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正经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而他们曾经信赖的美国大哥却背后捅刀子,用各种方式挖欧洲的墙角,如果美国不停止这个行动,欧盟将被美国钝刀子割肉一步步摧毁,德国看到了不敢反抗,法国看见了率先做出了反应,但美国并不会就此罢手,留给欧盟和欧洲国家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反抗要么妥协被美国摧毁。

欧洲正在经历什么?首先是俄乌战争带给欧洲的危机,比如能源价格暴涨、高通胀,民众生活困难,企业成本增加等,让欧洲各国经济普遍倒退。其次是欧洲各国内斗加剧,由于在俄乌问题上利益诉求不一样,彼此之间的矛盾开始公开化。最后是美国在背后捅刀子吸血,除了在能源问题上捅刀子外,美国还在许多方面对欧洲各国捅刀子,比如美国利用补贴政策吸引欧洲企业去美国投资,这一动作被西方评价为是搜刮欧洲滋养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正在掏空欧洲的工业体系,这样下去欧洲就会被动去工业化,经济只会越来越差,综合国力也会逐渐衰退,民众收入也会大幅下降。如果欧盟和欧洲国家任由美国这样搞下去不反抗,最后他们将被美国给摧毁。美国为何三番两次对欧洲捅刀子呢?

首先是美国太缺钱了,虽然这几年美国超发了大量的美元,但是依然无法解决美国缺钱的困境,所以他们想用美元加息从全世界抢钱弥补窟窿,但东亚、东南亚、拉美和南亚等许多国家曾被收割过,早就对美国有所防备,除了日本外,美国从其它国家没有捞到多少油水,或者说捞的这点钱不够塞牙缝,而欧洲地区不一样,有钱又好下手,关键是他们不团结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反抗,这就给了美国机会。

其次俄乌危机前欧洲迅速崛起,欧元威胁到了美元的地位,这样下去美国霸主地位不保,自然要想方设法搞垮欧洲,特别是欧盟这个经济政治组织。

最后是美国产业太空心化了,美国许多产业早就空心化了,这些年美国也看到了问题并在一直努力,试图恢复美国的产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功,但俄乌战争给了美国机会,或者说美国为了创造机会挑起了俄乌战争,能源暴涨欧洲企业生存困难,美国再次开始捅刀子行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由此诞生,为何这个法案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呢?

美国市场是欧洲车企的重要市场,他们不想失去美国市场只能选择去美国设厂,否则无法获得巨额补贴跟其它车企竞争,这就意味着欧洲车企会变相帮助美国建立产业链,而且部分车企会全部迁出欧洲去美国,这就相当于把自己的产业链搬迁去美国,自然是在挖墙脚了,这样是便宜了美国损坏了欧洲的利益。而在欧洲国家看来,他们是因为配合美国打压俄罗斯,才推高了能源危机导致企业生产困难,美国应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而不是趁机落井下石抢走他们的产业链,所以部分政客才说美国是在欧洲背后捅刀子。为何欧洲国家这么惧怕这个法案呢?

《通胀削减法案》核心内容是补贴,其中一个重要条款就是补贴电动车,只有在美国本土生产的电动车才会获得高额补贴,进口的将被排除在外,由于补贴额度很大,在美国本土生产的电动车竞争力将会非常大,这有利于美国发展本土电动车产业,打击欧洲电动车出口,进而打击欧洲电动车产业,欧洲国家当然害怕了。

当前新能源产业最发达的地区有三个:一个是中日韩为首的东亚地区;一个是欧盟为首的欧洲地区,一个是美国为首的北美地区。按照当前的规模和趋势发展下去,亚洲和欧洲的新能源车企有机会突出重围,第三名的美国则可能被围剿退出,但是美国用不正当方式竞争跟欧洲竞争,那欧洲新能源产业就有可能被美国吃掉。说更简单一点,美国吃不下亚洲地区,就想着吃掉欧洲地区的新能源产业,否则美国就要被欧洲和亚洲的新能源车企吃掉,所以美欧不得不想办法吃掉对方,否则就要被对方吃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补充一点新能源产业的知识,在许多人看来美国有特斯拉,欧洲基本没有出名的电动车,所以欧洲应该干不过美国,但事实恰恰相反,美国的新能源产业只是相对发达,和东亚地区和欧洲地区比起来差远了,东亚地区新能源产业世界第一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欧洲地区也远远领先美国许多人肯能想不到,欧洲电动车产业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供应链占全球的约20%,而美国电动车产量仅占全球的10%,电池产能仅占全球的约7%。现有规模下,美国早晚要掉队,最后新能源产业只能是东亚和欧洲的天下。美国当然不允许出现这一幕,因为新能源产业太重要了。

美国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追赶已经不可能了,东亚和欧洲地区太领先了,规模效应已经出来了,所以美国只能走偏门,利用危机让欧洲新能源企业无法生产,这样美国就能挖墙脚了,还能实现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反超,并且还能成功摧毁欧洲新能源产业,到时候美国就可以反过来出口欧洲赚大钱了。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出台,就是为了配合这个行动。

根据世贸原则,以及美欧之间的贸易规则,双方不能出台补贴法案,但是美国率先破坏了协议,出台补贴政策开始不正当竞争了,而世贸组织已经被美国玩残了,根本无法做出相应的处罚,所以欧洲国家只能任由美国胡来。过去欧洲许多汽车出口美国,现在美国通过补贴的政策,就会让欧洲新能源车企去美国发展,欧洲生产的新能源车也将逐渐失去美国市场,欧洲新能源车产业就会衰落。

除了新能源产业外,许多其它产业也在犹豫要不要离开,这就是该法案带来的威力,美国这是要彻底搬空欧洲的工业体系,美国现在有补贴资金,庞大的市场以及充足的廉价能源供应,这对欧洲企业是一个致命的诱惑。欧洲多国高层也看到了这一点,看到美国正在挖他们的墙角,这样下去欧洲会被动去工业化,结果是被美国一步步摧毁,但是却没有几个国家敢站出来公开反对美国,都怕失去美国这个市场,更怕美国突然掐断能源和撤军,以德国为例,他们也只是批评美国在搜刮欧洲,但并不敢做出相应的反制。

唯一强硬一点的就是法国,马克龙一直在呼吁美国调整该法案,当然他也不报多高地期待,11月21日马克龙约谈欧洲企业家,呼吁他们留下来投资欧洲,而不是搬迁到美国,这算是欧洲唯一敢牵头阻止企业去美国的高层了。

我认为这背后不仅仅只是呼吁,而是双方的彻底摊牌,马克龙可能会以欧盟市场为筹码,威胁这些要离开的企业家,离开了就别想要欧盟这个市场了,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震慑住这些企业家。当然仅仅这样可能还不够,法国或许会考虑出台补贴政策,这样欧洲企业才有机会度过当前的能源危机,才能安心留下来。不只是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应该也会如此操作,否则留不住想要离开的企业。否则这个补贴法案也很难出台,这也是欧盟的困境,出台一个政策反制都要所有成员国赞成,很容易被美国阻止。

个人预计美国不会在《通胀法案》问题上妥协,至少拜登政府时期不会,那么留给欧洲的选择就只有两个:要么向美国妥协,等着美国抢走他们的产业摧毁他们;要么出台补贴政策跟美国正面对抗,才有一线胜利的希望。对于美国而言,离开了欧洲它就完蛋了,但对于欧洲而言,离开了美国还有亚洲,所以双方真要玩补贴大战,最后受伤最重的肯定是美国。上一次美欧贸易关税大战是特朗普时期,这一次美欧或将爆发补贴大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