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目眺望皆是热土

积步跬行不忘初心

陈高川

多年以后,当我独自站在楼顶,俯瞰这片寒暑耕耘,挥洒青春的土地。那集中连片的温室大棚,在烈日照耀下,仿佛平静的湖面泛起了粼粼波光,波光里荡漾的是绿色的生机和希望。当清风翻开多年的艰苦历程,不禁热泪盈眶。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经过多次走访,数处选址,几年考查,我们最终把芦笋产业落地于东川区阿旺镇大石头村。这里温度适宜,水源丰富,交通便利,是整个东川区范围内最适合发展芦笋种植产业的地区之一。

仍旧记得那天阳光极好,我正式辞职离开霓虹璀璨的都市,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自陶家小河路口下车后,斗志昂扬的我沿着凸凹不平的泥土路悠然前行。一旁小河水安静的流淌着,夹岸的两山破碎的躯体上依稀生长几棵小树;满目望去,衰草遍天,了无生机。河岸旁堆放稻草垛的田地不多,大片荒芜的土地上,肆意长满了杂草。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这就是我即将遍洒热血,扬帆启航的地方。

经过半小时的跋涉,终于到达目的地了。道路左边是三间破漏的石棉瓦房,洞开的窗户用旧木层板隔断,窗沿几只蜘蛛四处逃窜。艰难的推开斑驳的房门,地面上是堆积已久尘土,墙角依稀残留着几粒黑色老鼠屎。一时间我凌乱了,就连远处堆放的粪堆此时也好像正在张着嘴大声嘲笑我。犹豫片刻后,我定了下神,从村中借来工具,经过几小时的烟尘弥漫,挥汗如雨,完成了一个深度清理大扫除。取过水杯,一口气全部喝完,顺势躺在铺好的木板床上。心想,总算是有了一个安身落脚之处。

小屋已经被村民遗弃很久,没有通电,用水只能到小河里取。夜幕降临,撕破黑暗的只有一支红色的小蜡烛。我静听着屋外的流水哗哗作响,飞舞的电线疯狂呜咽,没有一丝心情搭理正在房梁来回漫步,仿佛挑衅我的灰黄毛色大老鼠。凝望着那微弱飘摇却又坚定不会熄灭光晕,开始陷入了沉思;心下明白,如果这是一场战役,那么考验才刚刚开始。

没想过第一场遭遇战来得如此之快,才开始和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我们就遇到了难题。这里啊!是个传统农作区,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后,留守种地的长者长期都是靠天吃饭。未曾出过远门的他们,把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当作了命根子,村书记带我们跑遍了三个村民小组六十八户农户,每一户村民家中。最后一户实在没有办法,我们阿旺镇镇长、大石头村书记,陪同我们一起来到村中这家“钉子户”家中。我们一群人坐在那粗糙瘸腿的小板凳子上,整整六个小时的摆事实,讲道理,谋发展;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牙齿都快触碰起火花了,这家“刁民”仍旧不动如山,直气得书记想动手东西打人。我们再三劝慰,平静下来后;再次转换思路,把他家的几个兄弟和亲友都动员了起来;才做好了他的思想工作,结束这场战斗,那天晚上我们忙到十点才在小组长家里吃上一口热饭。

开始平整土地了,克服了种种困难的我们,动用了两台挖掘设备,四张运输车辆,前后耗时四个多月,才把整片零散不规则又落差悬殊的土地基本改良平整。然后,又发现地面土层薄弱,石头太多,肥力低下,完全达不到种植芦笋的要求。看着遍地灿若繁星的石头,心想果真好一个名符其实的“大石头”村。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巧借了东川修建高速公路的“东风”,修建高速公路有许多需要找地方堆放的剩余泥土,一路运输到了种植基地。正是寒冬时节,冷风刺骨,漫天飞舞的尘土中,我丈量过了脚下每一寸土地,慢慢把那些土层不足,荒废许久的不毛之地逐渐改造。从此饱经风霜的我,再也回不到的曾经的白面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零一四年春,刚过完一个不算温暖的冬天,还好雪线只到半山。小破屋内烤火器旁边的电热毯上是才开始露白萌芽的芦笋种子。推开房门,有阳光,天青色,微冷。基地上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机械轰鸣声,施工争论声,还有路旁缓慢走过的水牛低吼声;悠悠回荡在整个山谷,此时的画面在我眼中定格,像极了一幅最美的人生画卷。基地的建设一天一个新模样,再不见从前的乱草萋萋,我亦颇有一种“未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

光阴流转,已是人间四月天。两岸青山上开始生机盎然,万物复苏;苍鹰掠过,惊起阵阵飞鸟,清澈见底的小河温柔如故,大片的温室大棚仿佛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夜深了,北风渐起,已经更换好玻璃的窗外电闪雷鸣。突然,一阵急风吹过,刚接通不久的电又断了。屋顶的石棉瓦也有几片从顶上被吹落下来,接着大雨找准机会倾盆而下。

一夜过后,暴涨的小河把浑浊不堪的泥水残忍地送进了我们三人一间居住的小屋,鞋子和杂物随着积水起起伏伏,床头屋漏无有一丝干处。举目远眺,建设好的大棚有的四脚朝天,有的伏地不起,有的孤苦伶仃,散落一地。我看着一地狼藉,满腔热忱被淋湿在狂风暴雨里。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就只有坚持。经过一次次的摸爬滚打,学习参观和实验改良,直到六年以后才最终形成成改建了抗风效果优越、排水通畅、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新式复合大棚。每年时涨时消的河水,再没能越过我们努力维护加固的堤坝,对整片基地造成损害。

温室芦笋产业发展从育苗种植、采收加工到包装运输,都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极大。留守在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年龄偏大,数量还严重不足。产品盛产上市期间,村民家中忙不完的农事就会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旁边村落甚至其它乡镇找人招工,才算勉强解决问题。然而,从事农业的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稳定性又差。年龄较轻的培养极不容易,留下来更难。有时候也在想,十几年后,当这批勤恳务实,对土地拥有深厚情谊的人缓缓老去,新一代的人还有多少愿意和我一起陪着这片热土继续成长前行。

二零一九年七月十九日,整夜的暴雨过后,上游的山体滑坡,引发数十年不遇的巨大洪水泥石流。一夜之间它摧毁了堤坝,冲断了公路,带走了大片温室大棚。我小心翼翼行走在岸边,眼睁睁地看着设施被大口蚕食,却无能为力,只能步步后退。为保证安全,我准备带着员工向山上村里撤离。那奔腾喧嚣的洪水仿佛把我困在孤岛,不得逃脱,一瞬间我想彻底放弃算了,这样煎熬的时刻我一秒也难以承受。此时细雨洒在我的脸上,冰凉中夹杂着一丝暖意,我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更多。大自然有多安静就有多美丽,有多温柔暴发时就有多残酷。绿水青山,永远是金山银山。一周后,我收拾好心情,告诫自己,至少我们人没事,这些打不倒我们的,终究只会让我们更强大。后来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终于恢复了河堤公路,重建了芦笋基地。

二零二零年三月十三日,一场意外引发的山火从外面山口已经持续到燃烧到不到温室大棚几十米处。天边皎月高悬,河边烈火冲霄。夜色中,那伴随着热焰闪耀着的星光点点,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是他们从昆明各地汇聚而来,为我们排忧解难,冲锋陷阵。在前行引路的途中,一句“这些我们习惯了!”让我不觉泪目…”。夜色难免黑凉,前行总有曙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是他们给了我源源不绝的动力和勇气,是他们守护了芦笋基地,守护了村民村庄,守护了大好河山。

二零二二年三月十三日,开始我以为这是一场浪漫,兴致勃勃的分享朋友圈美景,后来才发现它是一场巨大灾难。那天,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于白银。短时间骤降的暴雪,直接损毁温大棚一百三十多亩,我仰望鹅毛大雪,一时无语凝噎。但多年的磨砺,和亲友的热烈关怀,让我坚信所有的失去,都将以另外一种方式归来。

自回乡创业以来,我们如同渡劫一般。与天斗,历经风灾、水灾、火灾和雪灾后而重建;与地斗,平整土地、清理石头、增土施肥后而增产;与人斗,招工找人、培训引导,协调各方后而安定。一路走来,旅途的开场,沿路的“勋章”,风沙搁浅的希望,这一切都让我开始随着产业发展渐渐成长。就犹如一个人的西游一样,定住心猿需悟空,不在意马便化龙,前行路上要八戒,悟净方能取真经。我前路途中有多少磨难,就能取得多少“真经。

我本是一个平凡的人,何其有幸生长在华夏民族的大家庭中。作为新时代的职业农民,我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我们就是那建设“种花家”的点点星火。

如今,我站立的地方已是一家集良种选育、设施规模化栽培、产品生产加工及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科技示范基地。公司采取“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和云南省农业大学、云南农科院和北京农林科学院等省内外科研单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成功选育出了滇芦笋1号、滇芦笋2号两个适合云南地区种植推广的优良品种,获得了云南省优质种业基地的荣誉称号。成功申请了1个商标,12个专利,收集了国内外种质资源200多个。制定了绿芦笋企业生产技术标准2项。获得了云南省龙头企业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涉及贫困户123户430人,使之得到长期稳定收益。带动周边8个村民小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村民除了获取土地租金外,还可以到企业务工增加收入,实现不出家门即可就业。解决长期务工岗位15个,中长期务工岗位36个,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和农户致富增收途径。

源于对农业的高度热爱和对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将依托青山碧水的美丽环境,运用远离污染的丰富自然资源,以高端农产品种植带动观光旅游农事经验,乡村度假等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农业转型的新型道路。扶持推广种植,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增收。结合乡村振兴,利用资源,打造陶家小河河谷风景区。建设成为一家集种植养殖、餐饮娱乐、亲子教育、休闲观光,健康养生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