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其出处来自《宋史》,这样描述: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大约在公元1026年的某一天,7岁的司马光跟一群小伙伴在庭院里玩耍,一个调皮捣蛋的小朋友爬上院子里的假山上嬉闹,失足跌下来正好掉进一只大水缸,即刻被水淹没,面对此情此景,其他小朋友惊慌失措,吓得哇哇大叫着纷纷离去,唯有司马光非常冷静,抱起一块石头砸向水缸,水缸被砸了一个大窟窿,水从窟窿流出来,捡回了落水小朋友的一条小命。

看完这则故事,我们不得不佩服司马光,小小年纪就拥有比肩大人的机智勇敢,真可谓是英雄出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出生在光州光山(今河南信阳光山县),自小天赋异禀,聪明好学,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神童,到后来,他能成为一代名相,以及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为人刚正不阿,在官场上清廉正直,深得同事与老百姓的敬重和拥戴,主要由两个原因促成。

一是他出生在名门望族,其祖上是西晋司马皇族,家学渊源。

二是离不开他父亲司马池的悉心教导。司马池是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的进士,曾任杭州知府,为了拓宽司马光的眼界,增加其见识,在司马光年幼时,他父亲不论做什么事,总喜欢把他带在身边,让他经受耳闻目染的熏陶,到15岁时,当其他孩子还没怎么出过门时,司马光已经游历过许多地方,见识了许多人物,在阅历上要比同龄人丰富许多。

在文史领域,司马光最大的贡献莫过于耗费15年光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部巨著自诞生以来,对中国文献学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受到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的称赞,跟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双子星巨著,他们二人被誉为“史学两司马”。

伟大人物自小就与众不同,不论在学识、智慧,还是魄力、应变能力等方面,都要远远超出同龄人。小司马光正是依靠他的聪明才智,不仅拯救了一名小伙伴的性命,还给其他人做了好榜样。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发生后,让小司马光的名气越来越大,况且,这则故事具有乐善好施、救死扶伤的正能量,为了让这些正能量传播下去,当地许多画家不辞劳苦,用绘画的形式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记载下来,供人们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长期被当作典型的教育素材,在古代是依靠先生口述的方式来教导学生,而到了现代,这则故事直接被收录进语文课本,成为家喻户晓的正能量故事。

这则故事让大家记住了司马光,而那个掉进水缸里的小孩又是谁呢?课文里只字未提,老师们也没有给我们讲过关于那个小孩的蛛丝马迹。

实际上,司马光救的那个孩子身份也不一般,名叫上官尚光,跟司马光同龄。上官家族跟司马光家族世代交好,同为光州一带的名门望族,在许多事情上相互帮扶。上官尚光后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官至宰相,跟司马光的地位不相上下。

然而,上官尚光虽然官至宰相,但他在位期间并没有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跟同时期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风云人物比起来,他的分量显得很轻,因此,历史中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若不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跟他联系起来,他很有可能被历史遗忘。

上官尚光是一名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在后来,他因为要去外地做官,移居到外地后,依然不忘司马光的救命之恩,特意雇佣匠人为司马光建了一座亭子,名曰“感恩亭”。

书中为何只字不提上官尚光?根本原因是超出了这则故事的表述范畴。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主要作用是教导孩子们遇事时要沉着冷静,面对问题时要有判断力、思考力、应对能力,以及多向思维的能力,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如果遇到事情时都像其他孩子那样一哄而散,或者跑去找大人来解决,势必要错失救孩子的最佳机会。

实际上,要让几岁的孩子理解以上作用已经相当困难,如果再加入额外的成人世界的知识,会让这个故事更加复杂,远远超出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

况且,孩子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本身就比较欠缺,只对趣味性强的故事比较感兴趣,也容易记住,与其弄出复杂的东西给孩子灌输,还不如让孩子记住一个简单故事,有助于孩子们随着阅历的增长,从故事中感受到其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