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场人士表示,国常会此次重提降准,向市场释放了重要信号,预计央行近期降准概率有所加大。

根据历史经验,往往国常会提及降准之后数日内,央行就会出台相关降准政策。4月13日,国常会也曾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定调2天后,降准于4月15日如期而至,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为何要降准?

此次国常会关于降准的呼声来得略有些意外。上周央行缩量操作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并称11月以来已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这使得市场的降准预期有所下降。但是考虑到疫情反复和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下,国内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近来市场流动性偏紧、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降准也在情理之中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多项经济指标出现回落。如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71亿元,同比下降0.5%,相比上月回落3个百分点;1~10月投资增速为5.8%,相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解读数据时表示,总的来看,10月份我国经济延续了恢复态势,生产需求继续恢复,就业物价保持稳定,新动能积蓄增强,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发展韧性继续彰显。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下行的影响逐步显现,国内疫情新发多发,经济恢复有所放缓。

此外,央行行长易纲11月21日在金融街论坛上也谈及降准:在2018年以来,我们累计实施了降准13次,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降到了大约8%,共释放了长期流动性约10.8万亿元,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稳定在38万亿元到40万亿元之间,而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则从2017年末的近170万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60多万亿元,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是比较稳固的。

降准将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向金融机构释放流动性,维护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增强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的持续性;传递明确的政策信号,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如果降准尽快实施,银行资金成本得以降低,银行减少加点的动力增强,12月LPR特别是5年期以上LPR有望下降。

“适度”降准意味着什么?

另外,富国大通认为,我们应该观察到,本次国常会对降准的表述与4月有所不同。强调了“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而4月则是“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银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

这首先说明,本次降准的目的与4月不同,4月降准是为了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本次降准则如上所述,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与预期。考虑到目前债市调整的背景,本次降准在保证流动性的情况下,进一步平抑债市与理财产品的波动,进而达到保护实体经济的目的。

而且,其中强调的“适度”也意味着,本次降准的幅度会有所控制,并不会超过4月降准。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财富之旅,或致电400-088-0088帮你获取更多财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