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单日确诊高达40万+,累计确诊6.3亿,死亡660万人。然而就在此时,科学家又复活了48500年前的病毒,这真是在死亡的边缘疯狂地试探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一支国际科学家研究小组成功“复活”被冰冻了48500年的史前巨型病毒,这是迄今为止“复活”的最古老的病毒。

这些病毒被称为“潘多拉病毒”,能感染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最关键的是这些病毒经过数万年冰冻后仍能感染活细胞。

人类生命仅有几十年,而病毒却可以存活几万年,生命的维度相差上千倍。而我们却要想尽办法战胜病毒,想想就亚历山大啊!

那么病毒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病毒呢?

病毒是什么

病毒是一种细小的微生物,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它通过感染具有细胞的生命体,然后利用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病毒的大小也不尽相同,一般直径在10-300nm之间。最大的为痘病毒科,可达到260×450nm,最小的为双联病毒科,直径为18~20nm。某些丝状病毒的长度可达1400nm,但其宽度却只有约80nm。

如此细小的病毒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上第一种被发现的病毒是烟草病毒,由荷兰微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马丁乌斯·贝杰林克在1898年发现的。

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同时将一种名叫“烟草”的植物传到欧洲,这种植物可以治疗疼痛,防治虫咬、蛇伤,深得欧洲贵族喜爱。很快,烟草就成为了欧洲农场炙手可热的农作物。

然而令种植者头疼的事情出现了。烟草总是会染上一种特殊的疾病,叶子出现斑点、变成黄绿相间、最后叶片组织坏死,叶子扭曲、皱缩,最终导致烟草大幅度减产。

1879年,德国植物学家阿道夫·梅耶开始研究烟草花叶病。他发现患病的叶子提取的汁液,可以转移到其他叶子上,这种情况十分符合细菌的特性,然而奇怪的是他利用显微镜并没有看到细菌,通过培养皿也没有得到答案。

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也对烟草病毒进行了研究,他利用一种极其细小的微生物过滤器来捕捉这种病毒。然而经过多次过滤后,提取液仍具传染性,他开始怀疑这种微生物不是细菌。

1898年,荷兰微生物学家马丁乌斯·贝杰林克另辟蹊径,直接对“细菌”在烟草细胞的繁殖情况进行了检测,发现这种“细菌”可以在细胞中繁殖。他认定这不是一种细菌,而是将它称之为“病毒”。

到了20世纪后,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人们才真正看到了烟草病毒的样子。

到了今天,人们已知病毒约有174万种,然而这对大自然界中上亿种病毒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病毒造成的危害也不相同。

人类历史上杀人最多的病毒是天花病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发现,20世纪大概有5亿人死于天花病毒,天花病毒的致死率高达30%。

最终人们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通过大量接种牛痘最终战胜了天花病毒。

致死率最高的病毒是狂犬病毒。

狂犬病毒外形呈弹状,内含有单链RNA,可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当携带狂犬病毒的狗、猫咬了人后,病毒就会进入人体内,之后顺着神经蔓延,最后进入人体大脑中。

病毒攻击大脑后会出现怕水、怕风、有哽咽感、瘫痪等症状,最后心肺衰竭死亡。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2-3个月,短则不到一周,长则一年,这是由病毒数量决定的。

狂犬病的死亡率高达100%,因此一旦被狗、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后,立即就医,并接种狂犬疫苗。

感染最多的病毒—新冠病毒

感染最多的病毒估计就要属新冠病毒了。截至目前已经感染了6.3亿人口,并且以每天40万+的速度继续肆虐。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并且有很多种变种。常见的如: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

贝塔毒株,可以在刺突蛋白上发生突变,会出现免疫逃逸的现象,也就是以前感染产生的抗体或者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有可能会对贝塔毒株的作用逐渐减弱。

德尔塔变异株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核酸转阴时间长、更易发展为危重症等特点。

奥密克戎传播快、隐匿性强、穿透力强,比德尔塔毒株具有更多突变,可能导致二次感染。

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太强了,很多科学家都预计,人类恐怕无法杀死新冠病毒,未来将长期与之共存。

由于病毒对人类的威胁实在太大了,因此科学家们开始想尽一切办法研究它们,以获得抗体。

研究病毒的目的

人类研究病毒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对应的“抗体”。

人类从类人猿开始就一直在对抗病毒,到了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地发展,我们对病毒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研究病毒,从而得到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最终起到预防和杀死病毒的目的。

首先从病原体中分离出病毒,然后在实验室内用适当的细胞进行培养。再用培养的病毒去注射动物获得抗体,并通过该病毒去纯化抗体。

或者用表达病毒的蛋白质去注射动物获得抗体,并用病毒去纯化抗体。

有了抗体之后,就不用担心被这种病毒感染了。

但是除了制造抗体和药物外,病毒还被某些人“恶意制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7年香港报告一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的病例。

H5N1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病毒,它可以传染给人类,而且病死率高达60%。就连《自然》杂志都称流感病毒是病毒界的大佬。

流感病毒每年总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出新的形态,远比普通传染病更加危险,而H5N1病毒又以高致死率著称,好在其传染性并不高。

然而就在2012年,荷兰科学家决定打造一款新型的H5N1病毒,使其具有杀死世界一半人口的能力。

在Fouchier的实验室里,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经过十代变异,已经具备了通过空气传播的能力,如果这种病毒被释放出去,后果不敢设想。

病毒学家关彝向其他多位科学家讲述了,1997年在香港目睹的人类感染H5N1病毒的惨状。并警告,如果这种病毒在空气传播的话,那将是世界末日。

于是,全球40多位科学家,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和《科学》上联合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暂停H5N1病毒的研究,成功的阻止了这一可怕病毒问世。

现在想想新冠病毒能够在空气中传播,并且夏季也不会消失,会不会也是出自“国外的实验室”呢?

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十分发达,但是很多时候对狡猾的病毒依然束手无策。

为什么无法消灭病毒呢?

在自然界中,我们对动物、植物、人类、细菌都有很多的了解,唯独对病毒了解最少。

病毒浮游在空气中,或者停留在物体表面时,它们是休眠的,甚至是无生命的。然而当接触到动物、植物、人类时,它们突然变得非常活跃。

它们截杀细胞,利用细胞复制新的病毒,而细胞则被打乱正常的新陈代谢,最终死亡。

然而这仅仅是我们无法消灭病毒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复杂的原因:

1、病毒在刚刚感染时,我们并不能及时察觉,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我们察觉到时,它已经在细胞内胀满了,被释放到整个人体之中了;

2、病毒的复制是在细胞内,它与宿主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想要阻止病毒复制,又不伤害宿主细胞,基本不可能;

3、很多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性,流感病毒几十年下来变得连亲妈也不认识了。新冠病毒已经出现了11种变种,而亚变种则更多;

4、全球化加大了病毒的传播速度,今天病毒还在亚洲,第二天就乘飞机到美洲了,几个月下来全球都有了。

疫苗也不能有效阻止病毒传播。

人类通过接种疫苗消灭的病毒数量仅为两种,分别是:天花病毒、脊髓灰质病毒。

此外,白喉、破伤风基本被控制,腮腺炎、麻疹、风疹、百日咳、脑膜炎发病率大大降低。

但是与人类已知的174万种病毒相比起来,真的是九牛一毛。

病毒千变万化,导致发现有效疫苗靶点的难度倍增。

在疫苗研发试验时,不少病毒就开始变化,它们改变自己的抗原,让免疫系统无法识别,比如丙肝病毒,它在每个病人的身上都不一样。

再比如艾滋病病毒,它会进入到人体的免疫细胞,然后迅速生成自己的突变体,最终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使疫苗和药物失效。

即使有幸研发出了疫苗,狡猾的病毒也会不断进化,逃逸疫苗的压制。

同时,保证疫苗的安全性也是研发的一大难点。因为疫苗是用在健康人身上的,必须经过复杂的试验和严格的安全性评估,经过三期人体试验,确保安全才能投产。

最后,疫苗研发还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需要强大的资本乃至国力支持。

为了对抗病毒,部分科学家使用了基因编辑技术。

2016年11月,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她们对艾滋病、霍乱或是天花具有天然的抵抗力。

此事引起了轩然大波,国家卫健委迅速作出回复,要求认真调查核实,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要确保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基因编辑会引发如此轩然大波呢?

简单地来想一下,基因编辑必然是花费不菲的,普通人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高额费用。而富豪却可以。

富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制造出“超级人类”,他们的智商、情商、寿命、耐力、速度、力量都优于普通人类,势必会凌驾于常人之上,久而久之,普通人群将会被“灭族”。

此外,在基因编辑过程中,要对目标基因进行删除、替换、插入等操作,必然会存在失误,那么众多失误将会带来无法预知的新问题。

可以说,基因编辑在临床上有着巨大的风险,它的弊远大于利,因此基因编辑技术被无限期叫停。

写到最后

大自然是神奇的,我们对其知之甚少,不要妄图去征服!

植物、动物、细菌、病毒、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当们处于一个平衡点时,这个世界就是和平的。

而一旦有一方想要征服另一方,那么战争就会来临。

人类的活动造成冻土层融化,释放远古病毒。这些被冰冻了48500年的“潘多拉病毒”究竟会造成什么后果,无人可知!

随着冻土层的持续融化,其他病毒也会出现,也势必会出现感染动物、植物、人类的超级病毒。

保护环境,阻止病毒释放已经刻不容缓!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