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S徐熙媛在去年底与前夫汪小菲离婚,并再婚20年前的前任具俊晔,岂料离婚风波才刚下幕又起风波。

01

离婚最难看前夫汪小菲

汪小菲这次发疯和他支付的巨额抚养费有关,导火索是大S起诉他没有按时支付抚养费。

虽然没有看到汪小菲和徐熙媛和大S的这个离婚协议的全貌,仅仅看到了汪小菲罗列出来的自己的支付的账单也能看出来是天价数字。

他们适用的是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与大陆对于抚养费的支付标准有所不同。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三大标准来确定。

在具体的支付标准来看,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汪小菲“出格”言论绝非首次,每次都义愤填膺骂人,最后潦草道歉收场。但这样的症状就跟得了病似得,时不时还得发作一次。

这次炮轰的不仅是前妻大S,还有前小姨子小S,还有前小姨夫,已经前岳母S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小菲实名举报小S处方就拿药,常年服用思诺思。但网友核实后发现,这是安眠药,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会使用。

另一位被误伤的巨蟹座表示,失眠已经够惨了,怎么吃安眠药还要被举报呢?

汪Sir是人狠废话多,疯狂出拳都打不到要害。

为了攻击小S,她指责小S的丈夫包养多位异性,化身为女德班班长,俨然一副“管不住男人的女人都是废物”的论调。

其中一位网友表示,“不知道的还以为小S跟汪小菲离婚了!”

不仅如此,汪小菲拿出了要掀翻徐家屋顶的气势,扬言要把“徐家的丑事都曝光”。结果被前岳母S妈一句话顶回来——我们徐家没有丑事。

S妈此言一出,在直播界闯荡的汪妈张兰也开始了她的精彩表演。只见汪妈一手举着螺蛳粉,一边对大S家嗤之以鼻,掌握流量密码的她深情地说道“还想听更多八卦吗?赶紧下单!”

离婚离得如此难看,汪小菲当属娱乐圈第一人。

面对前夫汪小菲的口不择言,大S却显得依然大气和稳重。

声明稿中,大S表示从认识汪小菲至今,没有想过要伤害他的身、心,更提及希望离婚后两方能好聚好散,并保证此生不出恶言。

一席话让网友们赞赏不已,认为两人的高度完全是不同水平。

02

天价抚养费从何而来?

从汪小菲曝光的抚养费看的确是天价,但明星原本就是富人阶层,不能用普通人的消费观去理解。

但如果是双方签订的协议,那就应该遵守,而不是随时选择反悔。

从汪小菲的发飙来看,他最不满的当属大S这么快的走入一段感情,因此不断发泄对徐家进行轰炸。即便如此,只要当初的协议是汪小菲同意的,双方协商约定好,那么这种后果其实是需要他自己来承担的。

他承担的不仅是孩子的抚养费,也承担自己当初对这段感情复合所保有的期待。

也许汪小菲当初愿意支付巨额的抚养费是希望大S能和自己一样,对夫妻情分保留眷恋。但从大S稳重大气的回应可以看出,女方不仅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与旧情人重归旧好,也已经从过去的婚姻中抽身离开。

对于抚养费大S一分不少要,该打的官司照样在打,该申请的强制执行也照常操作,这才是让汪小菲彻底凌乱的理由。

张荆律师表示,如果是夫妻双方协商,抚养费就不一定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支付。只要一方愿意给,另一方愿意要,抚养费给多少都行。比如一年给一千万也不违反法律规定。如果抚养费金额已经写在法律文书里,那就成了必须履行的义务。汪小菲不愿意支付,则要承担法律代价。

随后大S经纪人在接受时强调,大S、汪小菲当初是在没有饮酒,且双方律师的见证下签署离婚协议书,且协议书上的条件、金额都是在庆幸的状态下各自签名用印。

某种程度上,汪小菲的暴怒能获得一丝丝的理解。

他和大S结婚十年,丝毫没有感情是不可能的。

就像每一对离婚的夫妻,从在牵手踏上红毯为彼此戴上幸福的戒,相许承诺之时,没有想到某一天会走上婚姻的终点,没想到有一天会踏上法院的阶梯,签下离婚协议书。

但婚姻相处是细水长流的,也许一触即发,也许长久累积,导致了离婚的结果。

当婚姻已经迈向死寂,签字离婚已成为事实,离婚之后离婚者需要面对生活的改变与需要新的适应。

很多人离婚时可能是出于对前任的眷恋,或是对再次复合的期盼,在谈到分手条件的时候出于一丝情面和期待,导致在答应对方提出条件的时候选择满口答应,愿意接受超出了正常的支付标准的抚养费。

但对于要分开的夫妻应该认清这一点,离婚了就是两家人,除非再次结婚,否则的话,离婚意味着对方很有可能会马上步入新的感情或新的婚姻。

接受失落始终是不容易的,对于离婚者学会告别过去,不再以防卫、否认面对生命的转变,不再将生命的责任转移到别人身上,才是更理智和成熟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