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那年,刘永行参加高考,试了下试卷质量,顺便拿了个全县理科第一。

然而,如此拔尖的成绩,清华北大也不要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办法,吃了出身不好的亏,刘永行只能认命,灰溜溜去成都师范专科学校。

一天夜已深,宿舍几个人围在一起,做着白日梦。

有个同学说,毕业后我们工资应该有200块吧。

刘永行立马打断,心不慌气不喘纠正他说:“我觉得应该会到2000元!”

他说得轻松,室友们都笑累了。

当时,一个大学生毕业,一个月工资撑死也就40块钱。

要是能翻5倍,就该偷着乐了,刘永行还幻想翻50倍……

然而现实是,1980年春节,刘永行口袋只有2块钱,那就是他全副身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刘永行在上大学前,早已成家,儿子都5岁了。

儿子向刘永行投诉,别人家过年都能吃肉。

而他活了五年,见过猪跑,猪肉倒是没吃上两口。

刘永行一听,再怎么着,也不能苦了孩子,马上揣着这两元巨款,到集市上抱回一只鹅。

结果,鹅还没来得及到碗里来,在儿子的协助下,越狱逃走了。

当时,儿子想一睹鹅“白毛浮绿水”的风姿,就牵着它到池塘。

结果,刚松开绳子,鹅立马“红掌拨清波”而去。

肉没吃上,钱也打水漂了,刘永行悲从中来,忍住了让儿子屁股开花的冲动。

后来,他就差把村子掀了,也没找到那只鹅,儿子的“红烧肉梦”就此打住。

不过,刘永行耍了点小聪明,赚了笔横财,儿子最后还是如愿吃上了红烧肉。

为了让儿子大饱口福,刘永行真的豁出去了。

大年初一到初七,别人窜门拜年,而他“跪”在财神爷面前,拜了七天。

这七天,他在县幼儿园门口,摆了个小摊,给人修家电。

没成想,七天下来,他就赚了300多元。

要知道,当时他在县教育局上班,一个月工资才34元。

刘永行做梦都不敢想,自己7天就能赚差不多一年的工资。

幸福来得太突然,刘永行反倒有负罪感。

他觉得钱太多了,不知道怎么花,自己也不该赚那么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00块一到手,儿子的红烧肉有了,全家一年的生活费也有着落了。

可是,满足了儿子的胃口,也吊起了其他兄弟的胃口。

大哥刘永言一听,老二修家电赚了300块,寻思着这差事不错,于是鼓动兄弟四人开家电子厂,一起干。

然而,想法再好,兜里没钱,说再多都是虚的。

为此,他们商量,与生产队合作,由他们哥几个出技术,生产队出钱。

结果,这事一上报到公社,书记听完脸一沉,就把他们劈头盖脸骂了一通。

这事也不怪书记,毕竟当时环境还比较保守,要是走错一步,可能一脚就踏进了鬼门关。

兄弟几个心灰意冷回到家,准备还是老老实实去单位上班。

可大哥不愧是大哥,刘永言喊话,创业还是得创,钱也得挣,不然一辈子都是穷人。

于是,他们开了个家庭会议,做了个重大的决定,这个决定甚至惊动了四川副省长。

既然工业做不了,那就干农业,老三陈育新发现,有种红育良种鸡不错。

要是能将鸡种引进农村,孵化出小鸡卖给农民,再收购它们的种蛋,孵出小鸡……

依此不断循环,这样不仅他们赚大钱,指不定还能带领农民一块脱贫。

但考虑到风险,兄弟几个都辞职的话,万一要是失败了,四个家庭全得喝西北风。

陈育新先为伟大事业献身,申请停薪留职半年。

其他三人一边干正事,一边搞副业孵小鸡。

没想到,这事确实大有搞头,哥几个便把辞职提上日程。

国家好不容易培养出几个大学生,结果现在全跑去养鸡了,这叫什么事儿?

刘永行的辞职报告,从县里一直往上推,推到省副省长手里,辞职才得到批准。

为了凑钱创业,哥几个就差把锅碗瓢盆卖了。

刘永行忍痛卖掉了自行车,大哥当掉了一块手表。

就这么东抠西凑,兄弟四人凑了1000元。

虽然钱有了,但大家都是勒紧裤腰带花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育雏室,陈育新就把自己的家腾出来。

没有孵化器,刘永行就买了些零件,用自家的碗柜改装了一个。

可这毕竟是个半吊子孵化器,刘永行两次试验,都把一窝小鸡整成“烧鸡”。

第二次试验,刘永行实在太困了,撑不住打了个瞌睡。

结果夜里电压过高,烧坏了继电器,小鸡全被烧死了。

真鸡不怕电击,那些烧不死的鸡,终将使他们的钱包变得更强大。

就这样,鸡们经过了百般火炼。

到1983年,共孵出5万只鸡,刘永行他们的良种场生意火爆。

然而,成也鸡,败也鸡,哥几个差点因为10万只小鸡,跳河自尽……

有一天,刘永行接到一个大单,一位养鸡专业户打算买走10万只“北京白”鸡苗。

10万只?!

10万只小鸡在自己钱包蹦迪,这该是多美好的场景,他二话不说就接单了。

而且对方特别豪爽,立马给了1300块钱订金,先拉了两万只鸡走了。

他跑去跟村民赊了种蛋,向银行贷了一笔钱,恨不得小鸡快点孵出,赶紧拿到钱。

结果,小鸡孵出来了,那位客户人没影了。

刘永行感觉自己被耍了,到处问人,顺藤摸瓜找到他的家。

原来前几天,他家被大火烧了,那个人早跑了,只留下妻儿在家殿后。

看着哭成泪人的妻儿,刘永行于心不忍,难听的话都骂不出口,只能怪自己太天真。

以前,听着良种场里的鸡叫声,兄弟几个觉得那堪比天籁之音,现在越听越心烦。

他们一个个打起退堂鼓,商量着要不从岷江跳下去,死了一了百了,再不济就隐姓埋名到新疆避风头。

但一想到,父亲一世英名,就要毁在他们哥几个手上。

无法光宗耀祖,又要让他老人家蒙羞,借他们十个胆,他们也做不出来。

于是,他们决定,死马当活马医,把剩下的8万只鸡拉到集市上卖。

当时,刘永行还有腿伤。

他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扶着扶梯,把一箩筐鸡塞上公共汽车的顶部。

晚上,他还要挑着剩下的小鸡,到居民区吆喝叫卖。

有时候卖完了小鸡,回家的车早就没了,他只能咬咬牙花1.5元住一晚旅店。

就这样,刘永行兄弟几个瘦了十几斤,也顺利卖掉了8万只鸡,还清了债务。

卖掉最后一筐鸡那天,正好是刘永行生日,算得上是喜上加喜。

不过,这次摔了跟头后,兄弟们全都怂了,不敢再折腾了。

刘永行斥巨资买了台14寸彩色电视机,回家陪妻子、儿子看电视去了。

起初,刘永行想要创业,妻子郑彦初十万个不愿意。

她觉得丈夫就是自己的“尾巴”,但他一创业,郑彦初有时候一天都见不上他一面。

现在好了,尾巴又屁颠屁颠回来黏着她了。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大舅子一句话,她的尾巴又跑了。

大哥刘永言偶然看报纸,一不小心看到了熟悉的财神爷在向他招手。

报纸介绍,鹌鹑简直就是动物界的人参,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高。

说白了就是,会下金蛋的鸟,大哥马上到弟弟们家游说,吹嘘鹌鹑的牛逼。

刘永行经不住诱惑,对妻子的黑脸视而不见,决心上了大哥的贼船。

妻子气得七窍生烟,儿子哇的一声哭了。

因为他刚跟同学炫耀家里有台彩色电视机,结果为了筹集资金,刘永行直接灭了他的威风,把电视机卖了……

对待鹌鹑,刘永行特别上心,小刘曾吐槽,亲儿子都没这待遇。

刘永行将书架改装成鹌鹑的楼房,担心鹌鹑夜里冷着,他还改造了煤油灯,给它们取暖。

鹌鹑细皮嫩肉,容易生病,他尝试了30多种纸,只为了给鹌鹑设计一个垫粪吸纸。

大哥就是大哥,刘永言果真押中了金蛋,鹌鹑一下子跑遍了整个新津县。

一时之间,养鹌鹑成为一种时尚。

当然刘永行兄弟几个由于出手快,走在了时尚的前头。

刘永行还成为了指导老师,到处指导农民养鹌鹑,丝毫不担心养虎为患,影响自家生意。

鹌鹑的暴利,让刘永行看上了另一条财富之路。

兄弟几个开起了饲料加工厂,卖起饲料。

为了研制出上好的饲料,刘永行不惜“以身试毒”,自己先尝一口,口感不错再轮到猪吃。

1989年,天空一声巨响,“希望牌”1号乳猪全价颗粒饲料闪亮登场。

结果,动静太大了,不小心捅破了正大的钱袋子。

当时,希望饲料质量不错,甚至能与业内顶流“正大饲料”一较高下。

而让希望更胜一筹的是,希望饲料便宜,每吨价格比正大的少了足足60元。

再怎么样,也不能跟钱过不去,于是顾客纷纷倒戈,去光顾刘家兄弟的生意。

1990年,兄弟四人赚钱赚到手抽筋。

趁着春节,索性给自己放了个假,全家人一起去斐济看碧海蓝天。

回来路上,看着车来车往,车上拉的都是希望饲料,兄弟几个内心一阵狂喜。

很快,希望饲料产值突破亿元,利税足有1000万元,刘家兄弟在道上名号特响。

1991年,希望集团成立,刘永行任董事长,大哥任主席,老三任总经理,四弟任总裁。

但职位整得再怎么花里胡哨,兄弟四人平起平坐,都是老板。

兄弟几人相处融洽,也没什么勾心斗角,希望集团越来越有“希望”。

然而,两年后,老母亲去世,刘永行却生了“二心”。

1992年,刘永行去美国考察,发现由于产业转移,美国钢厂全撤走了,撤去了日本。

刘永行的脑细胞开始高速运转,转得比5G还快,他心想:

钢厂原先是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如今又转移到日本。

风水轮流转,这股风转到最后,肯定会吹向中国。

赚钱拼的全是手速,刘永行明白,重化工业就是自己事业第二春,绝不容错过。

可跟兄弟几个一说,没人支持。

一个搞农业的中途脱轨去干工业,听着就不像正儿八经的事。

别说哥几个不同意,刘永行也怕。

万一自己栽了,大家努力打下的江山,全毁于一旦。

于是,他率先提出分家,以希望为中心,兄弟四人各干各的。

他们开了个深夜会议,公鸡都还没睡醒,天还没亮,他们就已经把财产分得清清楚楚。

刘永行原地成立“东方希望集团”,带着一帮人马入驻上海。

虽然成自由人了,终于可以大干特干。

可刘永行自知自己几斤几两,他知道现在火候还不够,不可贸然行动。

就这样,刘永行磨刀磨了六年。

2002年,他提着1.5亿美元,大胆冲入重化工的怀抱。

要干重化工这行业,光有钱还不够,没点胆量还真干不成。

为了夺得三门峡氧化铝项目,刘永行只带了张嘴去跟河南省委书记谈。

谈了一个多小时,项目就到手了,可谓是“空口套白狼”。

结果,还没开始大干一番,刘永行就成了“夹心饼干”……

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注重环境,刘永行的饭碗就被端了,两个厂遭停产。

此外,土地局查他,银行上演了一场真正的“釜底抽薪”,一把抽走了刘永行的资金。

双面夹击,刘永行崩溃了。

期间,下属埋怨他真不会来事儿,建议他适当“疏通疏通”。

刘永行想都没想,一口回拒,他还灵魂质问下属:

“如果出事了,是抓你去坐牢,还是抓我去坐牢?反正我不坐牢。”

好在兜里还有20个亿没用完,刘永行才不至于破产。

后来,上头派人来查,拿他们的账目,仔仔细细查了几个月,没查到一点阴暗,也就放手让他做了。

2005年,我还没来得及上富豪榜,拉低一下平均线,刘永行就以94亿身家,冲入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五,排在下一届首富黄光裕后头。

兴许是沾了黄首富的喜气,2008年刘永行身家滚了几大圈,以身家204亿拔得头筹,成为新晋中国首富。

然而,钱再多,也不上亲骨肉宝贝,就在这一年,刘永行差点与儿子阴阳相隔。

刘永行真的行,而他的儿子刘相宇更行。

17岁一人去美国留学,学成归国后,丢了2个亿建了个滑雪度假村,占地足有4000亩。

不过,他很少出现在镜头前,有人只知刘永行有一儿,不知儿长什么样。

2008年汶川地震,刘相宇蹬着一双登山鞋,一身黑色运动衣,只身前往灾区。

当时,路上偶遇了两个记者,刘相宇顺带捎了他们一程。

车上,记者看着车后座一堆物资,好奇问他,“你是什么单位的?”

刘相宇回答,“我不是什么单位的,我是以个人名义来灾区看看,尽自己力量帮帮忙。”

记者看他这阵势,随即追问他名字。

刘相宇再次完美躲开,只说自己“姓刘,叫我小刘就行”。

然而,车开到一半,由于山体滑坡,车子实在进不去,他们只好下车走进灾区。

考虑到灾区情况不明了,“小刘”提议他先进去探个底,出来再跟他们会合。

但记者过意不去,执意一起进去。

一路上,小刘沿路看到惨死的百姓,记下他们的信息,帮忙联系家属。

战士们徒手扛着千斤重发电机,走得特别累。

刘相宇前后一打探,发现这段路还能开会车。

他马上跟附近的村民,借了辆小型货车,帮忙将战士们送到前线,并毕恭毕敬对他们敬了个礼。

路上,记者跟他闲聊,问小刘在哪儿上班,他打了马虎眼说,在上海一家公司上班。

他打听到,里面还有很多受伤的婴儿,急需要奶粉。

于是他马不停蹄跑出去,喊上两个帮手,背着几十袋奶粉、10余箱药品、几箱矿泉水,再次进入灾区。

结果,就在他翻过第一道塌方处,准备继续走路时,他突然觉得脚下一阵酥麻,身后的人扯着嗓子大喊:“快跑!上面掉石头了!”

刘相宇马上蒙着头往前冲,刚跑几步,他踩到一块松动的石头,人直直摔了下去。

好在一名战士反应快速,三两步跳到他跟前,一把拽走他。

刚一拽走,上面几颗大石头立即滚了下来,刚好砸在他刚刚待的位置。

就差一点,刘相宇就要一命呜呼了,不过脚上也被划了几道口子。

脚受了伤,刘相宇寸步难行,只好拜托其他人把物资送往目的地。

事后,记者搜集资料时,偶然翻到东方希望集团的网页,在缝儿里看到了刘永行儿子的简介。

里面短短的两句描述,与前些天他们偶遇的“小刘”高度重合。

他们这才恍然发现,小刘的“刘”一点都不小,那竟然是刘首富的“刘”……

虽然富得滋油,但年过七旬的刘永行最自豪的事情,莫过于发现了个平价市场,成功以400块买到11件衬衫。

平时,除了客户到公司来,免不了要应酬喝酒,其他时候他都是公司食堂的老客户。

用不锈钢锅盛两个菜,配上一碗白饭,午饭就解决了。

有时候,刘永行还会亲自下厨,给妻子炒几个硬菜。

但是,由于他现在74岁,还不想退休,这种待遇乃百年难遇。

在外头,刘永行一身正气、谁也不服,但一回到家,妻子的话就是圣旨。

两人相处几十年,要是遇到意见不合,刘永行很容易说着说着就发脾气。

这时候,妻子郑彦初不是扔给他一个搓衣板,而是默默回书房,洋洋洒洒写了一份分析报告。

曾经,刘永行在分公司发脾气,被郑彦初逮着了。

她拿着手写的分析书,跟他一遍遍分析,看他错在哪里。

就这样,整整分析了一个月。

于是,大丈夫能屈能伸,该低头时就低头。

两人一有矛盾,刘永行马上先妥协,向妻子道歉。

有记者夸他,宠妻第一人,刘永行连忙打断,用手比了个“OK”,说:

“别抬高我,我这一辈子就当过三个第一,一次民营经济第一、两次首富。”

年年岁岁榜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首富一个换一个。

富豪榜上,有些人只能算是江湖豪客,出走半生,归来多了副手铐,而有的人真正成为了“企业家”。

实业兴邦、富国富民,才是他们一生的追求,而不仅仅是个商人。

关注我@朱小鹿,阅读更多百万级爆文。
你好,我是朱小鹿博士,是90后,也是武汉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主业一门心思搞科研,副业用零碎时间写稿。
用动人的笔触,写出走心的真实故事。
关注我@朱小鹿。或者点赞、评论、私信我,互相探讨学习,一起努力蜕变,成为更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