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2023年定向国内外部分高校选调优秀应届毕业生公告发布,将招录390人。

该公告显示,此次河南省2023年定向选调生招录选调范围为:部分国内高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不含选调高校招生分数低于本校统一录取分数线的其他校区或分校、独立学院、网络学院等,以及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定向培养和非全脱产学习的毕业生)。

公告还显示,部分国(境)外高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也可报考。

上述公告显示,独立学院毕业生不在选调范围之内,连报名选调的资格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是如此,通篇细读这篇选调生招录公告,我们可以发现赤裸裸的学历歧视。

该公告在附件中列出了进入选调范围的高校名单,第一梯队是教育部2017年12月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共36所;第二梯队是包含河南本土大学郑州大学在内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B类高校,共6所;第三梯队有6所高校,分别是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河南大学。其中河南大学毕业生仅报考省辖市市直岗位。

对于境外高校,该公告更是做出了明确限制,公告明确规定境外高校必须是2022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00名高校(以上海软科发布为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不论是选调范围还是选调高校名单,该公告把学历歧视用到了极致。

在河南日报发布的公告下方,网友们清一色的留言都是“规定真的多”“歧视越来越厉害”之类的留言。

之所以网友们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与公告近乎苛刻的要求不无关系。

早在几年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针对就业招聘领域的学历歧视做出过明确规定,不得以第一学历、全日制、985、211等条件限制考生报考。

此公告虽然是定向选调,但其招聘岗位与平常的招聘并无差别,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也没有太大区别,为何就做出如此限制性的招聘条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认为,之所以河南省2023年定向选调生招聘公告会出现如此之多的限制性条件,与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屡创历史新高,每年都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加上河南省本身就是人口大省、高考生源大省,每年河南籍的高校毕业生非常多,如果放开招聘条件,想必会有很多毕业生报考,会加重招录单位的招聘压力。

在招录单位看来,如果把条件限制得更多,能够报名的人数肯定会更少,他们的压力自然会越轻。

但是,如果是上述这样的心态还好,最怕的就是他们把能力与毕业学校挂钩甚至划等号那就麻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会造成今后的招录限制条件越来越多,甚至会变相成为萝卜招聘。

作为普通老百姓而言,我们只要更加卷起来,把孩子都送到985大学读书,而且要把博士都读完才出来找工作,才有可能应对这样的学历歧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