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似乎进入了一个“人均社恐”的年代,十个里面能有八个人声称自己是“社恐本恐”。

不排除自嘲和托辞的成分,但确有一大部分人是实打实的“真恐”,具体“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非必要不跟陌生人搭话、说一句就浑身不自在,跟同事在电梯相遇恨不得当下就隐身,明明身处热闹的聚会却感到手足无措……

这里的“社恐”并不等同于绝对的病理性社交恐惧症(伴随严重的躯体化症状),而更接近于一种抗拒人际交往的心理状态。

与其称其为社恐人群,不如说这是内向者的普遍不适——明明自己待着更舒服,为什么活着总要见人呢?明明不愉快的记忆几乎都与同人相处有关,为什么要重蹈覆辙呢?

内向者和外向者最大的区别是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内向者充电是插电式的,需要暂时停止功能去连接电,方可逐渐恢复元气;而外向者的充电方式类似于太阳能板,是敞开式的,乌云密布将阳光阻隔在外,他就没办法充电了。

本无高低对错之分,但这终究是一个对外向者更友好的世界。相信年幼时你也听到过这样的训导:内向的孩子不讨喜,外向的人更受欢迎,所以要学着外向一点啊。

这是巨大的偏见。天知道,其实关起门来,内向者的世界同样可以精彩无限。发呆、睡觉、刷手机?Nonono,光有这些项目怎么足以打发漫长的独处时光呢?

曾奇峰老师有句名言:跟人玩儿,是促进人格成长的最有效方式。大意为,新而好的客体关系才能扭转“出厂设置”的绝对支配,才最有助于自我的疗愈和壮大。

这句话对于内向者们也并非例外,只是他们有更适合自己的“跟人玩儿”的方式。

书籍——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著名作家毛姆说,书籍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从某种程度来说,阅读确实是一种更彻底的逃避,但也是一种另辟蹊径,一本好书好似《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兔子洞,看似不起眼,而内里却藏着气象万千。

不过别忘了,书中的精彩也是由人创造的。

歌德有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同曾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了:你还是在跟人玩儿,看似是在翻阅纸张,其实你是在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

越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大师之作,越是集思想之精粹于一本,读者越能从中受益无穷。

可以说,读书的过程是一种精心设置过的客体关系——“我不是随便跟你聊一聊,而是做过详尽的调研和深邃的思考,经过不知多少个漫长黑夜,屏蔽掉不知多少外在的诱惑,才把这些文字捧在你面前的。”

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场盛宴,那么——“我不是随便做顿饭给你吃的,而是走遍天南海北,采集了各种动植物的精华,做成一道补品端到你面前。”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长期接受这样的“款待”,曾经糟糕的体验不断被覆盖,读者的人格不可能原地踏步。

具体来说,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帮读者塑造人格:

1、看见你

在社交媒体中,人们总是热衷于展现自己光鲜的一面,书籍里所呈现的则基本与之相反。

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历史故事,最引人入胜的往往不是在世俗层面混得风生水起的成功者,而是凄凄惨惨的失败者(项羽VS刘邦);

不是那些按部就班的“正常人”,而是那些就算风平浪静也要整点幺蛾子出来的“荒唐人”(《月亮与六便士》里中年叛逆的男主角);

不是令人称颂的道德楷模,而是嫉妒心和虚荣心都很旺盛、行为也存在劣迹的“无耻之徒”(请自行参看各大名著,主角们加起来堪称“道德洼地”了)。

一本好书犹如一道光,可拨云除雾,帮助你窥见自己的内心,同时洞察到人性的诸多幽暗以及人与人的相通之处——“谁比谁更强大,谁又比谁更可怜呢?这个世界哪里有永恒的赢家?”

于是,你不再是自怜自伤的失意者,也并不是人嫌狗不爱的边缘人,阅读真的有可能让你获得被抱持的温暖与踏实,并且生出对世事无常的慨叹和对众生皆苦的悲悯。

就像毕淑敏在品评《枫桥夜泊》的散文——《不朽的失眠》中所写道的:

“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2、引领你

当一个人困顿迷茫时,我们会说他“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

就是他面前,好像有座特别大的山,他爬不过去,也绕不开,或者说他闯入了一座迷宫,转得满头大汗、精疲力竭也找不到出口,就差撞墙了。

怎么破局?阅读能帮到的忙就是,把你拎到高处走一走、看一看。

一旦眼界被打开,你会逐渐发现,那座山也没有那么高,那座迷宫也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只是因为此前身在低处、眼界狭窄,只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打转,自然难以改变局面。

举两个例子:比如你在公司被欺负了,当下只能看到自己是多么弱小无助,仿佛被所有人针对,可当你读了一些心理学会发现,那些欺负别人的人,并不是庞然大物,欺负别人很可能正是他们应对自体虚弱的一种方式。

还有那些以“非主流者”为主角的小说和各种人物传记,你会发现人生的绝境好像并没那么容易到来,流浪也好,随便做点什么也好,结婚也好,单身也好,都挺好。

人生理应充满无限可能性,不应局限于周遭的单一价值观,我们并不是只能以一种方式度过此生,所以完全不必因单一赛道的“不合格”而焦虑自责。

所以综上,经常读好书能增强一个人思考的全局性、穿透性和前瞻性,当你看到的是一个更为广阔而深邃的世界,便不会再有什么可以轻易地将你阻拦。

3、支撑你

读书可以作为构建和稳固内核的有效方式。

书读多了,从书中汲取的各路精华将渗入你的骨骼与血液,你的精神生命将因此而更加强壮,整个人会随之越来越有主心骨儿。

你不会再轻易地被诱惑所勾引、被困难所压垮,因为你知道你比其他任何人都清楚“我是谁”以及“我应该遵循和笃信的是什么”。

毕竟,通过阅读接受了那么多先贤和大师的教导,怎还能再被随便什么人的一句话所左右心神?

最好还是“多读书、少上网”

不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谈“读书多好”,似乎总有些不合时宜。比如你看,短视频也是由人创作的,为什么偏偏读书顶着圣洁的光环呢?

首先,短视频属于快餐式碎片化信息,是不成系统的。

抛开纯搞笑和信息告知类视频不谈,就算是以传播知识为主的短视频,所承载的内容也是细碎而片面的,更何况还要兼顾娱乐功能,这其中的干货含金量必然会大打折扣。

而书籍是整块的内容输出,需要你去花整块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吸收,这个过程多少有些枯燥,但往往获取一件东西的过程越是艰难,人们越是会印象深刻。

不然你想想,三天前随手刷到的短视频你还记得一个么?早被蜂拥而至的信息洪流覆盖掉了。可三个月前看的书你一定不会忘记,三年前恐怕都忘不了。

如此说来,看影视剧的疗愈功效也远大于短视频,一部电影至少一个半小时,必然能留存更深的记忆。

但不论长短,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给人以影像化的视听冲击,而相比之下,阅读是一个更为主动的获取讯息的过程:

你可以拿一支笔划重点、可以在空白处写几句随想笔记、可以对着看似枯燥的文字在脑中勾勒丰富的画面……总之,就是思考的空间会更大。

另外,短视频常常自带广告,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质——涨粉、带货、求点一个小心心啦……所以它会尽量迎合你的喜好和接受能力,说差不多了就该让你点下方小黄车了。

相比之下,书籍就会真诚许多,且所思更深、所感更柔,越是好书越类似于是一种探索成果的呈现与分享,它会撬动你的固有认知,带你看到某一个时空下的某个真实侧面,而不只是“猜你喜欢”或“挑起争端,看你们打架”。

如果说通过各种载体接受信息都算是一种谈话的话,读书大概是这其中质量最高的一种谈话类型,更有利于颐养身心、提升个人修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书虽好,也别忘了跟具体的人玩儿

内向者更容易成为阅读爱好者的原因是:读书是不需要双向互动的行为,只管读就可以了,无需接受任何的评判与审视,也无需应付他人的需求和情绪。足够省心、足够安全。

但这也意味着,你只能被影响,而无法得到作者对你的反馈。

而且,在重塑人格方面,读书所起到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你很难在短期内直观地看到自身改变。

另外,读书这件事对于一个人的耐力、专注力、理解力都有不低的要求,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越读越困倒是容易得很。

而真实具体的人际关系正好能弥补读书的短板——简单、直接,并且能立马看到对方的反馈,反馈所传递的信息又能精准地指出你的痛点、需求和成长点。

什么是成长点?比方说你这段时间闭关读书,自以为灵魂飞升到了新境界,可那毕竟是自以为,具体修炼的成果如何,到真实的人际关系当中碰一碰,立马见分晓。

读书也好、看片也好、看直播也好,自个儿面对自个儿的封闭永远会滋生幻想,真实可感的人才能迅速将人拉到地面。

如果觉得自己不擅长跟大活人玩儿、害怕“真身肉搏”的风险,那么不妨从以下两个方法论入手:

1、循序渐进

试着跟让自己更具亲近感和信任感的客体进行深度交流,比如亲朋好友;若觉得从身边找不到这样的人,也可尝试花钱买一份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以个体人格发展为目的的人际关系,建造一个由封闭舒适区走向现实的缓冲地带。

没错,就是心理咨询。

等当事人真的到了各种野生而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中后,也就不会那么陌生而惶恐了。

2、求精不求多

跟具体的人玩儿并不意味着非要成为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社交达人,“跟人玩儿”的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联结的深度。

如若经由跟一个人的碰撞能凿开一扇通往未知自我的大门,那便已经非常难得,绝对比轻轻浅浅的“广交好友”更能推进人格的成长。

读书不必是走马观花的打卡,同理,“跟人玩儿”也是求精不求多,对内向者而言尤其如此。二者互相补充、双管齐下,我们终能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若是读书读倦了,不妨打开房门到人群中走一走,或许你会发现:有趣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作者:包法利小姐 一个热爱生活的好奇宝宝&一个专注于内部探索的人类研究爱好者。

编辑 | 花花

点击图片,预约低价咨询

走进精神分析从初级学习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