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已经成功了登月6次,并且带回了280公斤的月壤,当时,正好赶上70年代中美关系的蜜月期,美国人还大方的赠送了一克月壤给中国。

这一次,嫦娥5号成功登月,带回了两公斤月球土壤之后,美国人也急不可耐的向中国索要一些月壤,甚至过分的提出要我们分享登月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壤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他们能从月球上采回了那么多月壤,为什么还要向我们索取呢?

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我们的嫦娥5号着陆点,和当年美国登月人员的着陆点完全不一样。

我们的嫦娥5号着陆点是处于月球上的一个高原地区,他们的着落点正好是月球上一个比较平坦的平原地区。

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平坦的平原地区着陆?这是因为他们携带的装备不一样,平坦的平原有利于着陆器着陆,也有利于升月器携带人员和物资升空返回。

月壤

那我们的嫦娥5号,为什么会选择高原地区着陆呢,因为这个地区的地质形成比较新,是一个火山活动之后形成的高原。大概比美国着陆的那个地方的月壤要年轻十几亿年。

也就是说,美国人在他们在着陆点带回了月壤,是30~50亿年前的土壤。

我们带回的土壤是,十几亿年前月球的火山从月球内部向上喷涌形成的土壤。这对于月球内部结构的形成和月球土壤的形成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所以美国人很希望获得我们的月壤标本。

从理论上讲,美国人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如此强大的登月技术。为什么现在迟迟不能实现登月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嫦娥五号返回器

其实美国人自己也有难言之隐,一是当年的那些登月设施的配件供应商已经早已不存在了。

他们经过多年的工业产业链向外转移,已经出现了制造业的人才断层,要想重新恢复到60年代的那种科技水平,需要重新培养人才,这种人才不是说科研上理论人才,更主要的是制造业的人才。

换一句话说,有一些生产技术,制造工艺,在书本理论上还保留着记载,在实际操作中说不定就已经没有熟练工人,甚至在传承上失传了。

嫦娥五号落地演示画面

任何一种技术,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一旦出现了断代,要重新发展起来,还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当然以美国的科研能力,要吸引人才的环境,他们要重新恢复航空航天的霸主地位,应该也没有多大难度。只是在目前航空航天领域竞争这么激烈的今天,想迅速重建还是需要假以时日的。

月球

这正好给我们国家提了个醒,我们一定要保持产业链的完整。技术的储备说到底就是人才的储备,而不是仅仅体现在理论上记载在书本上。

从古至今,我们通过书本记载下来的各种优秀的经验和工艺,现在都已经失传了,无法重新再现。

要保持一个国家的技术领先,除了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之外,还要在人才上进行培养,以确保人才不出现断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