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和柏拉图的真理观有什么本质的差异?今天我们来聊聊。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这本书,今天我们分享第6卷的内容。前面我们介绍,第3,4,6卷是全书的过渡部分,第6卷的内容也比较简单,是为了引出第7卷中关于存在和实体的讨论。但这一卷的内容也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亚里士多德关于学科的划分;一个是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在这一卷亚里士多德再一次讨论第一哲学研究的范畴,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科学:理论的科学,比如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实践的科学,比如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还有创造性的科学,比如诗词学。关于理论的科学,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分成了三类:形而上学、物理学和数学。

亚里士多德分类的方式比较特别,他是按照研究对象是否与质料相分离来区分的。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运动的物体,物体和质料是不能分离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物理学其实包括我们今天的所有自然科学。而关于数学,亚里士多德说,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字和点线面等几何对象,它们是否不动,并且与质料相分离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而除此外,那些研究永恒的、不动的,而且是与质料相分离的科学,才能称之为第一科学,或者说第一哲学,这个区分的方法和我们《易经》里面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就比较类似,哲学也就是形而上学。

其次,亚里士多德引出了关于“真实和偶然”的讨论。前面我们也介绍了,第一哲学研究的范畴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也就是研究存在物存在的本原的学问,存在有很多种内涵,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都是一种存在。但存在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偶然的,一种是真实的。什么是偶然的?它的对立面不仅仅是必然,还有虚假,亚里斯多德在上一篇中给“偶然”下过一个定义。

他说,偶然就是那些依存于其他事物并被真实解释的事物,但即不是必要的也不是经常的。这里的偶然首先是真实的,其次才是偶尔出现的,偶然是那些既不总是如此,也不属于大多数情况的事物称之为偶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偶然对应的真实,既表示必然如此,也表示本来如此,或者说真实也表示事物的本性。实体是真实的,而实体的性质就是偶然的。比如夏天下雪就是偶然,而夏天炎热才是常态,或者炎热是夏天的本性。建筑师能治好病是偶然,而医生能治好病则是本性。因为偶然的原因也是偶然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存在一个研究偶然事物的科学,所有的科学应该研究事物的本性,研究事物的必然性。

当然今天的概率学其实是研究事物偶然性的学科,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真实的必然性的对象才值得研究,不过把偶然的事件拉长时间和放大范围看,其实也可以是必然的。比如金融危机的爆发好像是偶然的,但是从整个金融系统的运行看,金融危机又具有某种必然性。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偶然性、必然性、真实和虚假的讨论,其实也体现出了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被称为“真理符合论”,真理符合论强调判断与客观事实相符。比如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就是一门追求真理的学问,哲学的最高追求就是探求第一原因。关于什么是真实和虚假,亚里士多德说:真实和虚假,取决于主体和表述的结合与分离。

真假并不存在于事物中,也不存在于我们思想中,而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或者判断,而判断是否的依据就是,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主体和表述被结合的时候,真实的事物就得到了确认,而被分离的时候就被否定,虚假的情况正好相反。比如当我们说,苏格拉底是白人,这是一个真的判断,这个判断是我们在表述的时候才产生的,而没有表述的时候就不存在,这个表述之所以为真,就是因为他符合客观事实。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关于什么是真理,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和柏拉图的真理观是不同的,简单来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柏拉图认为,真理就是理念,并非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我们说的客观事物只不过是对理念的模仿,当然太不是所谓真理,都是虚假的。这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真理观的主要分歧。

亚里士多德说,真假并不存在于事物中,也不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中,而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或者判断,没有了客观事物,那么判断也就无所谓真假。那在这些判断里面,那些是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呢?

显然对于偶然性事物的判断不是我们关心的,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偶然性的事物是变化的,没有确定的原因;而关于真实的、必然性的事物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最后,亚里士多德引出了这本书要讨论的核心话题,关于存在物本原和原因的讨论,这也是接下来三卷要讨论的主要内容,也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