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今天(11月27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发布会上,广州市介绍了本次疫情的重点区域人员疏解的办法,包括返乡,也包括疏解到本市的其他区域。(以下斜体字引自发布会发言)

(此段为官话,可略,与其他城市相比,已经短了很多)我市持续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结合当前疫情形势,有序开展风险区域内人员疏解工作,最大限度满足风险区域人员疏解意愿。

①专门成立疏解工作专班,在全面分析评估风险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施策、分批转运、安全有序、严防外溢的原则,制定工作方案,

②对照人员名册、疏解条件,逐个摸查返乡和投亲靠友意愿,提前与疏解目的地“点对点”沟通,做到全程闭环管理程人员信息“双握手”,确保返程人员落实目的地相关防控要求,将外溢风险降到最低。

根据摸查情况,海珠区康鹭、龙潭、逸景叠彩、瑞宝等重点片区,目前近万人有疏解意愿。

③只要满足“持续5天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健康码绿码、所在楼栋连续3日无新增病例”等条件的人员,接受3天集中健康监测后,在做好个人防护,可闭环转运到市内或市外目的地,疏解工作正有序进行。

将疫情重点区域的封控人员,分批逐步转出,对疫情防控有利,也有利于减小对封控人员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外地来人,很难想象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地”被当地疫情隔离管控一个月以上造成的影响有多大)(在一些地方确实有)。三亚疫情爆发后,多地积极与三亚联系,主动接回了当地赴三亚的游客,也减轻了三亚的抗疫压力。相比之下,广州的做法更安全,也更主动。

广州市制定的疏解流程非常慎重:

①限定了疏解人员本身是“安全的”,需满足“持续5天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健康码绿码、所在楼栋连续3日无新增病例”等条件,达到这样的条件,实际也应该调整出疫区,以降低疫区抗疫压力。

②“3天集中健康监测”,再加一个保险,在安全场所再监测3天,进一步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携带者。

③“闭环转运”,再进一步减小病毒扩散风险。

如果这三点都做到了,基本上已可确定该人无风险,或和其他常态化防控区的普通居民一样了,也就是说,可以像常态化防控区的普通居民那样自由行动了。这时候,能否在市外有接收目的地,已经无所谓了,因为可以在广州市内像普通人那样自由活动,等待海珠疫情“动态清零”。

广州的这做法安全、透明,比某些省市的放任徒步回家或自行乘坐交通工具到外省市或默认黑车转运到外省或突击性集中转运到异地,更让目的地放心,也更是对全社会的一个保证。

在疫情期间,很多事情都是突发性的,这时候如何根据资源情况,制定最有效的应对方案,并很好地执行,考验了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能力。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看出,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交出了国内城市最好的答卷,而有些省市的管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个别城市的一些做法甚至为之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有朋友说,如果让某些法律专家看广州的三条疏解政策,他们可能会找出几十个违法违规的点来。会这样吗?

另,我在前面文章中,我提到二十条应该在两个月前疫情平稳时推出并实施,这有利于提前做好准备,迎战目前的疫情。在疫情爆发下立刻开始“不折不扣落实”,反而束缚了抗疫人员的手脚。

国家卫健委反复强调,“不折不扣、科学精准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保障好二十条优化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长远看,肯定是对的,要通过流程,将疫情对经济、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在应对快速上升的新增阳性病例的同时,贯彻“不折不扣、科学精准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同时还需面对执行中带来的新的舆情压力,这反倒影响了一些城市抗疫一线相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甚至有个别城市,在错误理解二十条后,推出了一些违反常规的做法,不仅不利于遏制疫情,甚至导致了疫情在更大范围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