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文2062字,阅读时长约5分钟。

走出疫情的前景越来越清晰

12月1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在“华山感染”公众号上发文——《我们如何保护老年人和脆弱人群安然度过疫情?》

张文宏团队表示:

“人类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再次迎来了曙光。这次人类走出疫情的最后胜利将会与人类战胜天花、流感、脊髓灰质炎有同等伟大的意义。但是,目前我们并未完全取得最后的胜利,因为我们始终有放心不下的地方,那就是即使病毒能力再弱,在短期内还会对脆弱人群造成损害。全球所有走出疫情的国家,在老龄化人群的保护方面达成了共识,高龄与有基础疾病者需要注射疫苗以应对可能的流行。普遍的疫苗接种与加强针接种,加上及时有效的重症患者救治,将是我们下阶段的工作重点与挑战。”

张文宏团队就此回答了公众对于疫苗接种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

01 新冠疫苗接种后保护力能持续多久?

多项研究已经证实,在接种无论2针还是3针疫苗后,接种早起(即28天内),用于预防感染的病毒中和抗体都会提升。其中,加强针对于中和抗体的提升有着极其显著的作用,只有通过加强针(灭活疫苗的第三针)的接种才能达到较高的中和抗体水平,以应对病毒的免疫逃逸。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身体里的中和抗体滴度会逐渐衰减,而这一衰减过程通常在接种疫苗6个月后较为显著。随着中和抗体滴度的逐渐下降,人体预防病毒感染的能力也就逐渐减弱。因此,会出现疫苗接种后仍然再次感染的现象。

那么,我们如何减慢抗体衰减的速度呢。华山感染团队的研究证实第三针加强针(无论是同源还是异源)接种6个月后的抗体滴度显著高于2针灭活疫苗6个月后的水平。因此,第三针加强接种可有效提升身体内的中和抗体滴度,增强我们预防感染的能力。

02 打了疫苗仍然感染,是否意味着疫苗无效?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一定要先理解一个概念,即通常所说的新冠疫苗保护力包括2个方面:预防感染 ;预防重症及死亡。

无论哪种接种策略,中和抗体滴度终究会逐渐降低,使得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逐渐增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打疫苗没用。这个时候,新冠疫苗的第二个关键作用即预防重症,也会体现出来。

今年3-4月份上海发生奥密克戎新冠流行期间,华山感染团队系统性观察老年人重症率与疫苗接种对重症保护率数据。针对上海奥密克戎感染者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人新冠肺炎重症率相对健康人更高,2针全程初免或第三针加强相较于未接种疫苗或注射一针疫苗可将老年人重症风险概率降低76%。

因此,疫苗接种对于预防病毒感染后的重症化具有重要价值,加强针对于脆弱人群的保护,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保护尤为重要。

03 疫苗接种时间久了还会有预防重症的作用吗?

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个现象的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华山感染团队通过对疫苗加强针队列的血液标本进行单细胞测序分析。结果发现,新冠疫苗同源和异源加强接种后能迅速唤醒疫苗特异性记忆淋巴细胞,使其扩增,其中一部分淋巴细胞分化为发挥分泌抗体的浆细胞,而另有一部分则形成了记忆性淋巴细胞。这些抗原特异性的记忆B细胞就是人体接种新冠疫苗后获得的“武功秘籍”,如果把中和抗体看做阻断病毒入侵后的第一道屏障,那么这群具有“记忆力”的免疫B细胞则可在中和抗体衰减后,针对入侵的“熟悉的”新冠病毒,更快速启动机体的免疫应答功能。即使人体感染了新冠病毒,它们的激活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调动起来,早期清除体内病毒,从而极大地降低重症率及死亡率。因此,疫苗训练着我们的免疫系统变得更加强大。

04 慢性病人群接种疫苗是否安全?

目前,全球都有大量针对慢性病患者疫苗的接种,多项研究提示,无论针对老年患者、免疫抑制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或具有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患者等,疫苗接种都有着较好的安全性,WHO的SAGE专家组(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推荐各类疫苗在上述人群中进行疫苗注射。

张文宏团队总结——“走出疫情的前景越来越清晰”

新冠病毒每天发生随机变异,病毒的变异没有明确方向。但是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升,第三针加强接种与自然感染提供的混合免疫能力提升,都显著增加了疫苗接种者短期内的中和抗体水平和长期的免疫记忆功能。由于不像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基因重配而产生抗原重组,从而造成病毒抗原转换,新冠病毒主要依靠基因点突变发生抗原漂移,进化的方向更为连续。病毒即便是不断发生随机变异,但是最终在人类疫苗接种与群体免疫的不断提升过程中,也会走向更低毒性以维持传播的进化方向。

科学的数据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疫苗的广泛接种一定是构建群体免疫屏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疫苗对脆弱人群的保护,将是我们降低医疗挤兑、战胜这场疫情的关键。

当然,除了疫苗之外,我们还需要对疫情实施控制,避免短期疫情暴发失控,老年人在这段时间要加倍注意保护自己,要加强在公众场所的自我保护,养老院需要提前做好保护的准备,医疗资源则必须为老年人与脆弱人群提早做好准备,以应对我们将要面对的挑战。

我们希望走出疫情,也更希望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和年轻人一起走出疫情,这样才算真正赢得了这场胜利。

综合自“华山感染”

责编 | 李 娜

校对 | 刘 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