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经·小雅》中,有这样的记载:“中原有菽(大豆),庶民采之”。同样,据《史记》记载,我国最早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大豆的种植,大豆也在很早的时候就位列我国“五谷”之列,在我国已有五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世界各地种植的大豆,基本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播出去的。但也正是大豆,现在却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每年进口量接近1亿吨,占我国粮食总进口量的65%左右。当然,许多人会问,为何不自给自足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曾经的“大豆王国”的百年沧桑巨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旧中国东北的大豆产业

自清朝末期开始,各地开始封禁驰废,实行放荒、招垦等政策,大规模的农业开发逐渐拉开序幕。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区域,同时也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黑土面积占东北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在清末明初东北开始形成了以高粱、谷子、大豆、小麦四种粮食作物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格局。

这其中,高粱和大豆是当时的两大大宗农作物,在那时,“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高粱作为当地人的主要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于第一位,而大豆作为商品性经济作物主要用于出口贸易,其产值比重占据第一位。

到了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粮豆出口贸易结构已经逐步由原料出口为主转向以加工品出口为主的格局。大豆、小麦的加工制成品粮豆饼、豆油、面粉等农产品的出口额超过了原豆和原麦的出口额。同时,在东北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浪潮以及土地开发。可以说,当时的粮食商品生产规模和粮食商品率是旧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到了民国中后期,东北地区的粮食种植结构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大豆的产量比例显著上升,并超越高粱成为第一大粮食作物。大致在1920年代,东北的粮食种植结构以大豆、高粱和谷子作为农作物的主体地位,占比分别为28.3%、25.6%、17.3%。大豆是进入市场交易和输出的主要大宗农产品之一,全球9成以上的大豆总产量(92.1%)仍集中分布在中国。

在沦陷以前,东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占据了世界大豆市场80%的份额。据史料记载,1927年~1931年,东北大豆三品(大豆、豆油、豆粕)的输出量达到了300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量农产品卷入国际市场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农产品经济繁荣的背后却暗藏着多重危机,全球农产品市场的波动性变化,给东北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受国外市场牵制和连锁影响,东北农产品出口锐减、粮价暴跌、市场凋敝,整个农业生产骤然陷入危机状态并急剧地衰退,东北农业商品经济的繁荣一去不复返。

当时我国的大豆的出口严重依赖欧洲市场,但经济危机导致欧洲购买力下降,同时欧洲国家也提高了进口关税,限制东北大豆输入,再加上当时日本生产了大量化肥,豆饼从肥料市场被迫退出。在多重因素的挤压之下,东北大豆价格暴跌,在联带之下高粱、玉米等价格也是遭到了“腰斩”,东北的农业生产遭到了系统性打击。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之下,东北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再次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由于价格暴跌,农民纷纷弃种大豆,这是东北作物结构变化的内在动因。同时,由于伪满为了达到特需作物增产的目的,也开始限制大豆、小麦种植比例,而高粱、谷子和玉米种植面积则有扩大趋势。

随着战时经济体制日益深化,日伪的“粮谷出荷”计划给东北农民带来了极大灾难,不仅出荷数量巨大,而且价格极其低廉。农民在缴纳了大量的出荷粮之后,连自身吃饭都是问题,不得不减少单产较低的经济作物种植,导致大豆生产继续衰落。

近代国内大豆产业格局的变化

在前面我们了解到,我国是大豆原产国,曾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以前东北“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已渐成乡愁记忆,高粱基本消亡,大豆也长期一蹶不振。近百年来,我国大豆生产贸易形势经历了深刻调整,在产量长期增长的同时,贸易局面也由出口转为进口且进口量急剧增长。

我国大豆格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主要原因是国内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大豆不但是食用油脂和蛋白食品的主要来源,也是畜禽养殖的重要饲料原料。尽管大豆产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原料的产需缺口却在不断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我国大豆的最高产量不超过1600万吨,但却还是大豆净出口国。而从1996年开始,我国开始由大豆净出口国转为大豆净进口国,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大豆进口数量快速增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每年的大豆需求量达到了1.1亿吨以上。与如此庞大的消费规模相比,2021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640万吨,仅能满足国内消费的不到15%,巨大的大豆产需缺口主要依靠进口满足,而国产大豆主要通过豆制品加工满足食用消费,基本自给自足。

进口大豆主要用来压榨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生产,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2001-2020年大豆进口量从1394万吨增长到10033万吨,年均增长9.5%。近几年每年的大豆消费在1.13亿吨左右,其中,食用消费1400万吨、压榨消费9500万吨、损耗大约400万吨。

大豆进口量大且高度集中,为何不自己生产?

在目前,国际大豆生产高度集中,全球大豆产量的70%、出口量的80%集中在巴西和美国,而我国大豆进口的90%以上来自于这两个国家。根据美国农业部预估,未来十年,全球大豆需求增长的79%来自我国,预计到203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将增加至1.405亿吨,而进口需求的供应仍将来自巴西、美国和阿根廷。面对如此重量级的进口量,人们不禁要问,为何不自己生产?

其实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土地上。我们经常会听到18亿亩耕地红线,而这18亿亩就是120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耕地面积和内蒙古的土地面积相当,而这18亿亩耕地是要养活14亿人口的,三大主粮稻谷、小麦、玉米是餐桌上的主食。为了保证能“吃得饱”,首先得最大限度保证这些主粮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在保证了“吃得饱”之后,目前我国的饮食结构正向“吃得好”转变,而要吃得好,就离不开鱼、肉、蛋、奶等农产品,而要发展畜牧养殖业,饲料和豆粕就成了主要的消耗品。在2021年,我国粮食总消耗量8.21亿吨, 其中饲料用粮就消耗了将近4亿吨。

别的不说,如果要满足目前我国对豆粕的需求,就要拿出大约8亿亩耕地来种植大豆,基本占去了18亿亩耕地的40%以上,这样就会直接威胁口粮安全。所以,选择进口大豆也是从国家粮食安全层面作出的战略性选择。

随着大豆进口量的增加,大豆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中美贸易中也是最受瞩目的农产品之一,叠加疫情、地缘冲突引发的一系列不确定因素,而当前国内生猪生产又处于快速恢复的关键阶段。由此,高度关注大豆进口供给的稳定是在正常不过的。长期依赖进口总不是办法,目前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寻找替代品。例如,养殖业发展在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之间存在替代性,大豆、油籽、玉米、小麦、稻谷、大麦、高粱和薯类以及加工副产品米糠、麦麸等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在饲料蛋白替代上,豆粕可以与菜籽粕、葵花粕、棉粕、鱼粉等之间存在替代。在食用油上,花生油、菜籽油、茶油、棕榈油、橄榄油、核桃油之间存在替代,而且进口渠道也是非常多元化。

二是在现有耕地的基础上扩种大豆,多种多产。在2022年一号文件中,也提到了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旨在耕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对大豆带来增产。当然,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但这些都是新技术推广之初应有的问题,随着投入和时间的推移,总归会被解决。

总之,我们的确需要大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的量也会越来越多。长期来看,通过发展国内大豆生产主要保证食用供给,以及主要靠进口满足饲料和榨油需求的“两个循环”格局难以改变。而缓解国内大豆产需缺口矛盾,关键是构建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调控体系,广辟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来源,积极调控消费结构并遏制不合理消费,主动防范和化解国际市场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