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亚洲教育论坛19日—20日在成都举行,精彩声音不断。

网红大V郑强教授说,教育人,该发声了。

对于疫情下3年来的教育,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很感慨,他说,3年前出生的孩子,今年读幼儿园了;3年前小学毕业的孩子,初中毕业了;3年前初中毕业的孩子,今年要高考了。过去3年,教育太不容易,所以要致敬教育,人人都向光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19日当天的中小学校长论坛,成为声音最大的场馆。10多位成都知名中小学校长,用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的方式,回应了当下正在进行的双减、双新改革,金句不断,不乏真知灼见。主持人说,这是麻辣社区、四川手机报主办,新川外国语学校协办的校长论坛,向世界发出的“成都教育最强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点一:更关心学生15年、20年后的优秀

陈星海(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新川外国语学校创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所好学校,首先是能够让孩子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升入更好的学校;一所好学校,也一定是教会孩子做好未来准备的学校。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比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大胆的质疑,具备理性的批判思维能力;所谓的教育,就是忘记了在校所学的全部内容后,所剩下的独立思考能力。新川外国语学校一直在践行:如何解决孩子当下的优秀和他们15年、20年之后的人生。

观点二:大数据服务于每个学生

田间(石室中学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高考改革,主要是解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学校围绕以考促改,以改促教,以学定教的模式,构建了实施方案,关键就是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服务学生,做到精准反馈、精准教研、精准教学,因才施教、一生一策。对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班级画像,共性问题全班讲,个性问题单独讲,实现课堂的高效。

观点三:教育本质是激发潜能和善意

潘君(市教科院附中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教育本质是唤醒,我认为是激发人的潜能和善意。

我们和川大合作,开展川内首个文科类强基课程研究,把常规教学和强基课程巧妙结合,把优生的强基课程和其他课程进行分层推进,做到个性化教学,最大化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和善意。

观点四:把孩子教育成人,而不是机器

龚鸿(新川外国语学校常务副校长、小学部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龚鸿校长表示,在“双新”的背景下来谈“双减”,就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首位,对孩子的明天负责,我们的教,不是教师一味的讲,不是鸡娃的刷题,是为孩子的未来而教,要把孩子教成既有生存能力,还有音乐和色彩的会生活的人,孩子不是机器。

怎么样提高课堂质量?老师们在认真解读新课标新教材的基础上,做到精备、精讲、精练、精准反馈,力求给每一个孩子制定一个适合他(她)自己的成长方案。
教师要学会蹲下来跟孩子平等对话,在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需求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备课、授课、练习,才可能激发每个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有些孩子比较偏科,天生对语言文字就强一些,有些孩子天生就喜欢数学,怎样让强的更强,弱的不要太弱?那就需要大课堂观。通过任务驱动来让孩子自己去获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去获得更多的学科思维及能力。

观点五:让学生自己参与、体验、获得

陈旭(新川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办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应该相信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会变,学校应该努力成为优质资源。目前“双减”表面看是减掉学业负担,减掉课外培训机构,真正问题的关键是课堂如何提高效率。我们的课堂真正的高效是什么?让知识在学生脑海里印象深刻,要想印象深刻,让学生自己去参与、体验,自己去获得,让成长真实发生,才是根本之道。

观点六:课堂请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吴明平(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总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的学校,学生更多的是在干什么呢?被迫听讲,课堂作业满堂讲、满堂问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中小学教师更有责任把课堂真正的变成学堂,让课堂充满挑战、充满智慧、充满活力。

其实课改无比简单,却又无比艰难。那些本该属于课堂作业的时间,被无限期的挤占,久而久之就习惯留着课后做,甚至是回家做,挑灯夜战。我们特别期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至少有完整的10分钟、15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安安静静的完成课堂作业,课后负担自然就减轻,“双减”也不再是一句口号。

观点七:要看见每个孩子的不同

钟灵滋(成外美年校区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一种统一的教育方式能够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起作用,课堂要去向那里?我们用“看见文化”构建课堂生态。看见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每一个孩子的性格不同,习惯不同,能力不同,要让每一个小小的我,都能够觉得有生长的力量,有向上的信心。老师要静静的倾听,要尊重、陪伴和唤醒,要允许每一个孩子有螺旋上升的过程,甚至有反复试错的过程,孩子们在课堂上、在校园里就会有一种安全感。

观点八:新高考更要考态度和价值观

毛道生(成都七中副校长、冠城实验学校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高考”不仅仅是考知识与能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能够通过试卷进行考察。老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核心素养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也可以在课后学,可以在家里学,在社会上学,所以要跳出教材教法教辅的局限,以社会为课堂,以生活为课堂,以自然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