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特工,大家会想起什么?是英俊潇洒的詹姆斯.邦德,还是拳拳到肉、刀刀见血的《王牌特工》,亦或是《潜伏》里为国为民的余则成?
比起市面上影视剧作品中或夸张,或戏说,或杂糅的特工形象,真实的力量更能打动人心。今天要说的就是,毛主席口中的"
共产党的大特务
","
特工之王
开国上将——李克农
开国上将李克农
1899年9月15日,安徽芜湖市吉和街一个职工家庭迎来了家里第一个孩子,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他就是李克农。
由于父亲李哲卿供职于芜湖海关雍家镇关卡,在那个黑暗时代还算体面,加上李克农从小聪颖、好学,尤其在艺术方面颇有造诣,所以他也顺利的先后读了私塾、小学。
在1914年至1917年,李克农就读于芜湖著名的教会学校圣雅阁中学,比起其他多为放牛出身的开国元勋们,李克农可谓是正儿八经的知识分子了。
1917年,李克农因故回乡期间娶了同学赵瑛为妻,两人一生恩爱,相敬如宾,共同革命,巾帼赵瑛的故事我们在后文还会提到。
1919年,五四运动轰轰烈烈。青年有为的李克农也接受先进思潮,于地方报社担任编辑,经常著文反对地方军阀的苛捐杂税,也因此被捕入狱过。
到1926年时,李克农已经在地方政府、学校担任过许多职务,同时也领导过多次学生运动,同年他加入了我党,负责一些宣传工作。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各地的国民党反动派将共产党人士搜捕屠戮,而芜湖共产党主要骨干则在李克农的情报下得以安全转移,这也正是李克农情报工作的起点。
后来,生性幽默乐观的毛主席总喜欢拿自己人头的赏金和周围人开玩笑,但要论起赏金的价格,比李克农高的可不多。
1928年,国民党反动派地方政府就以五万大洋的价格悬赏李克农的项上人头。同年李克农经友人帮助,离开安徽老家,辗转逃亡多地,最终潜入上海。
青年李克农
1928年初,李克农潜入上海负责宣传工作。同时,"四一二事变"之后,毛主席得出了著名论断"枪杆子里出政权"。中央为了掌握"枪杆子",决定先行成立情报机构。
周恩来吸收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早于国民党首个特务机构成立之前三个月的时间,于1927年11月于上海建立了一个兼有侦查、保卫和特殊任务功能的特别行动科室。简称中央特科。
中央特科负责人为
顾顺章
、周恩来、向忠发。内设四个科,其中情报科科长为陈赓,
行动科科长为顾顺章兼任
在上海的李克农经老乡胡底介绍,在组织的批准下,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而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其实是国民党的特务机构,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即恶名昭著的中统局前身,
科长为陈立夫的表弟徐恩曾
而李克农和胡底自然是我党打入敌方内部的中央特科情报人员,与他们一同进入调查科的特科同志还有钱壮飞。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后,徐恩曾逐渐信任三人。三人也逐渐爬到国民党调查科的核心位置。
自此,贴身机要秘书钱壮飞,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特务股股长李克农,天津长城通讯社社长胡底,三人成为打入国民党核心的铁三角。
闯龙潭,赴虎穴,挽救党于大厦将倾
许多年之后,周恩来面对"文革"中波诡云谲的局面时,常常会想到1931年的那个遥远的春天。
李克农救了党。
1931年4月26日,天刚蒙蒙亮,南京到上海的第一班列车已经到站了。李克农像往常一样正在一家隐蔽的小旅社里准备着材料工作,突然,"咚、咚、咚"三声敲门声,非常急促。
李克农来不及过多反应,"咚、咚、咚",又是三声响起。李克农思考片刻,带着警觉开了门。一个年轻男子赶快跳了进来,随即紧紧地关上了门,他给李克农带来了惊天的消息!
李克农开门之后,定睛一看,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他和钱壮飞的通讯员,也是钱壮飞的女婿,刘杞夫。看着急匆匆的刘杞夫,李克农心知不妙。
钱壮飞照片
果然,石破天惊的消息从刘杞夫的嘴里传了出来,中央特科主要负责人之一的,行动科科长顾顺章在武汉
被捕叛变
了!
顾顺章何许人也?一言以蔽之,他是中央特科主要负责人之一,他知道中共江苏省委、共产国际及中央主要领导人在上海的全部住址与详细信息,同时作为中央特科主要负责人他对上海的我党情报人员更是了若指掌。
此人也创造了我党一个记录,由于掌握太多核心信息,破坏力巨大,毛主席日后亲自签发了《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通缉令——为通缉革命叛徒顾顺章事》,这是我党历史上唯一针对个人的通缉令。
顾顺章被捕事件成为了国共第一次内战期间最大的历史拐点,上海所有机关及领导人对悄然而至的覆灭的危险尚一无所知。
天无绝人之路,万幸我党情报战线的"伏笔巧妙"。在武汉逮捕顾顺章的特务蔡梦坚为邀功不顾顾顺章不要发电报至南京的警告,连发六分电报至南京,恰巧今天是周六,科长徐恩曾出去寻花问柳了。
他的贴身机要秘书,即我党情报人员钱壮飞截获六封电报,发现大事不好,即刻让他的女婿刘杞夫通知身在上海的李克农。
有才无德的叛徒顾顺章唯一照片
李克农平日里是绵里藏针,从来都是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这样的他在听到顾顺章叛变的消息后,也禁不住面露惊愕,张大了嘴巴,似乎一瞬间无法呼吸。
头脑明晰,反应迅速的他,只在一瞬间就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顾顺章既然被捕叛变,一定会通过捕杀他所知道的同志来向国民党摇尾乞怜,图一官半职。当务之急,是把这个消息传递到上海的各个机关及主要领导人处,让他们及时转移,降低损失。
想到这里李克农争分夺秒,决定先找到他的上线,情报科科长陈赓。现在,天已经全白了。
李克农不再耽误时间,即刻出门。今天周六,对我党来说,正因为是周末,徐恩曾才没有第一时间收到电报,但也因为是周末,并非是李克农和陈赓接头的日子,十里洋场,偌大个上海,到哪儿去找陈赓呢?这下可难住了李克农。
可李克农毕竟是情报战线的老手了,他决定打破常规,先找到江苏省委在上海的所在地,由此间接联系上中央特科。
李克农心里十分紧张,他知道上海各机关、领导的性命全系在自己身上了。顾顺章对他身份知道的清清楚楚,他自己说不定也难逃一死。
李克农自己不怕死,可他转念想到了从老家带着两个孩子来上海帮助料理生活,辅助工作的妻子兼同志,赵瑛。
四年的同窗生涯,让他们在18岁的时候,喜结连理。深厚的感情和相同的革命信仰,让他们在一起格外融洽。
李克农与妻子赵瑛的合照
但李克农没有时间犹豫了,他知道每晚一分钟,死神离他们就近一步。他没有选择回家先通知自己的老婆孩子转移,而是急忙忙的坐上了车,去一个个联络点,去寻找江苏省委相关同志。
27日凌晨2时左右,经过一天奔波,李克农终于找到了江苏省委的同志,从而找到了陈赓,然后又和陈赓一起马不停蹄的找到了周恩来。周恩来获悉该情报后,立刻连夜紧急召开会议,和主要领导采取紧急措施。
一、销毁所有机密文件
二、废止顾顺章所知道的一切秘密工作方法,由各部门紧急实行改变。
三、把一切顾顺章所知的,可能成其为侦察目标的干部紧急转移或调离上海
四、将党的主要负责人迅速转移出上海,并采取严密的保护措施
五、切断顾顺章在上海所能利用的所有的重要关系,江苏省委和共产国际的机关全部连夜转移
4月28日凌晨,陈立夫、徐恩曾派手下大将张冲带数百军警特宪连夜赶到上海中央的秘密据点,桌子上的文件的灰烬还有余热,但屋内却早已空无一人了。
张冲问旁边的特务:
"刚才见到什么人?""附近没见到共匪,只在进去弄堂时与一个气质庄重的女子和一个糟老头子擦肩而过。"
顾顺章则在旁边说,"那女子就是周恩来,那老头子就是陈赓。"周恩来早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就在话剧团中扮演女角。特务们与周恩来、陈赓只差半步。
陈立夫后来大声叹息,"
抓住周恩来,只差五分钟
。"
如果要列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几个历史瞬间,那么毫无疑问的,从钱壮飞获得情报开始,这短短的四十八小时不到的时间,是国民党改写历史的一次好机会。但是,武汉方面妄图邀功的小特务,和以李克农、钱壮飞等人为首的舍身往死,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报人员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周恩来后来经常说:"如果没有被誉为"
龙潭三杰
"的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的情报工作的话,中国革命说不定早就失败了。"
油画龙潭三杰
组织撤退的聂荣臻也回忆说:
"组织撤退的那两三天,我们紧张极了。"
当年,转移出上海的主要领导人还有邓颖超、邓小平、陈云、瞿秋白、聂荣臻、叶剑英、陈赓、王明、博古等等,如果这些我党的这些重要人士被捕的话,新中国的历史必定要重新写过。
4月26日深夜,就在李克农在偌大的上海寻找江苏省委的同时,李克农的妻子赵瑛,在丈夫超过回家的时间未归后,即刻警觉地带着孩子们逃出住所。
她担心出了上海,再也联系不到组织上的同志。就只能带着孩子们寄宿在菜市口的破烂房屋里躲避特务的搜捕,忍饥挨饿,担惊受怕,直到一个多月后恰巧碰到党组织的同志,李克农才知道妻子和孩子们的情况。
当周恩来告诉李克农妻子和孩子们都活着的消息的时候,这个三十多岁的坚强男人满含喜悦中又带着对家人的愧疚,他仰面极力的想要控制眼眶里不停地打着转儿的泪花,最终还是在周恩来面前泪洒当场。
李克农由于身份暴露,在转移过后就紧急前往江西中央苏区主持情报工作。他提前安排好了妻子、孩子回老家的相关事宜,只能和赵瑛在上海的码头匆匆道别。
对于当时的大部分革命工作者来说,与亲人的每一次离别都可能是最后一面,赵瑛独自一人回到老家,拉扯三个孩子。
之后整整六年,再无相见。
1947年,李克农与夫人赵瑛在山西
讲大义,动真情,一手促成统一战线
在1931年到1935年期间,李克农先后担任中央红军保卫局局长和工作部部长等职务,李克农逐渐在我党内部培养起了一批忠诚可靠、专业过硬的情报人员。
1935年6月,张国焘妄图"兵强马壮者为王",李克农协助叶剑英保卫了中央的安全,同年在报纸上看见刘志丹根据地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经过了审慎的分析党中央决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提出了"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主张。
1935年12月17日,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随后不久,中央就成立了以周恩来、李克农为首的"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希望可以争取东北军的力量。
争取东北军这个重担,落在了李克农的头上。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三十万东北军在南京政府蒋介石的授意下(现有蒋介石亲笔证明),一枪未开,一弹不发,从奉先到锦州再到关内,转进如风,拱手将东北大好河山赠与日本。正应了《述国亡诗》中的那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气节。撤进关内后,东北军由上到下,均被讥讽为"不抵抗",张学良是"不抵抗将军",东北军是"不抵抗军队"。在这种情况下,关内的东北军广大爱国将士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打回老家去!""收复失地!"
位于沈阳的九一八纪念馆
这些客观条件,让李克农觉得可以抓住争取的机会。但在李克农面前还横亘着一道阻碍,这就是"老领导"徐恩曾带领的
中统特务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徐恩曾带领的中统局就将大把的特务撒向了黄土高原,一则监视毛主席的红军,更为重要的是监视刚在"西北剿匪"中,被蒋介石撤销了两个师番号的东北军。
摆在李克农面前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接触上东北军,一个是如何打破徐恩曾的情报封锁。
李克农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想起了一个人,它就是
高福源
高福源,东北军619团团长,1935年10月22日与红军交战时被俘。
李克农在打定主意后,经常去找高福源谈心。李克农也没有一开始就唱高调。他很平常的说起家常,说起自己芜湖老家有个贤惠的妻子,还有三个孩子,但是整整六年没回家了。他很想她们。
李克农经常和高福源说,打跑日本人之后,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平等的,人人都能活的下去的新中国,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吃上饭,都能和自己的老婆孩子在一起。
那段时间李克农经常和高福源畅谈理想,他也把高福源送到了"东北军学习班",和其他东北军的战士们商量如何抗击日寇。
李克农也不全是为了"策反"高福源,李克农的后人及朋友每谈起李克农,都说他话不多,喜怒不形于色,但是人很真诚,李克农和高福源说的一切都是他心里真是的对新中国的畅想。
高福源
李克农在和高福源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打开了高福源的心扉,同时他也敏锐的发现,每当和高福源谈及老家、亲人的时候,高福源的情绪总会有一些不明显的波动,李克农对东北军内部情况有相当的认知,他在心里定下了主意。
没过几天,做过导演、话剧演员的李克农就写了一出话剧。说的是一个国民党团长被俘虏后,学习到了红军的先进思想,加入红军打日本人的故事。
话剧开演后,当话剧进行到剧中的妻子哭诉日本人蹂躏东北大地,家乡父老和自己被日本人随意生杀予夺、打骂侮辱时,
高福源心中的复杂情绪爆发了
高福源找到了李克农,向他坦白自己曾做过张学良的侍卫长,深受张学良信任,他要找到张学良,让他停止内战,一起抗击日军。
李克农种下的种,总算开花了。他随即安排人手,避过中统特务的耳目。将高福源送回了东北军处。不久,就传来了好消息,东北军愿意同红军接触。我党将此事全权交于李克农负责。
李克农给予了高福源绝对信任,他二话没说打扮成一个普通农民,同高福源一起,或是步行,或是骑马,走了五天,到达洛川。
高福源也没有辜负李克农的信任,在他的帮助下,李克农和张学良秉烛夜谈。
达成四项成果,一是双方互不侵犯。二是开放经贸往来。三是规定双方电台呼号。四是东北军还赠予红军一部分补给。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谈话,让张学良彻底下定决心,要结束内战,共同抗日。
张学良
李克农的情报工作直接促成了日后的"
西安事变
",共同抗日。
李克农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直是我党情报方面的主要负责人,李克农的情报工作让他的老对手徐恩曾、戴笠、毛人凤、美国CIA特工等都吃了大亏。
为祖国,为人民,俯首甘为毛驴子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国民党对李克农的追捕基本停止了,李克农从西安到南京、上海的路上,路过芜湖老家,想回家看看家人。
那时候李克农长女李冰已经十几岁了,李克农敲开老家大门,李冰一见立马关上了门。原来是她整整六年没见过父亲李克农,把李克农认作是讨债的了。
李克农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大声的叫着
"我是克农啊,我是克农"
,李克农的父亲听到才让孩子们把门打开。
这是李克农离开芜湖后第一次回到老家,因为长期劳累,他的左眼已经失明,右眼的视力也不好,看着六年来杳无音讯的亲人,一家人抱着哭成一团,而这次虽然是久别重逢,李克农只待了一天不到又出发去了桂林。
1948年李克农在西柏坡与家人合影
李克农在全国解放后,作为中方谈判代表,拖着病躯在朝鲜待了两年,让美国人在战场上打不赢我们,在谈判桌上更打不赢我们。
1957年10月,李克农因不慎摔倒,导致脑溢血。周围的亲朋好友都劝他放下工作好好休息休息,但他却说:"
一生甘做党的毛驴子
。能驮多少东西,是多少东西。"
1960年,重病缠身的李克农已不宜工作,中央决定让他完全离开工作岗位静心养病。然而,在身体稍有恢复时,李克农就向组织提出工作要求。
他有一个想法,就是去收集这么多年革命中,
"无名英雄们"
的资料,让这些为共和国付出巨大的情报人员们,也有所回报。他为此又走遍了许多地方。
1962年2月9日李克农于北京病逝,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纵观其一生,无一时刻不在为党和人民燃烧自己,作为唯一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将军,李克农在情报战线上取得的重大成就,足以铭刻于史册。
由此上溯到1840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