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科学家从野生玉米中发现了一个有用的基因,其主要负责控制作物的蛋白质含量。

周四发表在顶级期刊《自然》上的研究结果为增加种子蛋白质含量开辟了新的途径。

玉米等作物需要氮来产生蛋白质,许多现代作物的产量依赖于氮肥。

中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恢复了一种名为teosinte high protein 9(THP9)的基因,该基因在过去9000年中从其野生祖先驯化时在玉米中丢失。

Teosinte是玉米的野生祖先,其种子蛋白含量是大多数现代玉米品系的三倍。但是导致这种特征的机制是未知的。

根据调查,该研究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基因测序,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高蛋白染色体区域。

根据这项研究,THP9可以编码一种酶,这种酶在氮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海南进行的田间试验中,与THP9杂交的玉米品系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了12.7%。

“在保持高产玉米的同时降低施用于土壤的氮水平存在经济和环境压力。”领导这项研究的中科院的吴永瑞说

研究人员说,该菌株可能有助于氮利用效率和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