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齐鲁大地自古以来就被许多文人墨客所歌颂,齐鲁大地物资丰富,人才辈出,姜春云就是齐鲁大地培养出的人才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心服务,建设家乡

姜春云,1930年生于山东莱西,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再加上齐鲁大地英雄辈出,姜春云从小就对先辈们的事迹如数家珍,也正是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姜春云早就在自己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报效祖国的种子。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布成立,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两年前,年仅17岁的姜春云就已经正式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我党中的一员,由此可见,少年英雄,姜春云的优秀才智不言而喻。

新中国成立之后,姜春云被分配到山东青岛的外贸出口部门工作,后凭借自己的能力姜春云升任山东省委,还曾担任过省委宣传部的指导员和一级巡视员等要务。

姜春云本以为仕途一帆风顺,可以尽心尽力的为大众服务,可是天不遂人愿,1966年,36岁的姜春云被下放在外劳动,三十而立的年纪,却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姜春云心中十分抑郁,但是很快姜春云就明白,没有任何一条道路是一帆风顺的,或许这次的经历对自己来说正是一次考验,于是姜春云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的面对此次事件。

终于,姜春云在1970年正式恢复工作,虽然此前姜春云的政绩良好,群众基础也十分不错,但是三年的时间,很多事情都已经发生变化,姜春云发现对于工作他不再像从前一样得心应手,可是这更加激发了他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他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勤勤恳恳,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先后担任了省委副秘书、济南市的市委书记、山东省省委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从前的姜春云想的只是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任务,可是出任山东省省委书记之后,姜春云意识到肩上的担子一天比一天重,他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山东省人民的幸福。

孔子云“有教无类”,姜春云将这种思想运用到了山东省的发展当中,开始倡导要因地制宜,恰当利用山东当地的地理优势,把当地的农业、工业、商业相结合全部发展起来,利用商业带动当地的工农业发展,而当地的工农业为商业的发展提供坚固的基础,相辅相成,整个山东省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此同时,姜春云深知少年强则国强,他推动人才培养计划,甚至以身作则,杜绝贪污腐败的不良之风,这一系列的措施,让人民的生活步步高升,脸上都充满了笑容。

任职中央,政绩优秀

也正是这一系列的措施,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让党中央注意到了这个优秀的人才,因此邓小平去南方考察时特意经过山东,会见了姜春云,在二人的谈话中,邓小平对姜春云的举措进行了肯定,姜春云只是谦虚的表示,这都是大家的功劳,自己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

邓小平对眼前的人好感巨增,他深知姜春云的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于是1994年,经过党中央决定姜春云调任北京,最初他出任了中央书记处书记,后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又出任国家国务院副总理。

在职期间,姜春云任劳任怨,一心为人民服务,当时我国贫富差距大,城乡收入两极分化严重,于是姜春云指出想要减小贫富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就要促进经济一体化共同发展,他来自农村,对于农村的生活更有了解,因此也更有发言权,于是他坚持深化农村改革,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民减税减负,提倡科学兴农,加快农业现代化,在提出这些举措的同时,姜春云还积极为我国的生态工作建言献策,与此同时还出版过《生态新论》等著作,甚至在自己86岁高龄这年捐出了200万的稿费,设立了教育基金来鼓励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关心我国的教育发展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到2021年,92岁高龄的姜老因病去世,可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依然心系祖国的发展,心系人民,我们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正是有无数个如姜春云一样的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