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期间,德国涌现出了许多的著名军事将领,比如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就被并称为“纳粹三大名将”。平心而论,他们都属于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不过,他们又有别于纳粹政客和党卫军首脑,并没有参与希特勒的灭绝政策和屠杀暴行,只是在履行军人的职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文史不假为您着重讲述被誉为“帝国之鹰”和“沙漠之狐”的隆美尔,他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和灵活多变的战术赢得了所有人尊重。其中,就连多年的老对手英国首相丘吉尔都不得不承认:

尽管我们在战争中互相厮杀,但请允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问题来了,像隆美尔这样一位能力出众与赫赫有名的军事将领,为何会被希特勒长期怀疑和闲置不用?甚至于,他为了保全家人和荣誉,竟然被迫服下了氰化物而选择自杀?

1891年11月15日,埃尔温·隆美尔出生在德国南部符腾堡州斯瓦比亚地区布伦茨河畔海登海姆的一户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期对军事毫无兴趣,身体也不够强壮。当时,他的梦想非常简单,那就是刻苦学习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未来可以制造出全世界最先进的机器。

父亲欧文·隆美尔虽然是一名中学教师,但曾经在德军的炮兵部队中服役。在他文质彬彬的外表下,掩藏着一个异常豪横的灵魂,坚持要求儿子未来要投身军营去报效国家。

1910年7月,隆美尔遵照父亲的安排进入但泽皇家军官学校进修,从此开始投军从戎。不过,由于身形瘦小,所有的教官都不看好他,勉强才从这所军校毕业后分配到124步兵团服役。

在军校就读期间,隆美尔不仅增长了军事知识和指挥才能,而且结识了自己未来的妻子露西·莫琳。起初,她对于这个貌不惊人而又死板无趣的军官候补生并无好感,是在对方的穷追之下才逐渐接纳的。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欧洲各国的矛盾已经难以调和,逐渐形成了两个敌对的“德奥同盟”和“法俄同盟”。由于在亚洲和北非的敌对,英国也放弃了“光荣孤立”的传统后加入法俄同盟从而形成“协约国集团”,而“德奥同盟”也吸纳奥斯曼帝国后形成了“同盟国集团”。

1914年6月12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同德皇威廉二世会谈后准备加速进程,遂于当月底前往萨拉热窝去挑衅,终于在遭到枪击后身亡。一个月后,除了两个当事国以外,德国、俄国、英国和法国等国也相继卷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1916年,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如火如荼进行之际,隆美尔和露西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之后,他火速返回战场参战,还先后深入法国、罗马尼亚和意大利境内,终因战功卓著而受到德皇威廉二世的肯定并且获得“蓝色马克斯勋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谓蓝色马克斯勋章?该荣誉最早在1667年由腓特烈大帝创立,因为勋章的主体部分为蓝色,又因为第一个受勋者名叫马克斯·英麦曼,故而得名“蓝色马克斯”。1810年后,腓特烈·威廉三世规定该勋章只能授予军功卓著者,被视为德意志帝国军队中的最高荣誉。

“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俄国的资产阶级政府,很快就宣布退出了一战。到了1918年11月,以英国、法国和美国为首的协约国勉强击败了以德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各方在争吵中签订了《凡尔赛合约》,标志着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凡尔赛合约》主要是对德问题,协约国又同其他的同盟国签订了一系列的合约,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其中规定,德国在废除义务兵役制后,国内只准保留十万的常备陆军,而且严格限制海军规模和禁止设立空军。

作为“蓝色马克斯勋章”的获得者,隆美尔自然幸运地继续留在德军中服役。不过,与他同时期参加一战的大多数德国军人就不那么幸运了,比如希特勒。

一战结束后,希特勒遭到了裁撤并且流落街头,无意中接触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党派,全称为“社会主义工人党”,德文缩写“NAZI”,音译过来就是“纳粹”。乍一听,让人误以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党,其实就是为了博人眼球和追赶时髦的极右翼组织。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召集了数百名“纳粹”支持者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馆内发动暴乱,史称“啤酒馆暴动”。不过,德国当局很快就出动了军警予以镇压,除当场击毙十余人外,还将近百人都逮捕入狱,其中就包括了希特勒。

兴登堡出生于德国传统的军人家庭,凭借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出色的军事履历,在一战之后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好在,民众将德国战败的责任归咎于“十一月革命”,归咎于资本主义列强的打压,作为军队统帅的他依然被视为国家英雄。

1925年2月底,随着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过世,兴登堡成功当选为第二任总统。他的当选,表明德国国内的军政大权和舆论导向依然掌握在右翼势力和保守势力手中,这些人都是《凡尔赛合约》的坚定反对者。

不过,兴登堡上台后的一系列内外政策却让支持者们大失所望,几乎没有挑战《凡尔赛合约》的限制。他不仅支持继续向英法势力妥协和解,而且还刻意打压和限制民族主义势力抬头,但对于经济困境却是一筹莫展。

在这种背景下,出狱后的希特勒趁势崛起,通过旗帜鲜明的“复兴德国”口号积极活跃于政治舞台。不过,文史不假却认为纳粹完全是在挂羊头卖狗肉,喊着最嘹亮的口号却干着最龌龊的勾当,不断欺骗和愚弄民众。

1931年11月,随着希特勒的纳粹党在议会席位不断增加,作为总统的兴登堡第一次出面接见。当时,他对于这位功勋卓著的元帅和总统还充满畏惧,全程都显得毕恭毕敬,甚至犹如下人一般低眉顺目。

通过一系列的骚操作,希特勒和纳粹党终于在议会站稳了脚跟。1933年1月30日,他被兴登堡总统任命为总理,上任之后继续表现出人畜无害的样子,在所有大事上都听从对方的领导。

1934年8月,兴登堡在在东普鲁士去世,希特勒迅速将总统、总理和军队统帅的职务集于一身,自称为元首。从此以后,德国战车开足马力进入法西斯独裁统治,而且开始有条不紊地扩张军事实力。

作为一名职业军官,隆美尔对纳粹的扩张理论尚能接受,但对于偏执的种族理论却不敢苟同。甚至于,他还屡屡发表不同的观点,公开指责盖世太保和党卫军存在灭绝人性的行径。

通过隆美尔的著作《步兵攻击》,希特勒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一名军事天才。于是,为了近距离观察和培养他,还破格提拔为自己的近卫队长,经常听取他的军事观点和时局分析。

1939年9月1日凌晨,纳粹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使用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了“闪电式”进攻。到了9月3日,英国和法国被迫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隆美尔负责希特勒前线视察的警戒工作。

1940年2月,隆美尔被任命为第7装甲师师长,在法国战役中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成功将这个二流部队打造成为王牌装甲师,被称为“魔鬼之师”。从此以后,他在战场上不断建功立业,进入了自己军事上的黄金时期。

在成功绕过马奇诺防线后,隆美尔将不可一世的法军打得晕头转向,迫使以贝当为首的法国统治者完全丧失了斗志。1940年6月22日,自诩拥有“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政府竟然在贡比涅森林中的雷通签署了投降书。

正当德军在欧洲战场上所向披靡之时,同为法西斯阵营的意大利也想“刷存在感”。于是,墨索里尼在北非战场上动作频繁,不断向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发动进攻,希望取代对方成为新的北非霸主。

由于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在北非战场被英军打得鬼哭狼嚎,完全没有招架之力。无奈之下,墨索里尼只得低头向希特勒求救,希望德军能够出兵北非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稳住非洲战场,也为了稳住意大利,希特勒派遣隆美尔前往北非去收拾残局。谁知,他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扭转战场形势,成功夺取托布鲁克后迫使英军大幅后退。

由于隆美尔指挥的装甲师团所向披靡,基本上横扫了北非大地,为自己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称号。期间,他的军衔也不断晋升,最终成为了德国陆军元帅,也获得了希特勒亲自颁发的“橡树叶钻石勋章”。

领教隆美尔的凌厉攻势后,英军被迫开始进行战略收缩,蒙哥马利原地固守。同时,盟军在地中海成功切断了德军的石油和后勤补给,使其处于一种半饥饿的状态,战力下降十分明显。

当时,隆美尔的北非军团仅剩300多辆坦克,而且燃料已经严重不足,后勤补给更是遥遥无期。无奈之下,他主动选择后撤,在距离亚历山大港不远的阿拉曼一带进行休整,同时等待救援抵达。

蒙哥马利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集结优势部队后发起反击,一举突破了德军的防线。眼见北非战场难以扭转,希特勒索性将隆美尔调往了意大利去收拾残局,而且要求他扶持墨索里尼的傀儡政府存续。

因为,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尔三世已经在1943年7月25日解除了墨索里尼的首相职务,要求陆军元帅巴多格里奥接任后与盟军进行停战谈判。为了继续维持德、意、日的“轴心国阵营”,希特勒通过“橡树行动”将墨氏救出并且在萨罗城建立起傀儡政权。

1944年初,隆美尔被任命为西线B集团军群总司令,负责沿海要塞构筑“大西洋壁垒”。不过,随着盟军在法国诺曼底成功登陆并且开辟了第二战场,他越来越意识到纳粹对于德国和全世界的危害,萌生出了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困境的想法,甚至希望与英美和解后共同对付苏联。

固执的希特勒却认为,隆美尔这是典型的怯懦之举,更是对日耳曼民族的怀疑。于是,他越来越怀疑对方的忠诚度,还将这种怀疑从战略层面渗透到了战术层面。

1944年7月20日12点42分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从东普鲁士腊斯登堡的德国元首大本营“狼穴”中传出,现场变得一片狼藉,史称“瓦尔基里行动”。不过,虽然参会的24名高级将领中有4人当场身亡,有多人被严重炸伤,但希特勒本人却只是轻微受伤。

刺杀失败后,希特勒在盛怒之下开始疯狂报复和血腥镇压,先后有数千人都被间接牵扯其中。负责策划和实施这次行动的施陶芬贝格,是德国后备军的总参谋长,希望通过暗杀迅速推翻纳粹政权并且尽快与同盟国展开停战谈判。

施陶芬贝格并不是孤军作战,而是得到了许多军事人物和政治人物的支持,统称为“黑色乐队”。而且,他们为了利用隆美尔在军队的威望,还悄悄将其名字也编入了该组织。

关于隆美尔究竟有没有加入“黑色乐队”,文史不假翻阅了许多的史料,并没有直接证据。充其量,他也就是同情这些人而已,并没有直接参与其中。

不过,由于隆美尔早已经失去了希特勒的信任,自然是百口莫辩。因此,他在暗杀事件后立即就遭到了盖世太保的秘密监视,而且全家都被软禁了起来。

作为功勋卓著的将领,作为德国军队的“名片”,希特勒坚决不同意以“刺杀元首”的罪名惩处隆美尔。不过,他也不打算饶过对方,终于在1944年10月14日秘密下达了最后通牒:

如果自尽,我将为你举行隆重的国葬,还对叛国罪只字不提,而你的家属也将受到应有的待遇;如果否认,你将接受军事法庭的秘密审判,之后会遭到处决并且波及家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保全自己的家人和名誉,隆美尔无奈同意自尽。于是,他缓慢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非洲军团夹克,还拿起了属于元帅的节杖,跟随两名盖世太保离开家坐上了汽车,在行驶到二英里外的地方时才不得不吞服了氰化物。

紧接着,乌尔姆陆军医院公布了隆美尔元帅的死讯,称其因为“突发大脑栓塞”而过世。只不过,当时战局接近尾声,也没有多少人真正关注他的死因。

得知隆美尔的死讯后,希特勒、戈林和戈培尔等人均向遗孀露西发来了唁电。其中,希特勒的电文如下:

你丈夫的逝世,对你当然是一个重大损失,请接受我最诚恳的同情。同时,隆美尔元帅的大名将和他那个英勇的北非战绩,同样永垂不朽。

戈林的电文如下:

你的丈夫隆美尔元帅,由于负伤而英勇牺牲,这个噩耗使我感到十分悲伤。我亲爱的隆美尔夫人,我谨代表个人和德国空军向你表示真诚的哀悼。

比起希特勒和戈林,宣传部长戈培尔的电文显得更加“亲切”和“真挚”一些:

我亲爱的隆美尔夫人,听闻你丈夫逝世的噩耗,我的妻子和我特表示极诚意的同情。对于德国陆军而言,痛失了一个最成功的指挥官,隆美尔元帅的大名和他的非洲军团将从此永垂不朽。

1944年10月18日,纳粹德国为隆美尔举行了隆重的国葬,陆军元老龙德施泰特元帅亲致悼词。在现场,除了高度评价他的一生功绩外,还特意增加了一句话:“他的心属于元首”。

隆美尔被国葬后,为了提防家属泄露真正的死因,希特勒一直安排盖世太保继续监视。不过,他还是遵照约定善待了露西和曼弗雷德,也按照陆军元帅的待遇优抚这对母子。

1945年4月30日,随着苏联红军将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标志着一个历史时刻已经到来。下午3点半,希特勒在地下掩体内开枪自杀,邓尼茨宣布接任国家元首。

1945年5月8日,陆军元帅凯特尔代表德国政府签署了投降书,二战的欧洲战事就此结束。之后,隆美尔的妻子带着儿子搬到了德国西部的斯图加特居住,生活一度非常的拮据。

作为一名纯粹的军人,隆美尔不仅没有参与屠杀行动,而且还由于“瓦尔基里行动”而被迫自杀。因此,他并没有被判定为纳粹战犯,妻子和儿子的生活也最终得到了恢复。

作为战败国,德国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实施分区占领,从此开始在瓦砾废墟和国家分裂中开始重建。隆美尔的妻子和儿子所在的斯图加特属于西德,通过“马歇尔计划”迅速崛起。

1967年,西德政府邀请隆美尔的妻子参加了“隆美尔号”驱逐舰下水仪式,再次肯定了他对国家的贡献。此后,关于露西的记载越来越少,反倒是有关曼弗雷德的事迹开始多了起来。

曼弗雷德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父亲的影响,一步步在德国政坛崛起,还在1974年当选为斯图加特市市长。此后,他连选连任市长的职务长达22年的时间,直到1996年才卸任。

除了从政以外,曼弗雷德还是一名著名作家、诗人和演说家,曾得到过法国总统希拉克的表彰。2013年11月7日,他在德国平静地过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