线稿,主要体现在:

红豆到底画多大合适,费了不少周折,画大了象蚕豆,画太小了看不清表情,最后采用环境中的树叶和道具的大小对比来平衡。为了画准红豆的“数量”,创作时我几乎有点抓狂。索性最后从画面构图考虑,由我来确定每次数量的变化。

我希望豆子们有自己特别的经历,所以针对每一颗豆子特意安排了不同的情节。比如有一个戴头箍带的红豆,它在哪里交上了好朋友,又在哪里不愉快地分开,最后留在了哪里,都事先埋了伏笔。

如果仔细看,每颗豆子都有细微差别,随着故事发展问题就来了:它们自身,周围道具都会产生变化,画的每张图都要反复比对,不能穿帮出错,加上很多红豆在画面中比较小,确实是画疼了眼睛。

最后是关于前后环衬:设计了N种方案都不太满意。有天联想到了自己,就像书中的大雪封山情节一样,事事无完美,过程艰辛但结果不坏。于是画了前环衬这颗落单的红豆,后环衬又圆满地赶上了车,给人以希望。

每次画完一本书,如同生一场大病,书本一旦完成往往不想再去回忆创作过程,絮絮乱写一通,谢谢大家能耐着性子读完这些。

商务君最新上线“出版私房课·视频课”

“从0到200万,抖音实战策略全公开!”

欢迎订阅!

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