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时间里,我的案头始终放着一本书,就是刘雪儿女士的散文集《雪落无声》。忙时读,空闲也读。字里行间始终有一股香火味,有悠远绕梁的钟声,有一双孩童清澈的瞳孔。不由想到了莲,尽管吸取了污泥的养料,呈现的是向阳的光亮。女人特有的情致情结情趣渗透在女人特有的文字里,不是打动而是浸染与陶熏读者的思维与念想,从而进入艺术的最高境界与意境,令读者欲罢不能与回味无穷。

情致。散文没有了情,是空壳,没有味道。刘雪儿散文的情是饱满与圆润的,且带有定量诗歌的温度,直直抵达读者的灵魂深处。别林斯基说过“每部诗一般的作品,应该是情致的果实,必须参透着情致。”刘雪儿每一篇散文无不是一张设定的温润情网,即使写一件小事,也是层层的感情的惊涛骇浪,扑面而来,读者很快淹没其中,很难自拔。

《滋水流过我的前生今世》: (“人类的始祖在灞河沿岸生息繁衍,公王岭上的蓝田猿人孕育出华夏的现代文明。滋水河畔留下了先祖活动的足迹,盈盈河水掩映出人类河畔手鞠汲水的身影。恢宏浩渺的河水奔流不息,滚滚西去,以秦人的倔强改变了大江大河东流去的走向,这一去,便矢志不渝。

那年,我是王顺山上担土葬母的王顺,远眺滋水西去,岁月轮回,不变的是我感念母恩的浩荡。不息的滋水是我思母的泪,千年的守望使我坚定成一座山,让我思母的心羽化成山中的石。瑟瑟秋风是我对母亲诉说不尽的思念,满山的红叶是我思母的一滴滴血泪。山脉如母恩延绵,滋水似孝心源远流长,亘古不息。群雄逐鹿,金戈铁马,大地一片殇。命运多舛的我被掠胡地十二载,虽贵为王妃,但对汉地故土的思念日益强烈。命运弄人,又一次的夫离子散,生死别离使我柔肠寸断,泪如泉涌。《胡笳十八拍》是我发自内心的呐喊: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滋水河畔是我远离尘世喧嚣的最后归宿。

那一年,我是玉种蓝田的书生,我以善良无私的情怀助灾民于水火。让善良和大爱永存,玉种蓝田传为美谈,万古流芳。”)

情之理瞬间燃烧,却是理对情感的妥协,感受那么强烈,却只有感受,深深的感受。营造的情感世界无限广阔无限深远,雨淅沥,雪飞舞,风潇潇,雾虹霓。我想到一只硕大的蜘蛛,被一张入世出世的网粘住,只有挣扎。对刘雪儿女士的散文,读者的情感幻化喜欢是一只蜘蛛,食有人间烟火却又超脱万物带来的阅读快感。

情结。每一位作者都在找寻与读者的沟通方式,这种方式是无形的,没有相当文学造诣的人,往往在这里跌跤。刘雪儿这一点很出色,她把要抒发的情感意化在向阳向上的激情里,象一朵向日葵,经历多少风雨,都面向着阳光。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美是人们认为应当如此的生活。”刘雪儿女士的笔善于挖掘与琢雕生活,种种烦扰凝就的情结都透出美好的色彩,即使有泪,都是挂在微笑上的。真是一片雪花,静静无声地飘,闪亮着洁白晶莹与憧憬。尤其在夜晚,犹如满天繁星,不论带有怎样的尘世体验,很容易沉浸其中出不来。

《品味孤独》:(“孤独让我冷静;让我疲惫的心得到休息;让我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审视自己。毋庸置疑,我感谢孤独,感谢它带给我的那份从容与淡定。很多时候,我都会因孤独整理我的思绪,检查我的行为,构思我的下一个目标,然后走出孤独去完善自己。

也许走的是自己不想走的路,选择的是自己不喜欢的生活,等伤痛结成了茧,就会包裹成新一轮的希翼。虽然岁月会磨掉人的很多东西,生活环境也许可以改变一个人,但本色中善良、厚道还是会保留下来,成为我一生不变的生命底色。原来自己的不快乐,皆因自己的急功近利,想拥有的太多,个性太强,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太高……缺少了一颗平常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心中有爱,世界到处都有阳光。多一份关爱,就多一缕温暖,自己就多一片天地,孤独并快乐着。让我们既不要孤独也不要孤单——敞开心扉,拥有幸福。”)

是否得到一场洗礼呢?一行行文字组建的甲板,一个个灵魂晾晒之后经受风花雪月的陶冶,顿然触摸到生命与生活的本质。作者在解剖自己,其实在解刨读者。没有痛苦,多的是喜悦与无尽的抒怀。多么厉害的笔法,闪电一般划过灵魂的天空,震撼得到的不是麻木而是清醒。而我们正是需要这样的清醒啊!无疑,与读者的共鸣火花四溅。

情趣。无论小或大的作品,都要有意境,散文在意境上与诗歌不分左右。刘雪儿的散文意境很妙也很出奇,她善于设计适合任何读者的情趣,引发启示读者,一起走向相互参透的情感领域。汪曾祺老人写道:“我每天醒在鸟声里。”自然给我们是熟悉且陌生的体会。在画里?在乐曲里?蛙声出清泉了,流动的不是水是蛙声。情感的熔炉里锻造出来的力透纸背的文字,才是刘雪儿女士散文的精髓。

《书如人人如书》: (“用墨香来恬淡愉悦自己的精神世界,为心灵悄然开启一扇通往开阔路上的长廊,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夏雨读到冬雪,在岁月寂然的交替中,在时光匆匆的运行里,把心灵里的默契痛快淋漓地挥发,于无怨无悔中在书香里快乐地行走,微风拂面处的怡然自得,风霜雨雪中的起起伏伏,一波三折的动情,人世苍凉的慨叹,都不失为一种心情和感动。

因为有书,我可以纵览古今,邀约诗仙,做桃园佳客;看乱石穿空的激越,听高山流水的清丽。没有书,我会失明变聋,在历史的长河中迷失方向;如果没有书,我会变成弱智的孩童,无知会穿透我的躯体。爱书,我便会热爱生活,屹立于天地之间,超脱世俗之外;爱书,我便会找准航向,坚定信念,哪怕永远走不向辉煌。”)

细节,人物散发的文化性,使散文具有小说的魅力。散文体小说也许是探索的文体,也许这种文体更能发挥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纠缠灵魂不休的情感流动,轻松获取了读者渴求琼浆的情愫空白。

《落雪无声》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如语言的质朴清丽与婉约,如结构技法的娴熟通畅与无缝,等。作者大胆突破了散文唯情感之说,容纳了禅宗等元素带来的现代小说技巧,十分巧妙地抓住与读者瞬间共鸣的契合点。像一座无形的金字塔,屹立于读者的心灵高地。落雪怎能是无声的呢?有声,这声是浸润文学大地之音。

【作者简介】杨明,1967年12月出生,陕西省礼泉县人,陕西省作协会员。2016年出版长篇小说《黑鸟》(三部)。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黑夜》,《黑山》,《如果遇见南华》,《顶天寺》。诗集《红帆船》,《唱不出的情歌》,《白绢花》,《胡杨林》,《岁月集》,《村庄》等。电影剧本《惊世恋歌》《土地没有老》<水香世界>。根据长篇小说《黑鸟》改编的五十集电视连续剧《我们的土地 我们的青春》等。2022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韶华》

《雪落无声》作者简介:

刘雪儿,陕西蓝田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文学会会员,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礼泉县作家协会理事,《西部文学》副总编,《作家摇篮》杂志签约作家,出版散文集《雪落无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