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彩直播一键预约

编者语:

曾奇峰老师十多年前写过很多短小精悍的文章。无意中翻到,看见遥远的落款日期,在文中偶见曾老师生活动态,不禁感叹谁说时光没有重量,你看这些文字上仿佛落着灰尘。

即使是十多年前的短文,然曾氏精分的思考常读常新。扶去灰尘再看看,其间养分依旧充足。

一个人行走的轨迹散落于字里行间。文字描述着当下的心境,过几年重温,仿佛在看老照片。

不知点开文章的你正处于怎样的心情和状态,希望隔着时间、空间与这些文字相遇,仍能给你带来一些别样感受。

《意识范围问题》

坐在高铁的餐车里,窗明几净、心情愉快。

据说这趟列车可以在8小时内行驶2200多公里,是到目前为止(发文时正值2013年末)的交通工具实现的最远距离上的最快陆地速度。

人类的智力又一次呈现耀眼的辉煌。

但智力是一回事,意识范围却是另外一回事。

坐在我不远处的一对男女,从一小时之前开始就大声聊着天,旁若无人,我不得不使用一点心理技术,才能使自己不受骚扰。

这对男女,智力上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意识范围,显然缩窄了。

他们无法意识到,在公共场合如此说话,可能影响到他人。

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其实很普遍。比如排队时随意插队、不等电梯里的人出来就要先挤进去、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我最在意的,是父母意识范围缩窄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这有两种表现。一是父母对自己的情感的觉察缩窄,只能感受到对孩子的一部分情感,比如只能感受到对孩子的爱,不能感受到其实自己很多时候也恨自己的孩子。

有次一个熟人来找我,历数他的青春期儿子的各种“罪状”,要我给他想想办法整治。

我说,都坏成这样了,就只有一个办法了:打死他再生一个。

可以想象一下他听到这话的第一时间会有多么愤怒。

但随后的心理变化,则是不能觉察的恨变成了可以觉察的,再然后,就是拼命去找儿子还可以被允许活下去的理由了。

我对他说的话的目的,就是要他在看到孩子的毛病的同时,也看到孩子的优点,这就扩大了意识范围了。

需要声明的是,这样的“猛招”,我只用过这一次。

另一种父母意识范围缩窄的表现是,他们无法觉察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可能造成的影响。

他们以为,只要自己觉得是对的、是爱孩子的,那怎么做都可以。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父母觉得自己为孩子呕心沥血,但孩子却视父母为不共戴天的仇敌,关系变得势同水火。

如果父母变得能够感受孩子的情感,那所有令亲情受损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妈妈在知道十三岁的女儿收到了情书之后对女儿说的话。对这篇文章的赞美很多、转发也很多。

但我看了很不是滋味,因为我觉得这位母亲在利用这件事情对女儿“理性施虐”。

她要女儿乘此机会改掉自己的缺点;让女儿给写情书的男生回信,说自己现在要以学习为重;还要女儿承认自己还没有成熟到可以进入爱情;等等。

当爱情逼近的时候,如果只能想到这些大道理层面的东西,显然抹掉了爱情可能带给人的全面而深刻的体验。

以学习为重没错,但什么样的学习会比学习爱更加重要呢?

在爱情中,也会出现意识范围缩窄的问题。

男女相爱之初,双方的意识范围都笼罩彼此,能享受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能感受到对方一颦一笑的意义。

但慢慢地,意识范围就可能缩小,最后就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感受了。

身处其中的男女经常质问对方的一句话就是:你这样做,为什么不考虑下我的感受呢?

整个人类,有段时间也处在意识范围缩窄状态中,具体表现就是只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膨胀,无视由此产生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黑暗处,往往有巨大的惩罚在静静守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果与限定》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好好活着,就需要对自己和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比如对饮食的控制以维持健康,对家里门窗的“控制”以保证安全。

但是,有很多事情又是不可控的,例如无法预知的地震海啸,所有生物都必定会经历的生老病死。

面对不可控的东西时,我们会有很多糟糕的情绪体验。为了消除这些体验,我们需要一个“解释”。

解释是用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的。

解释的哲学基础之一是因果论,即世界万事万物之间,都有着因果链接;它的治疗性的力量,来自这样的假设:如果我知道了一个问题(果)产生的原因(因),这个问题就可以被我控制和解决了。

的确,有很多问题被因果的解释解决了。

一个典型案例:某女性全身疼痛,在医院没查出任何器质性病变,她痛苦不堪而内科医生束手无策,无奈之下找了一个算命的老先生。

老先生一番神乎其技地“检测”之后对她说:你上辈子虐待过一只狐狸,现在这只狐狸住在你身体里,向你复仇,让你全身疼痛。并且建议她回家之后在案几上供一张狐狸的图片,天天烧香跪拜。

这位女士相信了算命先生的话,回家真的照他的建议做了。两周之后,疼痛奇迹般地消失了。

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 受过正规训练的医学家们会说这完全是胡扯。

是的,这类案例中关于来世今生的说法的确可能是胡扯,但是,其中起治疗作用的因素却非常科学:这位女性的躯体疼痛是内心冲突转换的结果(心身疾病),她无法表达对父母的愤怒,愤怒就转到了自己身上。

算命先生编造的受她虐待的狐狸,在象征层面使她发泄了愤怒,而且,更高明的是,烧香拜“狐”的行动建议,使敌对的关系变为感恩和被感恩,祥和充满了内心和环境,作为惩罚的躯体疼痛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其实仍然是控制:无法控制跟父母的关系,那就控制跟子虚乌有的狐狸的关系吧。纸狐狸反正被我怎么折腾都行。

但是,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在因果论里,而且是非常原始的纵向因果论,即过去对现在的影响。

这个因果论的毛病是,只考虑了时间轴上的关联,而忽略了现实这个平面轴的因果。

当一个人饭后出去散步被醉酒司机撞死了,你会解释说这是他前世作孽的结果呢,还是解释成仅仅因为司机失控呢?

很显然,前者的纵向因果有点离谱。

现实因果(横向)解释,也可能会变得离谱。

如果我们追问:那醉酒司机为什么撞死的恰恰是他呢?因为恰好他在那条路上。为什么他没去别的路上呢?因为他要在那条路的某家商店买东西。别的商店也有,为什么一定要去那条路的那个商店呢?估计接着问下去,被问者会疯了,疯了的表现就是回答说:这是命啊。又跳到纵向因果论里面去了。

所以,因果论到最终,都会陷入悲观而俗气的宿命论。

宿命就是限定。

当一个人用因果解释一切的时候,他就已经处在严厉的自我限定中。

而且,最可怕的是,为了摆脱这种限定导致的焦虑,他会主动拉更多的人下水,以群威群胆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请对那些宣讲因果报应的人保持警惕,因为他们在试图限定你。

如果你要问什么不是对你的限定,我的回答是:不知道。

相信你懂我的意思。

《抱怨—自处低下的难堪》

从表象看,抱怨玩的是嘴上功夫。

从心理的发展阶段来看,过度使用嘴都是心理发展处于比较原始阶段的表现,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极不成熟。

神经性贪食症和厌食症,也都是这类问题的疾病表现形式。

抱怨虽然还不是疾病,但离疾病也不太远了。

人一出生,别的“功夫”基本都没有,“嘴上功夫”已经就已经很完备了。天生会吃,是老天给人类的礼物之一。

如果心理的发展不受阻碍,婴儿会慢慢地练就其他功夫,如手握画笔表达情感等,嘴上的功夫就不再显得那么突出。

但是,如果心理发展受阻,比如因为母亲照顾不周或者照顾“过周”,心理的发展就会部分地停滞在“嘴上功夫”的阶段,抱怨就是这样来的。

抱怨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

注意观察婴儿就会发现,他们在体验到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时,会立即不自觉地把妈妈的乳房或者自己的手指放到嘴巴里去,一放进去,情绪马上就变好了。

抱怨者运动嘴部相关肌肉,实际上也是为了取得吸吮乳房或者指头的镇静解烦的效果。

从关系角度看,抱怨者是在人格上把自己置于一个低人一等的境地。

在他或者她的想象中,认定有一个高于自己很多的人在安排着与自己有关的一切人和事,但却安排得不好。

既然自己低人一等,位置地、力量弱,那就不能用多少有点居高临下的方式如操纵、指责或者辱骂表达攻击,而只能够用小媳妇似的抱怨了。

在所有外露的情绪中,抱怨最具有恶性的特点。而且它的恶性是双重的。

第一重针对他人或者环境,它几乎可以给周围的一切染上悲观的、令人厌恶的色彩,并且能够传染给那些本来没那么多抱怨的人。

第二重恶意是针对抱怨者自己的,正在抱怨着的人,实际上也是一个正在将自己最弱、最丑的一面示人的人。

不幸学会了抱怨的人也很可怜,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一定被别人的“嘴上功夫”欺凌过,要不他们也学不会这门落后的“技术”。

面对抱怨者,我们既需要一付悲天悯人的心肠,理解他们自我缓解焦虑的努力,同时也要有一双具有特异功能的耳朵:

让抱怨者的声 音从左耳进、从右耳出,使自己能够跟抱怨者建构的不真实的世界划清界限。

2006-8-25于南京

《别被自己伤害》

在人际关系中,经常听到伤害和被伤害的事。

那么一个人是怎么受到伤害的呢?伤害有两种,肉体的,心灵的。

肉体的伤害归法院管,我们不去谈它。

心灵的伤害,我认为是这样发生的: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差,我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他的伤害。

比如我希望一个人喜欢我,但实际上他却对我不好,那我就会感到受到了伤害。

相应地,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好,那我就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伤害,一种内心的宁静被打破的伤害。

更糟糕的是,这为下一次受到真正的伤害留下了隐患,因为这提升了我们对别人的希望。别人的态度是由别人控制的,我怎么能保证别人总对我好呢?

再比如,一个我不在乎的人,我对于他对我的态度没有任何希望,所以他无论怎么对我,都不会跟我的希望发生冲突,所以我绝不会受到他的伤害。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说,我们如果感觉到受了伤害,那并不是别人伤害了我们,而是自己的愿望伤害了自己?

如果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也在某些方面伤害过别人,因为我们对别人的态度不可能总是象他们所希望的那样。

古人说:宠辱不惊。

那是把对别人的希望降低到最低点了。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呢?

别被自己的希望伤害。

请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那你就永远不会受到来自人际间的伤害了。

曾奇峰

“人格改变的唯一途径,是获得新客体关系经验”

走进精神分析从初级学习营开始

编辑:李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