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我是王鸿远!近日,宁波市教育局印发《关于遴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课程进入课后服务的实施意见》,其中一条,引起了我的注意:学校与提供培训课程的机构结算课后服务课程费用时,一律采用先上课后付费模式,也就意味着非学科类培训即便千辛万苦地进入公办学校课后服务体系,后续也需要一学期一学期的结算,三个月的服务期及结账期无疑对资金链是一种考验,教培机构进校园好像不是那么香了。

先上课后付费模式并不是宁波首次提及的,去年9月23日,北京出台措施鼓励实施先培训后付费的收费模式,为此,海淀区的七家教培机构还做出表率,率先承诺先培训后付费。对于学科类来说,先上课后付费,不仅考验现金流,还需要家长有契约精神,万一“跑单”,上了三个月的课,不就白费了,最大一个问题是考验监管部门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要考量到的。在没有完善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先上课后付费模式对于学科类培训的风险相对加大了。

当然课后服务的先上课后付费和学科类的是不一样的。笔者询问了多家已经进入课后服务的非学科类机构,郑州的刘校长是做无人机培训,进入了8家公立学校课后服务体系内,他介绍,一般都是一个月进校园培训完,结一次账,一周大概上2-3次课程,主要根据学校安排。目前,感觉这种模式还可以,至少教师的工资能够正常发放,但是如果改为一个学期或者三个月结算,压力相对比较大一些,尤其是教师工资这块需要垫付的太多,再加上疫情,现金流会更紧张,对机构来说是一个大考验。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火热开展非学科类培训进校园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金华、池州、常州、莱阳、启东等大概15个县市已经开展起来,对于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来说,有很大的机会,因为进校园就意味着旱涝保收,还能达到宣传机构的效应,为后续招生做铺垫,但是在引进的同时,势必会像宁波一样,也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对于非学科类机构要求也相对苛刻。

非学科类进校园,除了先上课后付费外,还有其他规范性的要求:

1、证照齐全,要在各地公布的白名单之列

2、无不良记录,无违规培训,没有与家长的纠纷记录

3、办学行为规范,无不良征信记录

在引进的同时,其实已经把很多小规模的机构已经挤走了,就像学科类培训整治那样,最终“大浪淘沙”,但是在疫情之下,公立中小学停课不断,复课无期,再加上先上课后付费,课后服务这块蛋糕,还会是“香饽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