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是我国的最高学历,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培养对象,尤其是博士研究生,为科研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如今学历贬值,如果论含金量的话,恐怕读到硕士才能有话语权,大学生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近几年不少大学生都去考研。

在考研大军当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为了让自己以后方便就业,所以拿到硕士文凭之后,就不做升学打算了。

而少部分读博的学生,都是那些专心搞学术研究的人,读博既是深造,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又一大挑战。

在博士生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博士不养穷人”,可能不中听,但却是实在话。

可能有人就会反驳了,都是博士了,还缺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财校长称博士生像乞丐,每月仅3000元,原来博士收入这么低?

在大家的普遍印象中,博士不能说年薪百万,也是有不菲收入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这么惨吧!

其实,这就是一个概念性认知的问题,上财校长所说的是博士生,也就是没毕业的博士,不过博士生平时也不是没有工作的,他们主要就是在搞研究。

尽管不是博士,博士生的待遇有这么低吗?

近日,上财校长刘元春在第七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发言,表示40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做研究工作,他们每月收入仅3000元出头。

刘元春校长呼吁增加博士生收入,建议增加10万元,使博士生每月收入能达到1万元,这样就可以把博士生培养成顶尖人才。

可能在外行人眼中,博士生每月能领到不少的补助,甚至比普通白领收入都多,但是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博士生每月收入确实不多。

就拿刘元春校长举的例子,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每月3000元的收入,确实过于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席话发人深省,网友支持提高科研人员收入

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对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可能对多数人来说,他们学习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本领,从而获得一份好工作,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

而多少数人来说,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热爱科研,按照我国的总人口,博士生的数量凤毛麟角,他们是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自然不能苛待。

上财校长刘元春一席话简直发人深省,只有提高博士生的收入,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他们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

此事在网上也引发了网友激烈讨论,网友表示,科学和教育是国家的未来,应该给博士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而最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

网友还表示,科研的确实个短期看不出成效的工作,但是一旦有成效,那就是有突破性的!

网友的评论让人内心暖暖的,显然,我国教育经过改革之后,国民思想意识越发有前瞻性,这也意味着我国教育的成功。

博士生要承担生活和科研双重压力,该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博士有时候不仅代表一个学历,同时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博士身上的责任也要比普通人艰巨。

而回归现实生活,博士生一般都结婚生子了,一边养家糊口,一边要搞科研工作,承担着生活和科研的双重压力。

可能在大家看来,博士生享受着众人的仰望,但是他们背后的辛苦也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提高博士生收入,大家的意见基本都是一致的,他们是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只有不让他们有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安心的搞科学研究。

有网友拿博士生3000元的收入和明星网红做对比,简直不要太讽刺,拍一部广告、拍一集电视剧,就快赶上普通人一辈子的工资了。

当然,每份职业都值得被尊重,就目前来看,博士生的收入确实太低了。

硕士毕业后,如果学生想继续考博,就要仔细考虑清楚,虽然考博难度不大,但是读博难度可不小,博士毕业的门槛是最高的,光一个论文学生就需要1-2年的时间去完成。

而且学生随时要做好延毕的准备,这不仅关系到学术研究,还涉及到现实问题,所以很多导师在招生的时候都会刻意看一下学生的家境,主要还是为学生考虑。

博士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为科技进步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社会大众也是看在眼里。

所以,提高博士生的待遇是众望所归。

话题讨论:你支持提高博士生的收入吗?每月收入多少合适?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