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熟知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就在中国近代那段硝烟四起、民不聊生的岁月当中,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借助搜刮民脂民膏,充盈自家的金库,在那段全国上下都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仍然过着纸醉金迷、岁月静好的生活——他们就是民国时期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

而在这四大家族之中,蒋家和宋家始终是备受瞩目的两大家族。

尤其是在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这对夫妻的“强强联合”,让蒋宋两家无论是在权力还是在财富上,都一度达到了民国时期的巅峰。

只是,再多的财权,也没能将蒋介石送上他梦寐以求的那个权力最高位。

而在多年以后,后人翻阅了当时的历史档案,当看到夫妻俩的存款时,人们先是为之咋舌,后又不无感叹地表示:终于知道国军为什么最终一败涂地了!

那么,蒋介石夫妇在那段时期里究竟有多贪婪,他们的名下又聚拢了多少民众的财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蒋宋夫妻之巨额财产

1975年,蒋介石离世,宋美龄踏上飞往美国的飞机,选择在异国他乡终老余生。

对于这位曾经的“民国第一夫人”,人们感叹有之,议论有之。

而比起她和蒋经国在政坛上是否有过隐秘交锋、宋美龄是不是“因为败北而退去海外”等等这种虚无缥缈的猜测,人们更加关心的,是他们亲眼所见到的画面,那就是宋美龄离开前,足足装满了三架飞机的“随身行李”。

尽管在官方的说法当中,宋美龄仅仅带走了97件行李,并且均属于个人资产,其中只是一些不值钱的衣服、书籍,和亲友赠送的土特产;

可是明眼人都明白,这些衣服和“土特产”的价值,远远没有官方所宣布的那么“不值钱”

——毕竟,早在民国时期,宋美龄和蒋介石这对夫妻手中握有的财产,就远达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

早在1935年前后,著名的教育学者、国民党高层蔡元培就曾经委婉提到过,蒋介石在上海的动产和不动产合计将近1130万银元,而宋美龄则拥有更多,合计高达3500万银元,其弟宋子文则同样手握3500万银元……

这也就意味着,仅仅在蒋介石夫妻两人的手里,就握着高达4500万元之多的资产。

而这些还仅仅只是他们的动产与不动产的折算,其他的内容还并没被归纳进其中。

而到1939年,这些数据又产生了新的变化:

彼时,有香港记者来到国内进行调查,并且将相关数据刊登在了香港的报纸上。

在这些展露出来的档案记载中,在当时,中国内地的银行存款总额为60.59亿银元,而蒋介石夫妻两人的存款加起来高达1186万美元,折算成银元的话,约莫相当于一亿银元——

这就意味着,仅仅蒋介石夫妻两人,就在国内的存款总额中占据了高达1.6%的比例,而这还不算他们手里的珠宝首饰、古玩字画……等等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样庞大而丰厚的收入,真的可以只靠做生意和成为国民党党首来赚取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姑且不论宋美龄背后的“宋氏家族”原本就给宋美龄夫妻俩带来了多么丰厚的财力。

在国民政府于1933年公布的《国民党军官官俸表》中,我们不难找到,即便是部长以上的“特任官”,每月的薪俸也不过800银元,而想要赚到1186万美元的存款,则需要蒋介石夫妻俩不吃不喝地工作一千年!

在那个经济格外落后、人民食不果腹、乃至于连普通军人的生活水平都十分低下的环境里,想要过上如此丰厚优渥的生活,显然,没有一些“手段”是不可能的。

而在上行下效的国民党党内,贪污腐败由蒋介石牵头而起,党派内的其他生存环境也自然可想而知。

底层人民水深火热、上层领导衣食无忧,如此极端的贫富差距,也更加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动荡。

然而,在烽烟四起的那个年代里,作为一党党首的蒋介石夫妇,却更是借机发起了国难财,让他们的腰包变得盆丰钵满——

二,不顾后果的敛财行径

实际上,尽管蒋介石和宋美龄之间的政治婚姻为两人分别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与收益,但是鲜为外人知的是,夫妻两人在财务上是完全独立分割的。

这也意味着,夫妻两人都有各自的敛钱手段,而他们在收益上也完全可以得到双倍的“好处”。

据记载,1939年2月,国民政府曾经为了维持政府职能部门的运作,不得已以桐油作为抵押,向海外的银行贷款2500万美元——

相信各位读者没有忘记,在上文中我们刚刚提过,1939年蒋宋二人的账户上有高达一千多万的美元。

可是,当面对政府上的财务危机时,这对夫妻俩不仅“默契”地谁也没有提及这事,更是在贷款时以政府作为名义,以桐油作为抵押物,完全做到了“公是公、私是私”。

这样清晰的划分不仅令人咋舌,更令无数被迫在战乱中疲于奔命的劳苦大众寒了心。

同样令人震惊的,还有当时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内发行的所谓“国券”:

按照相关的法律政策,国券在发行之初,是否能够在后期产生收益是不可能被人提前知晓的。

可是,对于已经结为一体的“四大家族”来说,在权力的帮助下,他们不仅能够提前知晓国券发行的第一手消息,及时调整自家购买量,蒋宋这对站在权力巅峰的人更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操控市场,随时随地敛走财富。

更有甚者,在感觉自己“钱不够花”的时候,四大家族甚至开始直接操纵印钞厂印钞,以满足他们那些穷奢极欲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疯狂的敛财行为,也让他们变相地成为了那些侵略者们的帮凶——

1934年,宋美龄受邀出任秘书长,参与国民政府的空军建设。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件救国救民的好事,可是实际上,宋美龄这个“空军之母”当得十分名不副实:

彼时,出生于买办家族的宋美龄将购买飞机这件事再度当成了一桩生意。

为了能够聚拢财富,宋美龄以“抗日航空救国”的名义在全国范围发行了所谓的“航空券”,而由于口号响亮,人们积极捐款捐物,大批量的金钱也因此雪花一样地飞向了宋美龄;

据传,最后累积到一起的费用高达八百万银元,足够国民政府购买上千架海外飞机回国,并且组建起一支强大的空中力量。

然而,手中握有如此巨款的宋美龄,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和海外的飞机制造厂商进行联系。

在她看来,飞机并不是急需的战略物资,完全可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直接购买。

所以,她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到了银行当中,并且每天从中收获丰厚的利息充入自己的腰包。

宋美龄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战争瞬息万变,根本不会给她留下反应的时间。

等到日寇侵华的飞机汹涌而来时,宋美龄才后知后觉地批准了手下人去购买飞机的计划。

只是此刻早已为时已晚,日寇封锁了对外的港口,宋美龄即便再想购入飞机,也根本无济于事了;

而另一边,由于空中力量不足,面对日寇高达一千五百多架飞机,国民政府仅有的300架飞机几乎是“螳臂当车”,很快便被日寇击杀殆尽,中国领土也不得不沦为了日寇肆意轰炸的目标……

三,一败涂地的根本原因

由于蒋宋两人的疯狂敛财行径,国民政府的公信力在人民群众的地位一再下降。

直至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悍然撕毁合约、发动战争的行为彻底点燃了底层民众的怒火,也让解放军成为了人心所向的队伍。

而相较于国统区水深火热的生活,处在解放区内的民众们尽管同样过得清贫艰苦,但却生活得更加有目标与希望。

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在毛主席指导下的共产党,始终坚持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也让老百姓感受到踏实和稳定。

而在这其中,作为领导人的毛主席更是过着清廉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生活:

由于在解放前,共产党党内财政基本上一穷二白,“小米加步枪”的配置也注定了哪怕是毛主席和周总理,也几乎拿不到任何工资,党内所有的财政都被分配到了抗战军备之上;

直到新中国建立后,通过“三反五反”、粉碎金融战等一系列操作,国家的经济秩序才逐渐好转了起来。

可是,即便如此,毛主席的工资仍然只有500多元。

甚至到后来的经济困难时期,中央领导人主动给自己降薪,毛主席也随之从500多元降到了404.8元,这个金额一直持续到这位伟人去世。

或许有人会想,毛主席这种领袖人物,很多事情例如小到吃饭,大到设宴款待外宾,都应当有报销的额度,而他的工资也不少,怎么会始终过着一穷二白的生活呢?

实际上,在后来公布的账单中,毛主席不仅一分钱都不肯占国家的便宜、连用了食堂的一棵白菜都要记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党费也没有少缴过一次;

再加上日常的烟酒茶叶和贴补女儿生活等各项费用,400多块钱不仅不够毛主席一个月的开销,他甚至要靠稿费来填补,这也让人看到了清廉的毛主席的另一面。

上行下效,比起蒋介石的贪腐成性,毛主席可谓是给共产党立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

在毛主席的号召之下,共产党党员人人将清廉为政放在心上,共产党也由此深入人心,最终得到了民众的肯定和拥护,成为了民众的心之所向。

以史为鉴,可知得失。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以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疯狂敛财的行径不仅不可取,更是早晚会得到历史的“报应”,国民党的下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或许,在退居台湾时,蒋介石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当时明明国民党的军备更加精良、人数也更占优势,可是却败在了一穷二白的共产党的手下。

不过,蒋介石即便搬走了无数故宫内的国宝、甚至挪走了千万两上海金库中的黄金,却仍然没能达到他“反攻大陆”的美梦。

也许,这也从侧面告诉了他一个事实,那就是:

——即便有着再多的金钱和财产,却仍然抵不过人民群众的万众一心的齐心聚力。

这是蒋介石至死也没能明白的一个道理,更是国民党最终一败涂地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