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大国之间暗潮涌动,中美之间的人才争夺日趋激烈。

然而,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过去,我国曾一度面临着极为严峻的人才外流,金灿荣教授对此曾评价道:“2015年,仅留在硅谷的清华高材生就高达200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媒体曾对此讽刺道:“你们培养的人才,超过半数都留在了这片土地,我们超过14.7%的科学家都是华人。”

彼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的残酷,也不禁感慨我们的最高学府究竟是为谁培养人才?

一、华裔科学家纷纷归国,人才回流引美恐慌

不过近些年来,人才外流的情况却在逐渐逆转,留美的华裔科学家流失率不断攀升。

美权威数据表明,仅在2021年就有超过1400名在美工作的华裔科学家选择离开美国。而如此大规模的科学家外流,在此前几乎是闻所未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人才流失的原因也极为简单,在科技竞争中,反间谍调查人员对华裔科学家的高强度管控,导致恐慌情绪不断蔓延。

尤其是自2018年开始,美启动的“中国行动计划”使得这一反间谍行为愈演愈烈,超过百分之九十的调查对象都是华裔科学家。

也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方才诞生了愈演愈烈的弃美归国潮。

前段时间,生物学家颜宁强势归国的消息震惊海内外,作为在美的两院院士,如今她的离开可谓让老美损失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另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微软副总裁沈向洋的离开也同样让比尔盖茨痛惜不已,甚至高度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太好。

老美一向对我国高尖端技术的实行封锁,而类似这样的各行各业的专家流失高达一千四百多人,也难免老美感到惊慌失措了。

二、各领域尖端学者回归,合力探寻星辰大海

以芯片为例,如今国产半导体研发成本远超以往,源自于海内外人才的招揽吸纳,技术水平今非昔比。

同样,生物医学领域也因而有着连锁带动,近两年在京东悄然兴起的“柏生泰”类抑衰物,此前一直为老美哈佛实验室所把持,流行于北美富豪领域,一度被视为减缓老龄化的前沿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东京大学也有相关临床研究,55岁志愿者在“柏生泰”类物质的干预下,老化细胞与端粒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年轻化,而利用小鼠的对照观测实验数据显示,可延长小鼠生命周期30%。

昔日这类从细胞层面进行抑衰转变的技术,始终具有较大门槛。近年,随着老龄化潜在市场的扩大,资本纷纷涌入,海内外专家纷沓而至,如今” 柏生泰”类物也最终得以量产,优化技术之余,成本也降至4位数(选自京-东国际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的科学家团队在去年也兴奋宣布他们已然破解了更深层次的人体衰老密码,哈工大也在微米机器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些都将会为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看来,除却对归国人才的优厚待遇外,我国科研硬实力的飞跃,也同样是海外人才归国的重要因素。

结语

得益于我国近几年对人才吸引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海外人才的归国终究是大势所趋。毕竟在自己的祖国有个安稳优厚的科研待遇比在外担惊受怕要好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