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人文生活、文学艺术、工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然而,酒带来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其对神经系统的刺激虽然没有毒品这么猛烈迅速,但依然能成为引发犯罪的“定时炸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情简介

The Case

2019年11月21日凌晨,陈某醉酒后途经一处门面房时,为寻求刺激,试图用打火机点燃路边停放的电动摩托车未果,后点燃电动摩托车上的手套,并将打火机投入着火的手套后离开。造成电动车被烧毁,路边小客车受损,门面房房门和墙壁熏黑的后果。经鉴定,电动车价值1067元,小客车车损2303元。2019年11月27日,陈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案发后,陈某已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陈某酒后滋事,任意毁坏他人财物,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一审宣判后,公诉机关提出抗诉,认为陈某放火的故意明确,符合放火罪的构成要件,原判决定性错误、量刑明显不当。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证据与一审相同,认为抗诉机关提出的抗诉理由成立,予以采纳。陈某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已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依法予以从轻处罚,判决陈某犯放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律师分析

The Analysis

01

什么是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罪是指行为人实施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行为,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了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损害结果,从而构成的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02

什么是放火罪?

放火罪是指故意使对象物燃烧、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燃烧的对象可以是财物,也可以是财物以外的其他物质(如自焚行为)。由于放火行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只要该行为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具体危险即涉嫌犯本罪,不要求造成具体的损害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03

本案陈某为什么构成放火罪?

本案中,陈某有两次放火行为,先用打火机点燃机动车未果的情况下,又点燃电动车手套,并将打火机投入手套后离开,放火故意明显。陈某明知点燃的电动车周围有大量的可燃物,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仍故意点燃并离开,对放火可能导致的危害结果持放任的态度,故其行为构成放火罪。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该罪的行为人犯罪动机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陈某的行为并没有取乐以及耍威风的故意,故不构成寻衅滋事罪。

酒文化源远流长,足以证明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当我们面对它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好助手,不能适得其反。凡事要有度,这是我们在接受酒文化并将其传承所应有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JIESHAO

沈李生,陕西邦彦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西安理工大学法学学士学位。主攻民事及财税法律实务,文思敏捷,具有较丰富的民事非诉案件办理经验和能力。主要业务领域为涉税法律服务、合同设计与审查,擅长办理涉财、涉税刑事案件,及各类民事案件。

安康本地“实用易懂”的普法公众号

制图编辑

张珂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