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会一直被百姓铭记?那就是为百姓做利国利民的人会一直被百姓铭记,或者就是一些贪污腐败祸国殃民的贪官也会被百姓铭记。可有这么一个人,他不贪腐,却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导致百姓对他又爱又恨,他被处于枪决的时候百姓纷纷自发为他送行,还有不少百姓留下了眼泪。他到底是谁?他又做出了什么事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陈兆棠

陈兆棠出生于清末的一个大家族内,父母都是当时朝廷内有身份的人。所以陈兆棠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父亲也是从小就开始培养他,教他官场上的为人处世和如何去做官。陈兆棠还被送到翰林学府进行专修,在所有人看来陈兆棠是一个未来不可限量的人。

可谁会想到,陈兆棠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居然失手没有考取到功名。还好父母打通关系,让陈兆棠当了一个父母官。并且还特意叮嘱陈兆棠,先去地方上当几年父母官,把业绩做好之后,父母会给他安排机会,让他到京城去工作。陈兆棠当时就立刻答应了下来,带着行李来到父母安排的地方上任。

作为一个天之骄子,陈兆棠对于自己科举没有考上这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他一直都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取功名应该不是一件难事。从此之后,陈兆棠的性格就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从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变成了一个十分戾气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独特的爱好

在陈兆棠看来,自己不应该只是一个小小的父母官,而是要成为朝廷内的重要官员,所以从上任第一天开始,陈兆棠就对如何升官展开了研究。升官无非就两种办法,一个是用钱和朝廷内的官员打好关系,一个就是业绩做得比其他人好。陈兆棠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一直都看不起贪官污吏,自己的官职都是花钱买的,让他对于贿赂这件事情更加抵制。

陈兆棠就从业绩方面下手,对于百姓的困难,他用了很多办法来解决。对于自己的辖区内还一直严惩贪官污吏,任何官员只要收到了一点贿赂都会被处于严罚。在清末那种黑暗的时代里,陈兆棠所管理的地方就像一处别样的风景,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官员不敢贪污受贿。

可这样的业绩还是不能满足陈兆棠,要知道他的目标可不是只是成为一个好官,而是要成为一个大官。所以,陈兆棠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业绩,就不断地派出官兵去剿灭土匪。这个方法果然有效,朝廷一封又一封的夸奖信送到了陈兆棠的桌上。可土匪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几次大的围剿下来,土匪基本上都已经被杀完了。

陈兆棠就想出了一个恶臭的办法,就是用百姓去代替土匪。于是他每一次在剿匪的过程中,都会对当地的百姓进行屠杀,有时候一个村子里面都会被他屠杀得一个不剩。久而久之,陈兆棠就把屠杀百姓当成了一个爱好,只要出去剿匪就会屠杀掉一些百姓。

2、报应

陈兆棠还没有等到升职的圣旨,清朝就已经覆灭了。革命军来到陈兆棠管理的地方进行改革的时候发现了陈兆棠屠杀百姓的行为,决定将陈兆棠执行枪决。这个命令立刻在全城传播了起来,虽然陈兆棠屠杀百姓的行为很过分,但多年以来陈兆棠的一系列措施还是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全国各地都处于饥荒的时候,陈兆棠所管辖的地区依旧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百姓对于陈兆棠的敬仰是因为这么多年以来,在陈兆棠的管理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件官官相护欺压百姓的事情,也是因为陈兆棠,他们的日子才会变得好过。

对于陈兆棠,他们唯一恨的就是他总是以剿匪的名义屠杀百姓。当陈兆棠被送到刑场去的时候,无数百姓前来相送,不少百姓甚至还流下了眼泪。对于陈兆棠他们是又爱又恨,但总体来说还是爱大于恨,所以他们对于陈兆棠也很舍不得。

行政方面来看,陈兆棠确实是一个好官,但他屠杀百姓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对于陈兆棠,我们无法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在清末那个黑暗的年代里面,他让自己管理的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已经是十分不易了,这一点已经是当时少有的好官才有能力做到的事情。至于他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只能留给后来者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