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6日晚上,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三十六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

郑州先后对中牟等5个县(市)和金水区等主城8个区开展核酸集中筛查

为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郑州市先后对中牟县等5个县(市)和金水区等主城8个区开展核酸集中筛查。

为了打好这场硬仗,全市核酸检测工作进行了精心筹备。

采样环节,共投入采样人员2.2万人,科学布局了1万零155个采样点位,为城市保供人员开放了部分沿街采样屋,同时,依托基层网格,深入开展敲门行动、上门服务、扫街扫楼,加强数据比对和短信弹窗提醒,确保按时完成集中筛查任务。

转运环节,共匹配转运人员6600人、转运车辆5570辆,小批量、多批次、即采即送。

检测环节,派出21名临床检验专家进驻实验室,安排9名省市专家巡回督导,保证样本检测质量。经过各方努力,11月25日全市核酸检测工作平稳有序、高质高效完成。今天,全市核酸集中筛查工作按照确定的检测策略,正在平稳有序开展。截至26日19:30,新发阳性患者871例,初筛阳性1038例。

郑州居家并非“不进不出” 严禁对安全通道封门上锁

发布会强调:市民原则上居家,并非某些社区宣传的“不进不出”,就医、紧急避险、救援等情形可以外出。就医、出院病人及其陪护家属、隔离期满的涉疫人员,街面滞留人员、外地返郑人员,社区也不得以防疫为由拒绝其返回居住地。严禁对安全通道封门上锁,严禁简单化一刀切地执行封闭政策。同时我们将根据这几天的核酸筛查情况进行研判,在总体可控的情况下,28日、29日,确有需求的市民,每户每天1人凭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可外出1小时购买生活物资。

郑州:11月30日转入常态化动态清零

28日至30日,河南省将出现强寒潮,并伴有大风雨雪天气,请广大市民注意做好保暖,特别要注意消防安全,正确使用酒精84消毒液等消毒物品。要经常检查电气设备,减少使用大功率电器,不能超负荷用电,经常检查电线插板,要注意燃气安全,经常检查燃气胶管、燃气灶等是否完好,要规范停放电动车,不要在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及充电。电动自行车及电瓶请勿上楼入户,及时清理家中杂物,发现火灾要立即扑救,并拨打119报警,不能自行扑救时立即逃离现场。如发现楼梯间已蔓延延期,要关闭门窗,并用湿毛巾堵塞门窗洞口,在家中卫生间、避难间等安全部位等待救援。同时提醒在方舱隔离酒店的市民,也要注意用电安全。社会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经常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及时消除隐患,严禁占用锁闭封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

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防控部执行副部长李洪涛说:“相信经过我们戮力同心,克难攻坚,将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11月30日转入常态化动态清零,城市的生产生活秩序将陆续恢复。”

新郑市顺延各项临时管控措施至11月29日24时


郑州疫情防控初见成效,与城市静下来密切相关,请广大市民朋友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自觉待在家中,做完核酸后及时返回,不在外逗留,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接下来,除新郑市23日-25日新增病例较多,决定顺延各项临时管控措施至11月29日24时之外,中牟县、登封市、新密市、荥阳市将根据近日新增病例,科学精准划定高风险区,除高风险区外的其他区域停止集中核酸筛查,恢复低风险区管理。高风险区封控管理,“足不出户、服务上门”;低风险区做好防范,“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严禁在封控期间设置路障,不得在医院周边实施“一刀切”式硬性隔离

在生活保障方面,郑州市组织保供单位、大型商超直供,及时配送有关物资,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街道、社区将建立服务保障队伍,设立服务热线,及时响应居民诉求。对居家隔离、健康监测和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将基本生活物资送至家门。各类符合防疫要求的市场、商超、餐饮企业等保供生产经营主体加强物资调配,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在就医保障方面,基层卫生机构开通了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为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需拔除引流管、换药、拆线等患者提供常规诊疗及药品配送等服务。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除急诊外均实行预约诊疗服务,引导患者有序就医,把好医院“入口关”;开通了互联网+医疗服务,通过非接触模式,为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病人提供线上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就诊指导、慢病康复等服务。

对孕产妇、新生儿和急危重症等特殊人群开辟了绿色通道,由120急救指挥中心调派救护车按就近、就急的原则及时转运至有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

在医疗服务方面,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河南省关于保障疫情期间群众紧急就医需求六项规定》,急诊科不得拒绝尚未排除新冠肺炎风险的急危重患者,要设置过渡病区或过渡病室,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后再收入普通病区;产科、新生儿科、血液透析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和关停;严禁在封控期间设置路障等影响急诊车辆通行,不得在医院周边实施“一刀切”式硬性隔离,确保生命通道畅通。

在人员流动管理方面,我市启用爱心驿站,开放部分便民核酸采样屋,为保障疫情防控、医疗卫生、应急抢险、物资保供、外卖快递、水电气暖等城市基本运转人员、流动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保障。确需离郑人员由居住地所属社区开具证明,持健康码绿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行。此外,高校开具的返乡证明、医院开具的出院证明,也均可作为离郑的证明。

郑州下拨2300万元保障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

关于集中核酸筛查期间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郑州市委市政府进行了专门部署。为做好居家隔离、健康监测和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低保对象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郑州市推出以下措施:

一是及时下拨困难群众救助资金。为保障全市6.28万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紧急下拨社会救助资金2300万元,发放冬季取暖补贴1256万元。向6.67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发放140万元的价格临时补贴。向城区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户发放电价补贴34万元。

二是开展寒冬送温暖系列活动。为居家隔离、健康监测和行动不便的老幼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免费发放4500份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为城区低保对象、孤儿、重度残疾人和部分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免费配送2.5万份食品蔬菜包;筹措300万元善款,持续支持疫情防控和困难群体救助工作。

三是着力做好特殊群体人文关怀。动员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开通心理疏导服务、社会救助服务、老年人服务、未成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等9类68条热线,在疫情期间为特殊群体纾解压力,送去慰藉、送上关爱。

下一步,我们将扎实开展“关爱你我他(她) 温暖千万家”行动,持续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全力做好居家隔离、健康监测和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低保对象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

郑州市区各大商超库存充足 生鲜备货量达到平日2倍以上

根据市保供专班监测:昨天(25日)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库存总量达到41.6万吨,包括粮油、肉类、蔬菜、水产等,货源充沛,品种齐全。郑州市区各大商超的库存也很充足,店内生鲜类商品的备货量达到了平日的2倍以上,其他商品可供2个月销售所需。

来源:大象新闻

微信号:hnxwgb1023

新浪微博:@河南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