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中国取得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这也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最大的一场胜利。台儿庄大捷只是徐州会战中的一部分,大部分人只记得夺目的胜利,很少关注徐州会战的最终结局。

台儿庄大捷之后,老蒋极为高兴,不断向徐州增兵。徐州地区的兵力从初期的29个师逐渐增加到64个师另3个旅,将近60万人。

一天,副参谋总长白崇禧从汉口打电话给前线最高指挥官——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询问部队部署的情况。

战前李宗仁不断向老蒋要兵,但调来的都是一些东拼西凑的杂牌军。比如打仗向来保存实力的庞炳勋,阎锡山和程潜都不愿要的川军。唯一一个中央军精锐部队——汤恩伯军团,李宗仁却指挥不动。

如今日军已经溃退了,还调这么多部队来前线干啥呢?李宗仁问白崇禧:“蒋委员长这是什么用意呢?”

身经百战一向坐怀不乱的李宗仁得知答案后惊出了一身虚汗。

抗战时期的李宗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儿庄大捷后无法歼灭残敌

进攻台儿庄失败以后,日军主力退到峄县、枣庄一带固守待援,李宗仁命令汤恩伯、孙连仲、曹福林三部南北夹击日军,但进展非常缓慢。

老蒋的德国顾问法肯豪森提出建议,应该立即乘胜追击,一举歼灭日军残部,否则日军很快会把8到10个师的部队调到徐州,届时前功尽弃。得知前线始终没有进展,法肯豪森甚至“气得狠命地揪自己头发”。

老蒋也异常焦灼,致电李宗仁要求尽快歼灭残敌,甚至跳过李宗仁直接向汤恩伯、孙连仲下命令,要求两天内攻下峄县、枣庄。李宗仁又何尝不想尽快歼灭残敌,可前线就是打不动,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官兵战意不高

台儿庄战役中装备最好的是汤恩伯军团,汤恩伯在南口战役中表现得很顽强,但由于伤亡过大,他似乎也意识到不能与日军硬拼,有意保存实力。被调往台儿庄战场时,他的部队尚未整补完毕。

在台儿庄异常危急的紧要关头,李宗仁严令他出击,但他迟迟不肯行动。直到老蒋来电将其怒骂一顿,他才肯出击。在台儿庄大捷后的追击过程中,汤恩伯军团行动也不够坚决,才让日军安全退却。

孙连仲部也是从娘子关战场上撤下来的,虽有3个师的番号,但其实只有2个师的实力。在台儿庄战役中,他负责的又是正面战场,与日军反复争夺阵地,伤亡极大。而且连日战斗,战士们都非常疲惫。

第二,缺乏重武器

鲁南一带石头较多,日军以此构建石碉,每村多达三五个,而且村外还有石头围墙。日军抵抗意志顽强,非要将其全部歼灭后才能占领村落。国军在缺乏重武器的情况下,很难攻下村落。不仅进展缓慢而且伤亡奇大,每攻下一个村落平均伤亡两三百人。

据时任第五战区高级参谋赖慧鹏回忆:有300多残余日军躲在一座石块筑成的碉楼里,孙连仲派两个团将其包围,但打了两昼夜都没打下来,自己反而伤亡五百余人。无奈之下只能先围起来监视,不料第二天日军派飞机来轰炸,躲在碉楼里的残敌趁乱突围。

运动战打成阵地战,而且自身伤亡很大。李宗仁认为这对国军不利,而且歼敌一时间难以实现,便向老蒋提出机动攻势方案,即:以小部队包围歼敌敌军,另以小部队破坏交通,切断敌军补给通道,通过游击引诱敌人在阵地外决战。

此方案虽然得到了老蒋的同意,但李宗仁和老蒋都并未打算停止对日军的进攻,他们不约而同地对形势产生了误判。

台儿庄战役中的国军

国军最高层对形势产生误判

李宗仁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官,同时又是老蒋强劲的政治竞争对手。他指挥部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在国内外获得了极大的声誉。他必然想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大战果,以积累政治资本。

同时,根据事后解密的档案来看,李宗仁似乎得到了关东军高层的情报,国军也截获过日军作战部署的密电。其内容包括日军在中国的调动,日军高层的动向,日本内部关于战争的争议。

正是这些情报让李宗仁误判了形势,认为日军内部有很大的反战声音,再扩大战果不仅可以增加国际关注,还可以扩大敌人内部反战的声音。

老蒋的胃口比李宗仁更大,他之所以调集如此多的部队到徐州,是想与日军在此决战,希望彻底扭转战局。虽然淞沪会战以后国军已经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但在胜利的鼓舞下,老蒋还是被冲昏了头脑。

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官,李宗仁无疑比老蒋更了解前线具体情况,所以当白崇禧告知他老蒋的意图时,他惊出了一身虚汗——老蒋这是把国运押在了一场战役上了。

当时徐州附近的主力部队几乎是国军最后的力量,一旦战败抗战也很有可能会失败。李宗仁没有必赢的信心,也担不起惨重的历史责任。在他看来,不应该在徐州地区与日军决战。

其一,淞沪会战已经证明国军与日军实力悬殊,硬拼消耗对国军不利。而且,国军精锐部队在淞沪会战中基本消耗殆尽,元气大伤,如今部队的战斗力与日军相比更为悬殊。

其二,徐州是平原地区,更有利于日军发挥机械化和火力优势。而装备落后的国军在平原地区无险可以,只能凭借肉身抵抗敌军,即便有日军数倍的兵力优势也很难取胜。

但部队已经到达前线展开,而日军还没有增兵迹象,李宗仁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为了说服李宗仁,1938年4月22日老蒋亲自赶到徐州前线与其商讨,还接见了前线将领并发表讲话。

老蒋的讲话基本阐述了他认为应该与日军决战的原因,概括起来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日军增援津浦路的部队是从第二、三战区抽调过来,现在这两个战区的国军已经加强牵制。而关东军部队要用于防御苏联,日军能抽调的兵力已经极其有限。

第二、国际形势对我有利。美国在扩充海军,英国与意大利签订协定后其在地中海的舰队可以抽调到远东。在远东,日军与苏联和法国都是潜在敌人,继续打下去日本必将被孤立。

第三、日本内部分为两派争论激烈,扩大派想在鲁南战场投机取胜但被国军挫败,受到了很大打击。只要能再次给予迎头痛击,必定能使敌人内部分裂。

前线的日军机械化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军云集正中日军下怀

李宗仁和老蒋分析得都有道理,站在今天的视角回望,他们其实高估了日本人的战略眼光。日军能在历次会战中战胜中国军队,完全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事实上,日本缺乏伟大的政治家,战略上目光短浅,甚至常被前线中低级将领左右。

日军内部分为扩大派和不扩大派,又分为北上派和南下派。但总体上看扩大派和南下派占据优势,尤其是前线作战的将领,他们常常牵着决策层的鼻子走。比如根据后来的解密档案:

炸死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其实是关东军军官擅自策划,此举直接导致张学良改旗易帜,与日本人决裂。

淞沪会战后期,东京划定“制令线”将作战区域限制在苏州、嘉兴以东地区。但前线日军私自突破该线向南京进攻,最终东京不得不修改命令。这也导致战争进一步扩大,中日彻底失去和平的机会。

日本如果不是一步一步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潭,很可能不会那么快就失败。

具体到徐州会战的问题,不扩大派认为:

徐州会战的目的是为了打通津浦路,让华中和华北两大战场联系起来。但日军如果利用当前占据的地盘在华北和华中扶持两个傀儡政权,巩固统治,不一定非要铁路才能联系南北。

并且越往华中内陆进攻,道路越泥泞、地形更复杂、物资补给也更困难,有可能酿成不良后果。为了一条铁路赌上战争命运实在是不值。

扩大派则认为:

如果停止不前,有损日军权威,将来华北和华中两个伪政权也会认为日军软弱,这将使战争延长。

最关键的是,日军根据情报已经得知国军主力全集结在徐州地区,尤其是中央军的出现让日军极为兴奋,认为这是一个提前结束战争的天赐良机。日军最初提出“三个月灭亡中国”,要的就是速战速决,只有通过大决战消灭国军主力才能实现这一企图。

即便退而求其次,能一定程度上打击中央军,也能动摇老蒋的抵抗意志。

徐州会战形势图

最终,日军参谋本部采纳了扩大派的主张,决定向徐州增兵。而国军在徐州附近集结,正中日军下怀。

日军的方案是以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南北夹击徐州,将国军主力吸引到津浦路以东地区,然后从徐州以西方向包围,断其退路一举歼灭。

日军总共调动了8个师团、3个混成旅、3个支队、2个航空兵团及战车、炮兵部队,总共25万余人,较之台儿庄战役5倍有余,而且这些部队都是侵华日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日军大致分为5路,以徐州为中心逐步收紧包围圈:

一路主力由津浦路南下攻韩庄、台儿庄,一部由临沂攻打邳县、郯城;

一路由于苏北北上企图与津浦路日军在新安镇会师,然后直趋徐州;

一路由津浦路南段北上,直趋萧县、永城;

一路由鲁西南下,进攻丰县、沛县;

一路由菏泽南下攻兰封,截断陇海线,阻止国军东援。

日军指挥官庆祝南北战场会师

从大捷演变成大撤退

国军一开始并不知道日军的包围企图,正集结兵力在峄县、枣庄一带准备歼灭残敌。由于打成了对峙,汤恩伯军团不断设法绕到日军侧后,于是双方展开了侧翼延展竞赛。

国军从西起微山湖东至郯城绵延三百多里的战线上投入了40多万兵力。这样一来不仅防线薄弱,而且没有控制有力的机动部队,一旦一处防线被突破,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这时,各路日军已经朝着预定方向进攻,战场上出现多个番号的日军,李宗仁才渐渐明白日军大部队正在向徐州合围。

前线战况顿时对国军不利,国军的防线根本抵挡不住日军。粤军名将张发奎曾说过,即便到了抗战末期,只要日军愿意,他们仍然可以攻下任何他们想要的城市。

苏北方面:日军如入无人之境,连续攻下盐城、阜宁,威胁徐州侧背。老蒋闻讯后大怒,痛斥韩德勤:“所部兵力优敌人五倍而丧师失地,影响主力侧背之安全,将何以自解?”

鲁南方面:日军从连云港登陆,占海州、郯城,与峄县之日军呼应。

鲁西方面:一路日军占郓城、金乡、鱼台,从西北方面向徐州推进。一路由菏泽迂回攻取兰封,企图阻止国军东援。

淮北方面:日军攻占蒙城,出涡阳直取永城,有与津浦路北面之敌会师的企图。

老蒋也察觉到了形势不对,如果再不突围或者对敌人进行反包围,就有被全部歼灭的危险。但他仍然不肯放弃已经占领的地盘,企图在鲁南稳住战线,集中兵力击破淮北和徐州以西的日军,化解敌人包围。

国军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老蒋特意派军令部次长林蔚和第一厅厅长刘斐到前线当面向李宗仁传达指示。林蔚和刘斐见到李宗仁当晚,前线便传来消息,砀山以东的黄口车站被日军占领。

黄口车站在陇海线上,是第五战区通向后方的交通大动脉,该站被日军占领意味着徐州已经处于包围之中。再不突围,等日军的包围圈扎紧后,就插翅难逃了。

李宗仁闻讯极为震惊,立即召集各部指挥官研究调整部署,最终决定:

孙连仲指挥鲁南兵力收缩防线,沿运河构筑工事,掩护大军撤退,随后相机向南突围。汤恩伯指挥陇海兵团,先击破淮北向徐州西侧进犯的日军,然后由西南方向转移。淮南兵团、淮北兵团、苏北兵团各自确保战线,策应主力撤退。

5月17日,各路大军按照部署,边战边退,逐次突围。为了防止日军轰炸,部队大多昼伏夜出。18日夜,日军的炮弹已经射入徐州城内,李宗仁率领长官部职员和部分新闻记者共千余人开始撤退。

经过七昼夜的时间,李宗仁最终安全到达阜阳,其他各部也相继安全突围。

几十万大军撤退并非易事,淞沪会战时国军撤退演变成了溃退,被日军一路追到南京城下。南京保卫战时,高级指挥官竟不顾部队先行逃走,导致被困在城内的士兵大量被日军杀害。

但这次徐州突围,各部建制基本上保持完整,日军连一个国军上尉都未抓到。这一次国军为何能成功突围?

第一、指挥官及时洞察到战场上形势的转变做出调整,在突围时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各部能相互掩护,有序撤离。

第二、日军土肥原师团占据兰封时,仍有西犯郑州之势。为此薛岳指挥发动了兰封战役,以15万之众围歼日军1万余人。日军不得不调集兵力西援,包围圈松动,国军主力借此机会成功突围。

第三、日军虽然已经南北会师,但是阵容混乱,加上地形不熟悉,不敢在夜间出击堵截。而国军昼伏夜出,尚未突出包围圈的国军,也能趁隙从敌人中间穿插而过。

滇军在台儿庄战场表现英勇

尾声:

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短短一个月之间,国军从大捷变成了大撤退,未能歼灭残敌争取更大的战果,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遗憾。

国军指挥层被胜利冲昏头脑,对形势产生误判,险些酿成大祸。所幸的是,能够及时洞察战场形势的转变,及时做出调整,指挥部队有序撤离战场。李宗仁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对徐州突围颇为得意,将之称为“战史上的奇迹”。

徐州会战虽然未能取得预期战果,但为接下来的武汉会战保存了有生力量。日军大费周章鏖战月余,虽然占领徐州,但却未能实现围歼国军主力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