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月半悦读

终究还是没忍住好奇,买了《浮生六记》读了一遍。

沈复与芸娘之间的爱情固然是美好的,可是我却几度读不下去。

虽然说,以现在的观念去看待那个年代的事有失偏颇,可还是忍不住伤感。

01、非卿不娶的浪漫

《浮生六记》是沈复为了避免,经历的美好时光随时间流逝而了无踪影,而写下的自己大半生的回忆。

1763年,沈复出生于苏州一个衣冠世家,书香门第出身,随母亲居于沧浪亭畔,父亲在外做幕僚。

正值乾隆盛世年间,家境良好的沈复生活得逍遥自得,日子过得诗情画意。

相比之下,芸娘的命运就没那么好了。

陈芸,字淑珍,是沈复舅家亲戚心馀先生的女儿,比沈复大十个月,所以沈复称她“淑姊”。

芸娘四岁的那年,父亲过世,她和弟弟克昌、母亲金氏三人相依为命,一度贫困到家徒四壁。

芸娘幼时极其聪慧,学话时被教上一遍《琵琶行》,她都能背下来,可惜的是,后来家道中落导致她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年纪稍大一点,芸娘就要靠女红刺绣来养活一家三口,包括弟弟读书的束脩,都仰仗她十指供给。

沈复13岁时,随母亲回娘家省亲,见到了芸娘,只见她削肩长颈,眉弯目秀,顾盼神飞,情态缠绵,让人神消。

情窦初开的沈复被迷上了,当即告诉母亲说:“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一个是早早当家的女子,一个是闲散的富家公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成长环境,家庭背景迥然不同的人,却因为少年沈复的一句话,而被命运绑在了一起。

芸娘固然是蕙质兰心,才思敏捷的,不认字的她,曾经凭着一本偶然得来的《琵琶行》,根据记忆中背诵的内容,一字一字学习识字。

认了字后,她还学会了诗词的韵律,并写出了“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佳句。

母亲也觉得芸娘性格柔和,同意了儿子的请求,便脱下金戒指,和芸娘的母亲定下了这门亲事。

五年之后,两人完婚,志同道合的夫妻俩,新婚生活自然过得浓情蜜意。

02、今生约定,来世期许

新婚燕儿,芸娘开始时总是拘谨沉默,不过好来两人有相同语言,共同的对文学的爱好。

沈复豪爽洒脱落拓不羁,芸娘则拘泥多礼,不过他们懂得互相尊重彼此的习惯,互相敬爱,好的交流和经营之下,举案齐眉二十三年。

七夕节,他们在“我取”轩中,拜织女,观星河之美,论宇宙之大。

沈复雕刻了两枚刻着“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印章,凸出的阳文那枚归沈复,凹入的阴文那枚归芸娘,作为两人书信往来盖章所用。

这样的浪漫,是沈复作为文人为妻子准备的惊喜,蕴含的是对芸娘的款款深情。

夫妻间也有很多趣事,芸娘有吃茶泡饭的习惯,喜欢用腐乳、虾卤瓜下饭,沈复生平却很讨厌这两样,还开玩笑说,只有不知脏臭的狗和团粪化蝉的蜣螂才喜欢臭的东西,问她是狗是蝉。

芸娘不以为意,腐乳本是她自小吃惯了的物美价廉的下饭菜,也不指望沈复能懂,只是劝他尝试吃一下。

试过之后,沈复竟然爱上了芸娘用芝麻油加上少许白糖拌腐乳,或者用卤瓜捣烂拌腐乳,还给它们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双鲜酱”。

沈复自嘲:“始恶而终好之,理之不可解也。”

芸娘说:“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我爱你,所以即使不喜欢你爱吃的蒜,也会多少吃一点,你爱我,也会爱屋及乌,喜欢我喜欢的一切。

从小被封建礼教束缚在庭院里的芸娘,如同当时的女性一样,是不被允许出远门的。

读书之后,对名山大川的向往也只能深植心底,盼望来生了。

沈复对芸娘说:“来世卿当作男,我为女子相从”,到时一起去寻访名山、游览天下名胜。

所以,两人为此请当时善画人物的画师戚柳堤,为他们画了一幅月老画像,每逢初一、十五两人都跪拜许愿,只为那来生的期许。

沈复更是为了让芸娘和他一起去逛水仙庙的庙会,将她打扮成男子,“易鬓为辫,添扫娥眉”,悄悄出门,在热闹的庙会上玩得不亦乐乎。

03、天人永隔的悲怆

可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似乎容不下这样的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是时而精灵古怪,时而迂腐拘礼的芸娘,也只是昙花一现般,在日益压迫的环境里,迅速凋零。

没有根底的芸娘极力地讨好着公婆,却总是两处不落好,听命于公公而代写家书,却被婆婆挑剔,不敢再写,却又被公公指责不尽力。

独自在外做幕僚的公公暗示儿子从家乡为他纳妾,以便伺候他的日常起居,沈复为难之下,芸娘帮他办了这事,却又没来得及通报婆婆,让她彻底失去了婆婆的欢心。

后来,芸娘因为要帮沈复纳妓家出身的憨园为妾,被豪富抢夺后,芸娘犯了血疾的病,还被公婆所恶。

彼时,沈复经营着一个字画铺子,但是入不敷出,为朋友担保,朋友却携款潜逃,放贷人闹到家里。

盟姐接她去养病,却被诬指为结交青楼女子,丢了家族的脸面,辱没了书香世家的门楣。

于是,重重原因下,夫妻俩被赶出了家门,留下一儿一女投靠无锡的盟姐,芸娘与儿子蓬森、女儿青君自此永别。

两人在居无定所地漂泊在外,加上思念二女,又自责拖累了丈夫,芸娘的身体越来越差,最终在四十一岁那年因病去世。

这位林语堂口中,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就这样过完了她颠沛流离的一生。

即使,后来沈复对她是多么留恋,在她头七回魂时,留在她生前的住所,想再见一面而不可得。

可是,这样的爱情终归是悲惨的,芸娘的成长环境,不足以培养她游走世家的处事能力,所以才会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为公婆不喜。

沈复的非卿不娶,不离不弃,确实是勇气可嘉,可却没有足以养家的能力,不说养育子女了,连芸娘病重时都无力救治。

这部写于芸娘去世五年之后的书,记录的夫妻之间的鹣鲽情深,点滴趣事,固然让人向往,可到了天人永隔时,那痛失所爱所带来的悲怆也足以使人心伤。

沈复用了五年时间去游走天下,记录各地人文风貌、旖旎风光,或许是为实现芸娘原先那个共游名山大川的愿望吧。

可浮生若梦,寻寻觅觅,再也不会有人为他立黄昏,无人问他粥可温。

所以,要谋爱,还是要先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