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天,一篇《“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刷屏了。

很多人表示,为标题而转。那么,这句话有什么魔力吗?除了中间的那个“不是”,也就剩下了八个字,其中还有个重复的“至上”,减去这些,其实核心词只有“人民”和“防疫”。

我们不妨抛开语文的思维,用数学的思维去理解:消除一个同类项,这个公式就变成了——人民≠防疫。

这是不是常识到不能再常识的常识?只要认识和理解这几个汉字的,都不会将二者划等号。但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不等式,刷屏了。这才是有意思,也值得去思考的地方。

“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意思就是说,防疫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能用拔高防疫的方式来体现所谓的人民至上,无限将防疫拔高,不仅无法实现人民至上,还会伤害人民至上。

人民,作为一个名词,它“不等于”的东西太多了。就好比1,不等于2,不等于3,也不等于4……可以有无穷的不等于。谁要是将做某件事情简单地等同“人民至上”,那就是与人民为敌,与常识为敌。

具体到“防疫”领域,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常识需要重申,比如:

“人民至上”不是“核酸至上”

“人民至上”不是“封控至上”

“人民至上”不是“静默至上”

“人民至上”不是“隔离至上”

“人民至上”不是……

辩证法扯到这里,有人耐不住了,“人民至上”既然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人民至上”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简单,也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将民众放在首要位置。但复杂的是,如何将民众放在首要位置?这是需要通过一次次务实的行动,一个个科学的政策,一项项人性的措施来完成的。

换句话说,人民至上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个节点,更不是一句口号。践行者应该将其当作动词来领会,而不是一个随时挂在嘴边的名词。

人民至上,作为一个大词,其实是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的。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牵涉到集体利益,它可以存在某种至上的东西,作为共同的准则。除了人民这个概念,还有诸如生命、平等、公平、自由、规则、法律等等,都可以和“至上”组合。

而对于其他主体来说,则可能有不同的“至上”。对于一家餐厅来说,往往会宣称顾客至上,或者服务至上。对于一家医院来说,往往会宣称病人至上,或者救人至上。对于一家制造企业来说,往往会宣称质量至上,或者安全至上。

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会只有一种至上。

对于个人来说,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至上。比如,有的人觉得自己的父母至上,有的人觉得自己的孩子至上,有的人觉得自己的伴侣至上,为了他们,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还有的人,觉得梦想至上、信仰至上、自己热爱的事业至上,甚至一本书、一首歌、一句话至上,为了这些也可以义无反顾。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可否认,有些人把有些事物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至上。这种个体的至上,也应该得到理解、承认、尊重和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求是》上看到一篇文章,它对“人民至上”的理解是——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怎么“放”呢?“就是要真正做到从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出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

这话说得很对,也很精准、漂亮。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这三个“真”,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三昧真火。

眼下,群众的呼声是什么?愿望是什么?疾苦是什么?我觉得,看到这些,才是谈论至上的前提,否则就是无米之炊,纸上谈兵。

不同的群众也有不同的呼声、愿望和疾苦,那么,如何判断?谁来定义?这又是一个问题。毕竟,不同的人,屁股下的椅子不一样,眼界和心眼不一样,可能有不一样的观感和理解。

我觉得,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让每一个人随心所欲地说话,然后从沸腾的声音中打捞最大公约数。让不同的声音都得到呈现,让文字、图片、视频都拥有永恒的生命,只要不是谣言、攻击、诽谤和辱骂,只要是真实的表达,都不能随意抹杀。

我经常看到一些新闻、通报、公告下的留言区,空空如也,但是转发量和阅读量却很大。这显然是不正常的,难道民众只会转发和点赞,不会发表评价和观点吗?

有些视频,我们看着看着就没了,这恐怕也不是正常的。只要这些视频是真实的拍摄记录,不是刻意合成和剪辑的,不是法律不允许拍摄的内容,它就应该拥有永恒的生命。

让弹幕扑面而来,让留言区畅畅快快,让反映民众呼声、愿望、疾苦的文章和视频能随时打开,这是人民至上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