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在谈疫情,说这个阳了,那个阴了。这让我想起N多年前,社会上时兴谈“谋”,不是阴谋,就是阳谋。结果,全社会都坐下病,觉得是个暗处就藏着个坏人,而且是阶级敌人。

我是懒得谈,因为没用,我们这伙人长期以来一切行动听指挥,早就具备了过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与天与地斗,与社会各界人士斗,难道还惧怕小小的病毒吗?

不过,我平时真的不太在意这个,我更关注乌克兰战争。不错,这是发生在东欧平原的局部战争,然而,这却绝不仅仅是欧洲人的战争,它关乎到全世界。甚至可以说,近几十年来,还没有任何一场战争对世界的未来具有如此重大的潜在意义。现在能够看清这一点的无疑是明白人,但随着时间流逝,未来的人们再回头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或许都会同意,在战争的头一年里,人们明显低估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性,特别是它对未来世界走向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7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理学教授贾德·戴蒙德出版了《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一书,虽然书名中把枪炮和病菌并提,但内容主要还是试图解释为何欧亚文明最终可以存活下来并胜过其它文明。不过,当前的乌克兰战争却真的在显示它的逻辑,尽管大多数人都未必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这场疫情未来在何处终结?是在白大褂的层层防护下最后获胜?还是要依赖另一部分真正的战士来推动?发生在乌克兰的这场战争和结束疫情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联?

现在,战争已经持续了9个月,正在进入对双方来说都是严峻考验的寒冬。自己软弱却天生仰慕硬汉的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对发动这场战争的俄罗斯总统欣赏有加,称他是硬汉。其实,综合战争爆发以来的各种信息看,普京应有一个比“硬汉”更适合他的称谓,那就是“莽汉”。相比之下,真正的欧洲硬汉当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如果没有这位演员出身的政治家的陪衬,人们,特别是大批中国人,恐怕会长久困在对“硬汉”一词的错误理解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爆发后,欧洲起初一度显示出软弱,后来又开始强硬,因为有北约存在,这个支持乌克兰的力量终于因跨大西洋的联合和团结而变得相对坚强。然而,人们在欧洲,特别是德国和法国这两个陆地大国身上,还是看到了老欧洲的迟疑、苟且,以及偶尔显现的绥靖倾向。

普京并不是不知道现在的俄罗斯——当然不是他许诺的那个所谓“强大的俄罗斯”——到底几斤几两,因为核武器虽然可怕,但却不是想扔就能扔的。但是普京看得很清楚,欧洲不是没有力量,而是欧洲的三个大国难以形成真正的合力,甚至它们自身就有问题:在德国,无论是现在的总理朔尔茨,还是他的前任默克尔,都表现出首鼠两端的特点,更不用说默克尔时代对普京的纵容和放任。而法国总统马克龙,不是演员却胜似演员。可以说,有朔尔茨和马克龙这样的掌门人,德国和法国不可能成为欧洲真正担得起责任的领导者。英国是可以期待的,但经过了约翰逊下台,特拉斯内阁的短命,新上任的首相苏纳克恐怕比谁都清楚,英国目前更大的挑战首先是保证内部稳定。

来看看朔尔茨刚刚说过什么。25日在接受《焦点》杂志采访时,这位德国总理表示,目前对中国市场过度依赖而无视风险的德国企业数量惊人,这让他感到惊讶。他强调,要重视市场的多样性。

人们已经不是第一次从朔尔茨口中听到这样的话:不要过度依赖北京,“亚太地区远不止中国”,等等。可是,朔尔茨的腿是怎么迈的?本月初,朔尔茨到访北京,这引起国际媒体高度关注,因为这次访问使他成为疫情大流行以来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欧洲领导人,也是三年来访华的第一位七国集团领导人。在访问期间,他曾直言不讳地就中国市场准入问题发出抱怨。

德国总理身上体现了矛盾吗?如果“没有”,不妨再看看他的老领导、前总理默克尔。

雄霸德国总理职位多年、在任期间和普京眉来眼去、热络有加的默克尔,近日在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居然表示:在去年离职之前,她发现自己对普京已经“无能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默克尔说,她“敏锐地”意识到,由于大家都知道她不会参加第五个任期的竞选,这让她与普京谈判的能力微乎其微。她说:“我不再有能力推动我的想法,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她到秋天就会离职’ 。”

默克尔还透露,在去年6月美俄首脑日内瓦会谈后,她试图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一起和普京建立一个独立的欧洲会谈模式,“如果我在9月再次参加竞选,我会继续推动下去,但是......在我(8月)到莫斯科的最后一次会议上(与普京和俄外长拉夫罗夫的会谈),感觉很清楚:从政治权力的角度来看,已经无能为力。对普京来说,只有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默克尔, 我很纳闷儿,她怎么好意思说这个话?普京是多么看重权力的人,她难道不知道吗?你都快下台了,去莫斯科跟一个大权在握的总统见面,发现那种“微乎其微”还需要什么“敏锐”吗?人们从照片上看到的是默克尔和普京相见甚欢,后者把一大束鲜花捧给前者,这样的默克尔到底是作为德国总理前去谈事儿,还是跑去告别老朋友,说,我在位好多年,你掌管克里姆林宫时间也不短了,咱兄妹俩关系真不错,虽然依依不舍,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天还是来道个别吧。是这样吗?

在采访中,默克尔一再暗示人们对她存在“误解”。这是因为,无论在德国还是其它欧洲国家,人们对默克尔在任16年间的对俄政策失误一直存在指责,比如,她在2008年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上阻止乌克兰入盟的决定,被许多人认为损害了乌克兰的自卫能力。但是,默克尔辩解说自己当时没有忽视乌克兰,并拒绝承认自己在任内允许德国越来越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供应方面的错误。

马克龙同样也是“问题政治家”。默克尔打算和他联手去和普京搞一个独立的会谈模式,这本身就让人怀疑:让一个普京的欣赏者,和一个软弱的法国人,去和普京商量事情吗?事实上,在战争初期,马克龙在俄军的进攻面前已经表现出动摇,他希望乌克兰不要让普京在谈判中损失“尊严”。这遭到泽连斯基狠批,泽连斯基认为,以这种态度去和普京商讨结束战争无疑将是“徒劳的”。

点击下方标题,小编精选好物

1.德国进口酣睡糖,倒头就睡,酣睡整晚

2.湿疹皮炎!抹它,10秒止痒去湿疹

3.偏方治扁平疣,1周消退,比激光有效

4.灰指甲折磨了20年用她还你漂亮指甲

5.耳鸣不要惊慌,按这个穴位几天消

6.螨虫集体自杀比太阳暴晒强10000倍

7.日本恒温无痕U型蚕丝护膝告别老寒腿

8.黑科技自发热秒升温纳米基因恒温鞋垫

乌克兰在打仗,乌克兰人需要武器,可是,作为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国,法国援助了多少?在所有援助国家中,美国份额最多,高达49%,其次是英国,而法国则少得可怜,仅占2%,这个份额甚至比波兰的22%和德国的9%都要少很多。这不能不让很多人质疑:法国平时向国际市场出口军火的那股生猛去哪儿了?尽管法国为自己辩解,说法国武器虽然不多但作战效果很好,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马克龙政府对乌克兰战争的前景存在投机心理,他们对乌克兰取得最后胜利或至少取得谈判优势信心不足。

法国软,德国缩,波兰以及波罗的海小国虽然旗帜鲜明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欧洲的希望在哪里?

希望有,它首先来自乌克兰自身,来自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但是,乌克兰自己不可能独自完成任务,美国是最重要的一方,而在欧洲,最主要的信心和力量则需要从英国输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前首相约翰逊到现任首相苏纳克,英国虽然国内问题不断,但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从没有改变,据统计,今年来自英方的相关援助达到了23亿英镑。继苏纳克19日访问基辅后,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25日也访问了乌克兰,并宣布再向乌提供800万英镑援助。

美国的援助不可或缺。但是,总统拜登和副总统哈里斯结成的白宫搭档,是美国多年来少见的弱势班子。不过,美国非常清楚乌克兰战争对欧洲安全的影响,因此,只要拜登政府不犯糊涂,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就不会虎头蛇尾,莫斯科也就不会有机可乘。

这是一个三角堡垒:乌克兰、美国和英国。乌克兰自战争爆发以来承受了巨大的牺牲,坦率讲,这个牺牲是乌克兰人为世界承担的,那种认为是乌克兰做事不慎以至给自己带来灾难的观点不仅肤浅,更经不起事实的检验。因为是正面战场,乌克兰人必须坚持住,这是所有信心的来源。美国责无旁贷,没有美国支援,战争想以有利于乌克兰而结束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英国,作为乌克兰在欧洲和北约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将必须起到感召力的作用,可以想象,如果英国失去了坚定,则欧洲的软弱将会从各方传来,不只是法国和德国,甚至,不排除绥靖的调子在某个时刻再次吹响。

该怎样看待这场战争呢?泽连斯基在25日的视频讲话中说,这不只是帮助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问题,也是欧洲帮助自己对抗俄罗斯的战争,“乌克兰前线正在成为欧洲为自己奋斗的防线”。

这番话讲得透彻。当然,也许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明白:乌克兰战争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它与我们现在面对的疫情有关系吗?历史事件总是相互关联,1941年12月7日,人们只知道发生大事,但就二战本身来说,珍珠港事件的突然爆发,事实上已经提前锁定了这场世界大战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