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世纪末开始,俄国因为十月革命的缘故,有大批俄罗斯人从自己的国家出逃,选择迁居到了临近的中国,他们就成为了如今生活在中国的俄罗斯族的祖先。其实早在顺治和康熙年间,因为战争的缘故八旗就编入了不少俄罗斯士兵,也造就了俄罗斯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如今中国的俄罗斯族已经被同化成了完完全全的中国人,走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街头,经常能看到操着一口地道汉语、却长着一张洋人脸的俄罗斯族人。在演艺圈也有这样一位俄罗斯族,他的名字叫徐亚洲,今年已经72岁,戏龄超过40年。
中俄混血的徐亚洲鼻高目深,外形是纯正的俄罗斯人长相,但他出生在山东青岛,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国家徐亚洲从来没有疑惑过,虽然外表不同,但他始终有一颗中国心。

16岁那年,徐亚洲还曾经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在烟台海阳农村里一待就是12年。十多年的劳动生活让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个性,也和当地的乡亲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说到曾经在农村的日子,徐亚洲感慨良多,他表示:“其实当时我在农村,那里人对我特别好,当年照顾我的老太太已经90多岁。那时候有人给我吃的,帮我补衣服,我都记着。”后来事业有成,徐亚洲也常常回村里看看乡亲们。

28岁时徐亚洲回到了青岛,本来还在因为工作发愁,不过很快就因为外貌而得到了一个机会:八一制片厂的主任看上了徐亚洲,邀请他入行当演员。
当时中国影视剧中外国人的形象基本都是坏人,徐亚洲虽然自认是个地道的青岛汉子,但囿于外形也只能演外国人。虽然他也因此犹豫过,但演过一次后他就喜欢上了表演这份工作,不愿轻易放弃,也就造就了《少年康熙》、《神医喜来乐》、《夜幕下的哈尔滨》、《新还珠格格》中他精彩的演出。

就这样在影视圈摸爬滚打了10多年,徐亚洲终于从演“坏人”转为了正面形象,熟悉他的观众也越来越多。对于一直坚持的演艺生涯,徐亚洲表示虽然他一直出演的都是配角,片酬也不会很高,但他热爱这份事业,“我现在觉得特别幸福,工作就是生活。”
如今徐亚洲在娱乐圈也有一大帮好友,熟悉他的人都不会将他看成外国人,尽管他在戏中的角色永远是洋人。不过外貌有时候也会给他的生活带来不便,比如在坐飞机过安检时,工作人员永远会在他的外貌国籍上纠结一会儿,徐亚洲就总是和他们耐心地解释:“没看错,这是我的身份证,我是青岛人。”

现在徐老已经年过七旬,但有适合的角色他还是愿意演,他的打算就是“活到老演到老”。不过徐亚洲还是有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戏中演一回真正的中国人,这也是他不愿意放弃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