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一位聪明的老人,虽然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没有腰缠万贯的财富,也没有一手遮天的能力,但是他却能让两个儿子心甘情愿留在他身边照顾他。
老人在55岁那年在务农的时候晕倒了,两个儿子把他送到医院之后,经过医生的检查得知,他是因为积劳成疾,所以才会晕倒的。
那次他住院一个星期,医疗费用花了将近一万元。出院之后,他依然坚持每天去田里务农,因为他想多参加工作,多挣点钱为儿子减轻负担。
但是他的大儿子却对他说:父亲您就别再继续下田干活了,只要您身体健康不生病,不让我们花那些冤枉的医疗费,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
于是他听从儿子的话,每天只在家里休息或者适当帮家里做家务。可是没有经济收入的他也需要有自己的日常开支,比如买生活用品或者喝点酒。
没有钱的他只能问儿子和儿媳妇要,刚开始的时候,他开口向儿子和儿媳妇要零花钱,他们给钱的态度还是蛮好的,但是久而久之他们的态度就变了。
有一次他想进城里跟老朋友相聚,但是身无分文,所以开口向儿媳妇要两百元。儿媳妇是把钱给他了,但是说话的语气让他感到非常不愉快。
她儿媳妇说:您老人家每天闲着什么事都不做,我们供你吃,供你喝已经很不错了,你还不知道节约,老是开口向我们要钱花,我们挣钱也不容易啊。
他点头表示答应儿媳妇,以后不再问他们要钱了。所以在他去聚会回来之后的第二天,他拿着锄头到自家的荒田里开荒,种植蔬菜。
然后等蔬菜长大之后,再收割,然后拿来卖给村民。村民们都知道他曾经因为积劳成疾而住院,所以问他:你的儿子不管你吃喝吗?怎么又干起活来了。
他没有因为儿媳妇对他的态度不好,而说儿子们的不是,他回答村民:我儿子和儿媳妇很孝顺,但是我得锻炼身体,适当干点活还是可以的。
因为他对每一位关心他的村民都说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很孝顺,久而久之,村民们也开始会当着他儿子和儿媳的面,夸赞他们孝顺懂事。
他的儿媳妇觉得内疚,于是就对她说:您也别去种菜了,我们每个月给你三百元的零花钱,也足够你花了。您去种菜,别人以为我们没养着您呢。
他表示,自己去种菜,不仅是为了能自己挣一点生活费,而且还是为了能适当地锻炼身体,所以希望两个儿子和儿媳妇能够理解他。
他的儿子表示,如果再去种菜,然后又因为积劳成疾再次住院,那么卖菜得来的经济都不足以开支医药费,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以儿子反对他继续干活。
他回答:我自己的身体情况自己清楚,只要适当干活,起到锻炼身体的用处就行了,我不会勉强的,不会再给你们添麻烦了,你们就放心吧。
他执意要适当干活,而且说是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所以他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也没有办法,所以只能经常抽空去帮他挑水施肥,尽量让他少干点活。
后来在2016年,春节即将到来时,他利用两个儿子每个月给的零花钱和自己卖菜攒下来的钱,封了两个红包,每个红包内各放一千元,然后来找村长。
他对村长说:我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非常孝顺,我想麻烦村长,在我们村的春节晚会上表扬他们一下,然后把这两个红包奖励给他们,但是不要让他们知道这个钱是我出的。
村长犹豫了,村长对他说:我帮你这个忙其实不难,只不过以后村里的孝子,我是否也需要去表扬,同时奖励他们的资金我该从哪里出?
他回答:我们村应该大力鼓励村里的孩子们孝顺老人,所以我认为,我这个建议行得通,我还建议,跟村里人商量以后拿村里的资金来奖励鼓励孩子们。

村长听了他的建议之后,就在村里召开了会议。村长把事情跟村里人说清楚之后,没想到竟然全票通过了,因为在村里说得上话的都是村里的一些老年人。

后来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我们村里举办了晚会,在晚会结束的时候,村长上台表扬了老人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同时奖励他们每人一个红包,还有两面写有孝子两个大字的锦旗。

自从两个儿子得到表扬之后,他们从原先每个月,每个儿子给老人三百块的零花钱,加到每人每个月给老人五百元零花钱。

但是儿子们有一个要求,他们希望父亲每天去村里跟同龄人下棋,聊天,唱歌,不要再去务农了,因为他们如今是村里的孝子模范,他们怕丢脸。

老人为了儿子和儿媳妇的脸面,所以笑着答应了他们。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这些都是这位聪明的老人对儿子的鼓励,同时村里人也不知道而我是凑巧在村长家办事,正好听到了这件事。

当时,老人说要自掏腰包,奖励他的两个儿子的时候,我在旁边听着傻眼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后来我才明白,他非常聪明。

这么做,目的是鼓励儿子和儿媳妇孝顺他,同时让全村人都知道他的儿子和儿媳妇孝顺他,这样一来就起到了全村人来监督他的儿子和儿媳妇孝顺的作用。

如今老人每天在村里游玩,家里的家务活都是由儿媳妇和儿子来做。他鼓励儿子和儿媳妇孝顺的这个办法,不仅能让孩子们心甘情愿照顾他,而且还能让孩子们主动给他零花钱。

通过了解和分析老人的经历,同时根据我自己的总结,我认为一个老人,想让子女心甘情愿来照顾他,必须具备以下五种条件的其中一种以上。

第一种条件,是腰缠万贯。老人有了经济实力,既可以自己解决养老问题,又能让孩子主动来照顾他,因为子女们会担心老人不把财产留给他们,所以需要好好表现让老人高兴。

第二种条件,是有权有势。老人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我们要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他依然有能力或者通过人脉帮子女们办事,子女们就会心甘情愿地回来照顾他,因为他对子女们有用。

第三种条件,是德高望重。老人想要子女心甘情愿回来照顾他,前提是要获得子女的尊重。如果老人既没有办事的能力,又没有雄厚的财力,那么只能通过修德来获得子女的尊重了。

第四种条件,是通过鼓励。像文中所述的这位老人一样,通过鼓励的方式,鼓励儿子和儿媳妇来孝顺自己,同时通过表扬,奖励的方式,让大家都知道他的孩子们都孝顺他。大家都知道以后,就起到了大家监督的作用。

第五种条件,是儿时教育。只有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对上一辈人孝顺,让自己的孩子看到,从而起到树立孝顺榜样的作用,等子女长大之后才会像父母当年孝顺爷爷奶奶一样来孝顺父母。

我认为,并不是每一位老人都会有钱有势,同时也不是每一位老人都能像文中所述的这位老人一样,有鼓励子女来孝顺自己的运气和条件。

所以我建议,老人可以通过修德,获得子女的尊重,使子女心甘情愿回来照顾自己。修德不仅要修行为德,还要修口德。

作为老人,应该少批评子女,尽量少对子女的事情指手画脚,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