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周恩来陪同金日成到东北访问,抵达黑龙江时,省军区派了仪仗队在机场迎接,本来一切都很正常,迎接、敬礼、报告、欢迎等一切组织得井然有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等仪式完毕后,黑龙江省军区队伍中的一个少将突然从欢迎队伍中冲了出来,他一把搂住金日成的脖子,亲热地说:“老金,可想死我了!”

金日成起初也吓了一跳,看到眼前的少将后哈哈大笑,一把搂住了他,跟在一旁的周恩来等两人拥抱完后,顾及外交礼仪,和金日成一起离开了机场,当天晚上空闲下来后,他让工作人员叫来了这位少将,开口批评了他:“他已不是当年的营长了,而是国家元首!”

少将这才后知后觉地想明白了自己在机场的僭越之举,在随后的参观访问中没敢再做出格的事,而金日成还记着老朋友,等他回国后,还特意让人寄来了两火车皮的苹果,少将得知后非常感激,讲这些苹果都分给了部队,这位少将就是原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开国少将王明贵。

王明贵是吉林省磐石县人,1910年出生,从出生起,伴随着他的就是无尽的饥饿与苦难,等到他20岁的时候,家里穷的快揭不开锅了,为了养活自己,他决定离开老家,去黑龙江搏个出路。

最终他到了汤原,在那里的一座金矿找了份工作,为了活下去,他对这份矿工的工作很是珍惜,想干上几年就回老家娶妻生子,然而他的愿望很快就被打碎了,九一八事变后,金矿被日本人蛮横地占据了。

金矿换了新主人,对于王明贵这些矿工的剥削也愈加严重,每天都是不间断地重体力劳动,吃饭也吃不饱,而且薪水还比以前少,矿工干活也就勉强养活自己,更别提什么改善家人生活了。

看着贪婪的日本人,王明贵对日本人的行为很是痛恨,一气之下他辞掉了矿工的工作,加入了汤原游击总队,和日本人展开斗争。

当时东北大地上,各种抗日游击队层出不穷,为了躲避日伪的打击,这些游击队主要活动区域都是在深山老林之中,一个个数九隆冬寒夜,北风刺骨、滴水成冰,游击队的战士们没有多少御寒衣物,大家就挤在一起,点燃一小堆篝火取暖,等到战情紧张时,连篝火也不敢点,大家就抱成一团抵御寒夜,很多战士睡着就再也没能醒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那段岁月,王明贵记忆尤深,多年后回忆起这些经历,他仍忍不住落泪,他的儿子王昶军说:“那段峥嵘岁月,对于父亲他们而言,熊熊的篝火,是光明、温暖,也是幸福与希望。”

在此期间,王明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战友一起聆听周保中、冯仲云、李兆麟等抗联将领讲述革命道理,跟随他们和日本人在林海雪原中厮杀。

抗战爆发后,王明贵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支队支队长,同年秋,王明贵带着下属的一个小分队共十余人,从北安出发前往“三肇”地区与大部队会合集结。

不料他们一行人的行迹被宝泉镇伪警察署长李凤山侦知,他得知王明贵一行人只有十来个人,顾不上给日本人汇报和求援,邀功心切,带着五十多人前去抓捕,没想到王明贵有所警惕,提前埋伏了一名战士,李凤山急着立功,骑马跑在最前面,被埋伏的战士一枪毙命,敌人一看我方有所准备,吓得慌忙逃窜,李凤山这个作恶多端的汉奸也落了个身死的下场。

1938年,黑龙江省境内的东北抗日联军遭遇极大挫折,剩余部队大多在此后进入苏联境内,为了扩大抗日游击区,开辟新的战场,1938年冬,抗联第六军向松嫩平原进发,沿途三千多里山高林密、人烟稀少,齐腰深的雪让战士们每走一步都非常困难,没有粮食大家就吃树皮,零下四十多度的气温让很多战士走着走着就不动了。

王明贵带着先遣队历时四个多月,第一批抵达嫩江地区的海伦,李兆麟带着第6军主力于1939年1月抵达绥棱地区,他给王明贵写过一封信,上面只有七个字:“部队困难到极点”。

王兴贵立即带人和粮食去接应,等见到李兆麟后,他几乎快认不出了,脸庞黑瘦、眼窝深陷、身上的棉衣破破烂烂。有的战士身上连棉衣都没有,只披了个麻袋片,还有的战士没有棉鞋,裹了个马皮,没有帽子的战士头上缠了好几层布。

篝火旁边躺满了伤员,有的冻掉了手指和脚趾,有的冻坏了鼻子和耳朵,没有药,很多伤口已经溃烂了,王明贵看到这一幕当场就哭了,他让接应部队支可几口锅,煮了一点稀饭,不敢给吃得太狠,害怕撑死,即便如此,还是有三个战士吃着吃着就闭上了眼睛,想起这些场景,已经八十多岁的王明贵将军眼中噙满了泪水。

王明贵率领的部队此后一直活跃在东北战场的白山黑水之间,还让自己的名字在黑龙江的日军和日本移民中成了地地道道的“噩梦”。尤其是1940年的克山一战,更让他威震整个黑龙江。

1940年,东北抗日战争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日军为了巩固这一地区的统治,调集重兵对东北抗日联军实施围剿,面对恶劣局势,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指挥部决定王明贵的第三支队在克山地区活动,伺机攻克嫩江平原重镇克山县。

克山地处平原,公路和铁路网四通八达,地理位置重要,敌人派遣重兵把守,为了巩固该地区,日伪在克山实行“归屯并户、保甲连坐”等手段,很多爱国人士和热心群众都被他们杀害和关押了。

由于克山县积极推进日本殖民统治,伪满洲国还将克山县封为“模范县”,该县有一百多名日军和一个团的伪军共一千余人,城外还挖了一条八尺长深的护城壕,守卫森严。

与敌人相比,王明贵的第三支队只有120多人,想要打下克山县无疑是痴人说梦,王明贵只能想办法智取,在会议上,王明贵对大家说:“克山县是日伪统治的重镇,敌人大肆吹嘘铁打的满洲国,模范的克山县,如果我们打开克山县,就等于把满洲国捅了个大窟窿,让全国人民看看,满洲国不是铁打的,敌人的后方也不是稳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一起讨论,决定实施调虎离山之计,在这之前要搜集足够的情报,这些任务王明贵交给了地方党组织。

在攻打克山的前一个月里,王明贵带着部队隔三差五地袭击敌人的据点,不管打不打得下来,让敌人摸不着虚实才是他的目的,为了将敌人引出城来,王明贵让各地老百姓去给敌人打“报告”,这些举动果然迷惑了敌人,调集了数个分队出城“围剿”。

攻打克山前三天,第三支队和第九支队分别在支队长冯仲云与边凤祥的带领下抵达克山,由王明贵统一指挥攻打克山。

1940年9月25日黄昏,王明贵率领部队穿着伪军的衣服,打着伪军的旗帜,大模大样地从西北角的缺口进入城内,借着夜色昏暗的有利条件,他悄无声息地摸掉了敌人的所有外围“岗哨”。

一切准备就绪后,王明贵带着部队朝日伪营房冲去,措手不及之下,敌人大多都被歼灭在了营地中,靠着缴获的武器,王明贵让大部队阻击敌人,小部分人去监狱释放关押着的三百多名“犯人”。

数个小时之后,一切行动顺利完成,王明贵带着部队和被释放的“犯人”从克山县东门撤离,此次战斗,除了一名战士牺牲外,没有其他损失,却给予克山县城守军以重创,打死数十名日伪军,俘虏伪军一百余人,缴获4门迫击炮、1000余支步枪和数十万发子弹,救出来的三百多人中,有一百多人参加了抗日联军。

克山一战,让日本人都没有想到王明贵会如此厉害,克山这样的重镇说破就破了,在各地的日本“开拓团”对王明贵都很害怕,一位叫加藤丰隆的日本人写的回忆文章中提到,竟然有被打怕了的日本人将王明贵和斯大林等人并列相称,这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日本人对王明贵的惧怕。

曾经有记者采访过王明贵将军,老将军颇有些自豪地说道:“实话告诉你,那时候鬼子吃啥我吃啥,他仓库里有的,我打关东军一个汽车,要什么有什么,山上飞的水里游的,除了老虎没吃过外,其他的山珍野味哪个我没吃过?当年西征兴安岭大小十六仗,除了一仗失利外,其他哪一仗让日本人占过便宜?”

克山之战后,东北大地上的日本“开拓团”中的日侨对自己在满洲国的安全提出了质疑,他们觉得克山这样鼓吹的模范县都能被攻破,自己这些人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这也让日伪对王明贵的恨意很深。

很快,针对王明贵的军事行动就展开了,日本关东军出动围剿,王明贵只能选择放弃游击区,在日军防守薄弱的地区寻求发展,突破了日军的围追堵截后,王明贵率部渡过嫩江、穿过中东铁路,向索伦方向迂回,数个月的时间里,王明贵和日军多次作战,都没让日军逃到宜,但整天被日军追着,部队找不到合适机会休整,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撤往苏联境内休整。

在苏联境内休整了一个多月时间,王明贵又带着部队杀回了东北,这一次他吸取了自己的教训,先是给自己找好退路,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区是日伪工作的薄弱点,他先是到了这里宣传党的政策,与当地群众搞好关系,为了便于工作,部分干部还和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结为兄弟,王明贵此举也让抗联部队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建立了稳固的后方基地。

有了保障,王明贵想起几个月前受的气,他无论如何也得还回来,考虑一番后,他带着部队再次进入大兴安岭和嫩江平原,先后攻克了多座重镇,当地的“开拓团”听说王明贵杀回来了,很多人吓得连夜逃离,日军调集数千部队设下包围圈,想要把王明贵的三支队一网打尽,但王明贵深谙游击战精髓,滑不留手,让日军多次无功而返。

东北人民听到王明贵带领的抗联队伍和日伪作战节节胜利,很多对抗日有些“意冷”的人又重新燃起希望,他们纷纷欢呼抗联又回来了。

王明贵的大名传遍了东北,在东北人民的心中威望颇高,也让日本的开拓团吓得瑟瑟发抖,很多日本侨民都将王明贵称为“狞猛”。

眼见王明贵坐大,日本关东军坐不住了,再次发起对三支队的围剿,这次行动,日伪军调集了两万多人,还出动了飞机与坦克,誓要将王明贵的三支队消灭。王明贵带领部队节节抵抗,稍有不对就钻进了深山老林中,日本人的坦克飞机派不上用场,为此日本人出动了一支特别行动队,队伍中大多都是东北以前的老猎手,他们在日本人高官厚禄的诱惑下为其卖命,有了这支部队,三支队的行动受到了很大限制。

这些老猎手熟悉地形,在深山老林中善于辨别踪迹,靠着这些人的带路,日军组成的小分队发现了三支队的藏匿地点,为了将三支队一网打尽,他们没有打草惊蛇,而是返回调集重兵,于1942年2月底的一个深夜设伏,将正在休息的三支队打了个措手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交火,准备不足的三支队牺牲了很多战士,王明贵只能且战且退,在追击过程中,日军特别行动队的老猎手们又发挥了巨大作用,无论王明贵等人怎么隐藏行踪,总是能被他们找到,在多日的追逐战中,三支队的战士们疲惫不堪,面对以逸待劳的日伪军,队伍的人数在一天天减少,最终,王明贵带着二十多个人逃出了日军包围圈。

这场失利成了王明贵心中永远的痛,因为他的大意,很多战士都牺牲在了林海深处,多年后谈起这次失利,他依然难掩悲痛之情。此战之后,王明贵麾下部队损失殆尽,他只能带着战士撤往苏联,至此,东北境内的抗联队伍全都撤到了苏联。

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改编为苏联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简称抗联教导旅,下辖共4个营的兵力,王明贵是三营营长,其中一营营长就是日后的朝鲜元首金日成,在苏联期间,王明贵和金日成成了很好的朋友,因为王明贵在东北闯出了赫赫威名,金日成对他颇为佩服。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王明贵所在的第88旅也跟随苏联部队一起打回了东北,苏方用火车和飞机将第88旅的抗联人员运送到长春、沈阳、哈尔滨等57个大中城市和重要县城,为了稳定地方,他们让抗联人员每个地方都出一个人担任卫戍区副司令的职位,王明贵被分配到了齐齐哈尔担任副司令、嫩江省人民自卫军司令部司令员等。

在此期间,由于东北各地土匪横行,为了尽快恢复当地稳定,王明贵对所辖区域内的敌特分子进行排查清理,建立了地方武装,先后收复了嫩江、讷河、泰来、甘南等九座县城,歼灭了9000多土匪。

1945年底,一支日本开拓团逃到了齐齐哈尔,苏联打进来后,东北各地的日本青壮年男子基本上都被带到了苏联远东地区,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妇孺,日本关东军所做的恶行最终都报应在了这些人身上,国民党也不接受他们,无奈之下,这些日侨就逃到了解放区。

这些人身上携带的财物都被抢劫干净了,无处可去的他们乞求驻扎在齐齐哈尔的苏军能给收容他们,得到的却是哈哈大笑,这些人又转头求助抗联的战士们,但彼此都是血海深仇,虽不至于打杀,但对他们的请求也是熟若无睹。

恰在此时,王明贵看到了这一幕,看着外面冻得瑟瑟发抖的日本老弱妇孺,他心软了,让战士给他们发了一些粮食和600件棉衣,听到命令的战士不解,起先不愿意执行他的命令,王明贵叹了口气说道:“他们都是些老人、女人和孩子,和我们打仗的是日本男人,她们又有什么罪呢,发些粮食让她们回去好好过日子吧。”

开拓团的日侨听了王明贵的话后,忍不住跪地感谢,当他们从战士口中得知眼前这人居然是当年的“狞猛”后,不禁感叹连连,这个当年让她们恐惧不已的“匪贼”,如今居然成了她们的救命恩人。

这些日本侨民接到棉衣后,为了感谢王明贵对她们的救命之恩,在棉衣的里面缝上了“王明贵”三个字,很多人还将这次的经历写进了回忆录中,甚至有人还收藏了这件特殊的棉衣。

1946年之后,王明贵先后担任了齐齐哈尔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嫩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骑兵师师长、独8师师长等,建国后在黑龙江省军区担任副司令员。

王明贵纵横东北多年,在日军中取得了赫赫威名,被日本人称为“匪贼”,但1945年末的行为又给他留下了“仁将”的名号,将这两个形象放在一起实在是有些怪异,但却正应了一句话——仁者无敌,只有施行仁政的人,才能赢得人民的爱戴,这不正是我党的真实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