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朋友还是老的好,一路年少走到老。”,喜极了这首老歌,百听不厌,总爱一遍遍单曲循环。

朋友说我太恋旧,这话不假,我不但恋旧,还懒,懒到不愿结交新朋友,特别是人到中年后。

我是一个简单的人,不愿意将太多的人请进生活中,不愿意花费时间去了解别人,更不想一遍遍地向他人推销自己。

朋友遍天下,知心能几人?人来人往,有人陪我们一程,有人伴我们一路,留下来的都是生命里的贵客,无可替代。

大文学家苏轼是一个极其随和的人,身边从来不缺朋友,可他最珍惜的,还是老朋友,为了与其相约白头,不惜舍弃太守之位。

我作洞霄君作守,白头相对故依然。”,《浣溪沙 送叶淳老》一词就是他与老友叶温叟真挚友谊的写照,语短情长,令人感动,值得一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莫教便唱水如天。

我作洞霄君作守,白头相对故依然。西湖知有几同年。 ——宋 苏轼《浣溪沙·送叶淳老》

简译

你我都在阳羡和姑苏这两个地方买了田地,又在杭州相逢,谁说这不是前世就定下的缘分呢?

只是,千万不要教人唱起感叹故人分离的诗歌,留下我一个人在这里,日后登楼去怀念老友。

且让我退下来做洞霄宫提举,你留下作杭州太守,这样,咱们就可以白头相守,故旧依然了。

想当年你我同榜及第,不仅同年还同龄,又志趣相投,在杭州能有几位像我们一样的旧友呢。

注释:

浣溪沙”是词牌名,“叶淳老”即叶温叟,字淳老,“阳羡”是古县名,在今江苏宜兴南,“姑苏”是苏州的别称,“洞霄”即洞霄宫,道教名观,在杭州西南,“同年”时同科考中的人。

莫教便唱水如天”是用典,化用赵嘏“月光如水水如天”之句,就是不要叫人唱起感叹离别的诗歌,那样会更加令人伤心难过。

赏析:

苏轼与常州的缘分始于元丰七年(1084年),这一年,他离开贬谪地黄州前往汝州就任,途中幼儿不幸夭折,又因为路费已尽,于是就上书请求暂住常州。

人间有味是清欢。经过乌台诗案一劫,苏轼此时已有了归隐之心,在往汝州途中,他还去探望了致仕家居的王安石,与之定下买田同隐之约,而常州是其首选之地。

这一次,苏轼并未实现隐居的心愿,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旧党被重新启用,他也被召回朝委以重任,可是,他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在朝中虽担重任却屡遭排挤。

元祐四年(1089年),52岁的苏轼自请外调,以龙图阁学士身份知杭州,在此地,他遇到了昔日故交、两浙路转运副使叶温叟,二人同年考中进士,又是同龄。

苏轼21岁高中进士,转眼已是知天命之年,30年弹指一挥间,此时在他乡遇到少年时的好友,其激动欢喜之情可想而知,而且,叶温叟也在姑苏之地购了田产,准备致仕定居。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于是,这对志趣相投的好友就相约致仕后也做好邻居,就像白居易和元宗简那般卜邻而居。

可身在宦途身不由己,元祐六年(1091年)正月,叶温叟被调任任主客郎中,纵有千般不舍,还得依依不舍地再次作别,而后不久苏轼也被调离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欣赏的这首《浣溪沙 送叶淳老》就是苏轼为叶温叟的送行之作,全词六句话四十二个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和修饰,但却语短情长,表达出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厚情谊。

此词的上片写二人志趣相投,少年好友老来相逢杭州,真是上天安排好的缘分,并打算致仕后卜邻而居,不希望好友被调离独留自己苦苦思念。

下片写与友人的难舍难分,如果可能,自己宁愿早早退休,做一个洞霄宫的提举,将太守之位让给好友,这样两个人就可以白头相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此后杭州哪里还有如你一样的挚友啊。

彼时年少,如今老矣,年华似水,人生何其短暂,这一别,再见何时?可有来日可期?总以为已经很珍惜了,可是面对离别,还是百感交集万千不舍。

写在后面:

苏轼与好友分别后,先后又被调往颍州和扬州,3年后再次贬往遥远的惠阳,再3年又到了更为荒凉的儋州,遇赦归来不幸病逝常州,也算圆了他终老常州的愿望。

只是,史书没有记载,我们也无从知晓,苏轼和叶温叟这对惺惺相惜的挚友余生是否还有过交集,只知道相约比邻的愿望终是没有实现,也是憾事一件。

少年时鲜衣怒马,呼朋引伴,身边总会有多的朋友,可是,能够走到最后的有几人呢?人生最值得珍惜的,还是一路不离不弃的挚友。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与刘禹锡年轻时仕途坎坷,辗转各地,聚少离多,人生有缘,老年时又得以相聚洛阳,夕阳虽晚,但有挚友相伴,人生又何其快意。

在江村小屋里 ,靠玻璃窗 ,烘着白炭火钵 ,喝清茶 ,同友人谈闲话 。”,这是周树人的愉快,也是我的向往,但愿也是你的美好,有老友相伴,何其幸运,愿彼此惜缘。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