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行业还停留在2023“开门红”能否“红”的热议中,这一寿险行业的传统艺能正步入一种囚徒困境。

固然很多险企高管屡屡提及“淡化开门红”、“均衡经营”、“转变费用刺激的销售导向”等象征着“调整”的用语,但对2023年经营的期待,都心知肚明。

无论是“旺季营销”、“首季峰”、还是紧随自身大股东的“春天行动”等,或许淡化的仅仅是“开门红”的称谓,政策激励、方案投入、费用资源皆已陆续到位。

对头部企业而言,除非所有机构都放弃这一模式,否则维持“开门红”经营依旧是每个公司最优、最理性的选择,毕竟如今的市场已然是一种“零和博弈”的状态,不打“开门红”就意味着将份额、客户、队伍、网点尽数让渡竞争对手。

当下的境况下,无论转型、高质量经营的声音多么嘹亮,上述经营上的退让行径都将触碰大公司的逆鳞。

事实上,最早揭开今年“开门红”大幕的,依旧是寿险业的巨头大佬们。

继国寿在9、10月之交就推出开门红产品之后,平安、泰康、新华、人保寿险等也先后跟上,甚至往昔“开门红”战中存在感较低的友邦,在今年也明显活跃了很多,其不仅高调推出非标体重疾险在内的“开门红”系列产品,各大机构、营业部的启动和推进皆有声有色。

如今更大的压力,则明显转移至中小险企。

截至目前,大多数中小公司还没有明显的“开门红”动作,尽管从往年来看,这些公司的启动都会晚于头部险企,待市场动向明晰之后再开始推进,但2022年进一步严峻的经营形势,令之周旋余地越来越小。

根据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寿险业利润同比减少450亿,较2020年同期更是蒸发了近千亿,而除了冲刺上市志在必得的阳光以外,几乎所有中小险企的利润都在8亿以下,亏损者超过40家,亏损总额也突破200亿。

比起家底殷厚的巨头们,中小险企面对行业转型的持续调整、资本环境的波动、以及疫情的反复影响显然更加脆弱,而前三季度的经营数据也可从侧面反映出:相当部分的公司离完成全年任务,特别是利润、新业务价值及新单标保等重要指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于是,太多的公司又到了保全年任务还是保下一年经营的终极问题时刻。

更加恶化的状况还有,现实的业绩很难允许公司管理者及股东对之不断扩大的业务缺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然而,不管当年任务是否能补上,放弃“开门红”经营,必然会出现更大差距和缺口;而且到时候想要迎头追上,不是还得靠资源投入、还得靠费用激励,所谓均衡业务节奏,难道放弃了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的业绩就可以上来?

是故,对中小险企而言,继续跟随大公司的“开门红”业务策略,或许是最为理性的选择,只不过,这是一种被动的选择。

大多中小企业犹豫之际,11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的发布,则又令之心头一紧。

尽管通报中提到诸多类型的产品问题,但其中矛头重点指向了寿险业近年大热,也是2023年险企“开门红”重要选择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这几乎是所有中小险企绝对的保费主力。

文件中不仅通报3家中小公司4款增额终身寿产品的问题,并予以停售,还特别指出,要求各公司立即开展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专项风险排查工作,排查重点包括定价利率、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附加费用率假设等方面。

实际上,围绕增额终身寿险的讨论和争议一直持续此起彼伏,而监管方面也在不断加强对这类产品的监管力度,在该通报发布前,就有一家银行系险企个险渠道为“开门红”报备的增额终身寿险未得到批复。

此次通报一出,这类产品面临停售的传言再度四起。

增额终身寿堪称中小险企困难期的救命稻草,且与之业态高度绑定,一旦传闻成真,那相当部分的中小公司将真正面临无产品可卖的境地。

相比于中小公司较为薄弱的个险渠道,银保渠道可以说更是增额终身寿的主场,甚至已经形成银保+增额终身寿的中小险企典型业务模式。

目前来看,除率先启动,提前完成产品准备的头部险企,只有中邮人寿在招商银行渠道上线了一款新的增额终身寿产品,显然也是具有“开门红”产品的性质,而其他中小险企无论是临时换产品类型,还是硬着头皮顶上老款产品,竞争力都将大打折扣。

更何况2023年,银保渠道对银行网点的争夺将更为激烈,不仅头部险企开始在银保加大投入,银行系险企们也开始通过母行进行相互代理。如上文提到的中邮进入招行渠道,还有工银安盛、建信人寿、农银人寿都在改变单一母行渠道的策略,在更多的国有大行开展业务,大有形成银行系渠道壁垒的势头。

当然,即使增额终身寿仍然可以持续发展、演化,中小险企仍能在银保站住脚跟,也不代表情况就能好转。

众所周知,增额终身寿的底层逻辑仍是一款鲜明的储蓄类利差型产品,而这类产品的底层运作,也建立在对投资收益的假设之上,2022年以来投资环境的波动,令这种假设的前景并不乐观。

加之银保期交产品往往需要搭售一定额度的趸交保费,这不仅让险企的费用成本居高不下,也令险企的保费结构转型更加困难。

于是一种声音出现:比起利差损,增额终身寿产品出现费差损的可能性更大;且目前绝大多数的银保期交,是没有价值的。

这意味着什么?相当部分的公司即使饮鸩,也很难止渴。

相对银保渠道的价值争论,不如直面另一个更要命的问题:中小险企们大面积的偿付能力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大多数险企的偿付能力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部分公司已经逼近了监管警戒线,整个行业净资产同比减少500亿,甚至出现净资产负数的公司。

按照传统的寿险公司经营理念,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应是:以长期经营和保费规模的提升,不断增多保费中可提取、支配的费用,最终打平支出,真正靠自身造血实现自主“创费”。

而在很多中小险企中,即使是一些盈利多年的公司,还需依靠不断发债、注资,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营,甚至一些空有千亿资产、数百亿规模的公司,在如此行业变局下,表现得脆弱不堪。

如今对大多数中小险企而言,股东增资已是万分不易,谋求上市更是虚无缥缈,发行资本补充债已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2022年永续债制度的出台当是解了燃眉之急,至于新版《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大可理解为更加明晰的监管导向,避免曾经的局面。

对于中小险企没得选择的“开门红”,真的到了认真思考的时候了。或者这并不是坏事。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