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中叶,肆虐于正德初年的大太监刘瑾,曾专权5年,他炙手可热,势焰熏天,人称“立皇帝”。其专权跋扈、阴险狡诈、凶狠残忍,在有明一代都是屈指可数的。

《明史》载:刘瑾本姓谈,陕西人,少无赖,后巴结到一刘姓宦官得以进入宫中当差,从此冒称刘姓。刘瑾进宫后,善于察言观色,投其(正德帝)所好,又极善玩弄权术,因此深得明武宗朱厚照的宠幸。明武宗正德皇帝是个骄奢淫逸、不喜打理政事的荒唐帝王,他整日流连于“豹房” 中纵情淫乐,所有的朝政大事逐渐被刘瑾独揽,渐渐地,玩乐之心已如脱缰野马的朱厚照成了被刘瑾操纵的傀儡皇帝。朝臣们背后议论他是“座皇帝” ,站在他身后的刘瑾是“立(站)皇帝”。

明武宗时期,经刘瑾的残酷清洗,朝中所有的异己力量基本被他打击排挤殆尽,他从此横行无忌,无人敢与其争锋。经过武宗授权,他紧紧掌控了内阁。彼时,所有文武官员的奏章实际是呈送给不学无术的刘瑾过目,再由他裁决。史载:“凡内阁调旨撰敕,或被驳再三,或径自篡改,真假混淆,无从别白”。

他还将自称“门下狗”的焦芳安插进内阁,“裁阅奏章,一阿谨意”,从而开创了明代内阁辅臣阿附(阿谀趋附)太监的先例。其次,刘瑾还将爪子伸进六部,大肆安插亲信。他常假传圣旨,干预吏、兵二部文武官员的任免, 提拔或罢免谁都要刘瑾点头,否则全不作数 。都指挥使以下官职的升迁,只要刘瑾在纸片上书写“某某授某官”,兵部立即执行,不敢道半个“不”字,更不敢复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侯勋戚见了刘瑾,都要相率跪拜,甚至不敢仰视,他稍不如意,就会厉声呵斥这些贵人,犹如训斥奴仆一般。

《明史》载,刘瑾把朱明王朝的官职拽在手里,以为奇货可居,谁出的钱多,就封给谁,于是很快富可敌国。中外百官上奏言事,都要先呈上一份红揭帖给刘瑾,然后才将一份白揭帖送达通政司衙门,曰“白本” 。红色奏本内不许直呼其名,而须称“刘太谨”,有敢违反者,必受严惩。刘瑾胸无点墨,却硬要批阅奏章,于是常将奏章带回家,由其妹夫礼部司务孙某代为批答,再交给阁臣焦芳润色,最后以皇帝的名义批复。当朝首辅李东阳虽然忿恨刘瑾肆意胡为,无奈势单力孤,只能俯首听命。一国之运祚,竟操纵在这几个无赖之徒的手里,可以说刘瑾只手遮天,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替代了皇帝,难怪时人称其为“立皇帝” 。后来,刘瑾被手下党羽张永告发,说他密谋造反,后果然从其府里搜出伪玺、玉带、衣甲、弓弩等违禁品,被暴怒的朱厚照判处凌迟处死。史载,刘瑾被刽子手割了3357刀,行刑至第二天才一命呜呼。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网络配图】